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曲县草地退化现状调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玛曲县草地畜牧业存在草地退化、沙化及鼠虫危害的状况,提出了草地退化、沙化及鼠虫危害的防治技术措施及方法,达到治理草地退化、沙化和灭治鼠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在TM遥感影像解译及野外样地数据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草地退化(包括沙化、盐渍化)遥感调查分级指标,进行了内蒙古草地退化调查与遥感制图,掌握了全区草地退化(包括沙化、盐渍化)的程度、分布及动态数据,为今后开展草地生态状况提供可操作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德令哈草地退化现状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生柱  乌兰英  海花 《青海草业》2003,12(3):32-33,36
阐述德令哈草地退化现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兴海县草地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植被逆向演变的现实,分析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掠夺式的放牧、鼠害严重、毒杂草丛生、滥垦乱挖、草地利用不合理、人口的急剧增加、气候及虫鼠害等因素所致,提出了治理草地退化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互助县草地退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调查资料 ,分析了互助县草地退化原因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退化草地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简述青海省退化草地类型、面积、特征及分布区域 ,分析草地退化原因 ,提出治理退化草地措施。  相似文献   

9.
西藏阿里地区草地退化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草地畜牧业是阿里地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0.26%,而草地资源因各种因素导致退化较重,产量下降,个别地方已影响到牧民的生活质量.为防止草地退化,需加强草地建设投资力度,扩大人工改良草地面积,增加草地的生产能力,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是以牧为主,农牧林结合多种经营的一个自治区,广阔天然草地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对草地采取掠夺经营,导致草地退化、沙化问题严重。本文阐述了草地退化的概念、特征及内蒙古草地退化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治理草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草地退化指标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17,自引:11,他引:17  
草地退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和草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退化草地形成的原因及其退化草地的诊断与生物环境指标,讨论了退化草地的特点及其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阿拉善左旗天然草地退化、沙化主要原因,提出了以加强草业科学科普宣传,改变社会的传统观念;加强草地资源法制管理工作;调整区域性、季节性畜牧业;加强草场维护,建立天然草地动态监测,实施草畜平衡合理利用制度等措施为主的治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北州天然草地退化沙化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基于海北州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的事实,简要分析了退化沙化的表现和危害,重点阐述了区域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的多层次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分析表明:海北州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的直接原因为超载过牧和生物链遭到破坏,间接原因为牧业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畜牧技术的应用,内在原因为高寒气候特点和复杂地形造成区域草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出3项对策建议:推行计划生育,增加教育投资,控制并逐步减少牧业人口;大力推行现代高效畜牧业发展模式,发展栽培草地,实施“以草定畜”;树立“不再破坏就是保护”的意识,开展天然草地的有限治理。  相似文献   

15.
都耀庭  张东杰 《青海草业》2006,15(4):35-37,28
通过调查资料分析,玉树县现有退化草地597533.3hm2,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56%。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以及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并提出了加强草地建设,实施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生态保护治理等项目工程以及逐步完善和实行以法治草,建立人工草地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地势高差不明显,但也有山地、丘陵、平原、沼泽之分,土壤类型分布有规律性,气候是大陆性,这些特点决定西部天然草场资源的特殊性。西部草原共划分为6类12组50个型,以平原草甸草原类为主要代表型,占西部草场的70%以上。其他草原类型还有沿河低湿地草甸类,沙丘坨甸疏林灌丛类,低山丘陵草甸草原类,大岗台地草原类。西部草场面积大,草质好,但由于利用不合理、私开滥垦、超载放牧加上基质条件和干旱,致使草地多数生长不良,草原低矮稀疏,草地优良牧草减少,产草量下降,退化草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据2000年调查统计,西部退化草场达65.8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48%。  相似文献   

17.
我区退化草地的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草地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治理退化草地有利于改善草原植物种群结构、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促进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18.
19.
草地退化的水分因素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魏永胜  梁宗锁  山仑 《草业科学》2004,21(10):13-18
从草地退化的概念与表现出发,分析造成草地退化原因中的水分因素作用,指出天然草地的超载过牧、人工草地品种选择失当等因素均可以造成土壤水分失衡,进而可通过对草地群落结构、牧草生长、草地生产力等多个方面的影响造成草地退化.并提出以水分平衡为基础的退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班玛县草地退化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福 《青海草业》2006,15(4):27-28
通过分析班玛县草地退化现状、原因,提出了恢复草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