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沙土生长的杨树及樟子松纯林调查,经济效益的比较,得出杨树的生产成本高于樟子松的生产成本,樟子松林分的经济效益高于杨树,提出营造樟子松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在海岸沙地造林,是辽宁省海防林建设的新课题。1983年以来,绥中县在海岸沙地营造樟子松480ha,平均成活率达90.6%,保存率达82.8%。4~8年生樟子松现已蔚然成林,防风固沙作用显著。现将几年来的造林情况总结如下。1、造林地自然概况1.1立地条件绥中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西走廊之西端,处于东经119~。34'-120~。13 ',北纬39~。59'-40~。37'。全县大陆海岸62.4km,宜林地面积1333.3ha。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质寺多为沙土,肥力较低。  相似文献   

3.
沙地和丘陵山地樟子松造林技术默青樟子松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优良针叶造林树种,是解决“三北”防护林体系中造林树种单调,针叶树种比例过小的理想树种,1986年由自治区林业局三北站下达任务,敖汉旗林业局承担了樟子松沙地和丘陵山地造林技术的中间试验项目。在认...  相似文献   

4.
利用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密度试验林8个密度水平、3个林龄段(13、21、32a)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量的生长和林分自然稀疏、径阶分布、材种出材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樟子松人工林能否稳定、可持续地发挥防风固沙功能,确定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适宜造林密度为1 667~2 500株·hm-2,最佳株行距配置方式为2m×3m。  相似文献   

5.
论章古台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是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风沙土条件下建成的。樟子松固沙林降低了温差变幅,提高了空气湿度,增加了表土层的有机质含量,20~30年生林分乔木层生物产量达2.7~3.4t/(hm2·a),发挥了显著的小气候效益和改良土壤作用。针对章古台樟子松沙地造林模式存在的密度偏大、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出现的水分亏缺,感染枯梢病等不稳定因素,通过更新造林和对中龄林经营改造,改进和完善了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延长了樟子松固沙林的生育周期。  相似文献   

6.
樟子松容器苗沙地造林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采取有效的方法培育樟子松容器育苗,在平缓沙地及沙丘地造林取得了可喜效果。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是东北地区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具有抗寒、耐干旱、抗风沙、耐瘠薄等优良特性,其防风固沙作用尤为显著,是干旱、半干旱风沙区营造防风固沙林、草牧场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树种,同时也是“四旁”绿化和城市园林绿化的常用树种。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造林工艺不够科学,导致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子松幼树不耐风吹沙打,不能在流动和半流动沙丘或小豆茬、花生茬等撂荒地直接造林。樟子松苗木根系细弱,容易风干,保持苗木根系湿润,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樟子松按照苗木类型,分为裸根苗造林,容器苗造林和幼树移植造林。  相似文献   

9.
生物制剂对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t菌剂、ABT生根粉、HRC吸水剂、丰产素等生物制剂处理2年生樟子松苗木,在内蒙古加格达齐进行了田问造林试验。并对樟子松造林成活及地下根系生长效应进行了研究,观测苗木成活率、根系生长等因子。结果表明:Pt菌剂3号ABT生根粉制剂显著地提高了樟子松成活率,它分别比对照高29.3%和23.6%,也促进了根系的生长,特别是细根的增加。回归分析表明苗木细根长度与苗木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生物制剂提高成活率是通过增加细根量来实现的。表3参10。  相似文献   

10.
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横山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沿,总土地面积4333km2,总人口33万。地貌以无定河、芦河为界,分为北部风沙草滩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草原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90mm左右,且多集中在秋季,森林覆盖率32.3%。近几年来风沙区樟子松造林成绩喜人,累计人工造林面积达1万hm2,2009年春樟子松人工造林0.33万hm2,成活率达85%以上。几年来,横山县沙地樟子松造林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沙地先搭设沙障,然后通过整地换土—壮苗深栽—浇水覆膜—套笼—生物防虫等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樟子松树坑肥力、蓄水保墒和防鼠兔啃食等效果,从而改善樟子松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引进的14个地理种源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生长节律及生长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本地区樟子松造林的种源选择及樟子松经营提供了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是一项实用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对半干旱固定沙地较为适宜。文章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及容器苗造林技术,旨在提高樟子松育苗成活率,并在当地推广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为耐低温、抗干旱树种 ,能忍耐 - 40℃~ - 5 0℃的低温 ,在土壤水分含量为 2 %~ 3%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 ,但在干旱沙丘地带 ,自然条件恶劣 ,水、肥、热分配悬殊 ,采用常规的造林技术很难成功。因此 ,从 1 998年开始 ,我们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西部的沙丘地带 ,进行了樟子松容器苗造林技术研究 ,在提高造林成活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造林地自然条件造林地选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西部沙丘地带 ,海拔高度为 1 32 0~ 1 5 0 0m ,年平均气温 - 1 .4℃ ,年积温 2 1 0 0℃ ,年降雨量为 35 0~ 480mm ,年蒸发量在 1 2 0 0mm左右 ,土壤贫瘠 ,植…  相似文献   

14.
沙地樟子松及其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也称海拉尔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70厘米,树干通直,大树树皮厚,树干下部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深裂成不规则的鳞片块状脱落;上部树皮呈淡褐黄色,裂成薄片脱落。大枝斜展或平展,幼树树冠呈尖塔形,老树则呈现圆顶或平顶。1年生枝呈淡黄褐色,无毛。针叶二针一束,粗硬,常扭转,边缘有细齿,树脂道边生。当年生小球呆长约1厘米,下垂;球果呈卵圆形或长卯圆形,长3—6厘米,直径2—3厘米,熟时呈淡褐灰色;中部鳞片呈斜方形,多角状肥厚隆起,向后反曲,纵脊、横脊显著,鳞脐小,凸起,有易脱落的短刺。种子呈长卵圆形或倒卯圆形,长4.5--55毫米,连翅长1.1—1.5厘米。花期5—6月,球果翌年9—10月成熟。  相似文献   

15.
半干旱沙地应用高效吸水剂营造樟子松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沙地樟子松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沙地樟子松的抗旱指标的研究,发现叶片有发达的角质层、密度小且深隐的气孔、致密的表皮细胞、束/自比值、临界水分亏缺、蒸腾强度、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有物强弱与樟子松抗旱性密切相关。同时,树木耗水量小,单叶比叶面积小,强大的主侧根系分布均是樟子松抗旱性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本栏编辑程月华白景阳红花尔基林业局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沙地与大兴安岭山地接壤地带,境内主要为松林沙土、生草沙土、黑钙土、灰色森林上,年均降水量344~375毫米,年均气温-1.5℃,适宜樟子松林木生长。为了扩大樟子松林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造林、封育已见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林科技》1994,(3):49-51
<正> 呼伦贝尔沙地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东南部及北部部分地带,在沙地上分布有大面积的樟子松天然林、疏林及散生母树。由于面积大、更新速度快、长势好已引起国家林业部门和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到呼伦贝尔沙地考察、研究樟子松。目前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的造林、封育工作在上级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当地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苗龄对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沙地和沙丘上分别对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的樟子松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苗木生长最好,3年生苗木最差,2年生苗在有植被覆盖的沙地上造林,优于3年生苗,可保持在80%以上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防护林科技》1994,(3):45-48
<正>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横跨东北、华北、西北,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在118万km~2土地上,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巴音温都尔、乌兰布和、库布齐等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乌珠穆沁、呼伦贝尔、科尔沁等沙地,还分布有一些零星的沙漠、沙地。全区沙漠、沙地总面积0.23亿hm~2,沙化土地近0.13亿hm~2,分别占全国的31.7%和57%,治沙任务十分繁重。在1991年全国治沙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