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7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9对多态引物,对我国9个主要苎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5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27,占总扩增位点的83.55%,每对引物检测到2~11个位点,平均为4.38个,片段大小介于100~600bp;Popgene分析显示Nei基因多样性为0.337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507 1;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个苎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8~0.78,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2处可将全部材料分为A、B、C三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系谱来源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用5对与香味基因连锁的SSR标记对广西种植的香稻、非香地方籼型栽培稻、非香地方粳型栽培稻以及南亚香稻UPRB系列、UPRH系列、B系列共6个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居群在第8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南亚香稻B系列居群的最大;聚类表明,南亚香稻居群与广西水稻居群(包括香稻与非香稻居群)各自聚为一类,说明南亚香稻与广西水稻种质在第8染色体上存在遗传差异,证明了南亚香稻类群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收集的8个绢毛蔷薇居群的8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80个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69.66%、0.1425、0.2296.比较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标,显示居群间遗传变异55.53%,居群内遗传变异44.47%.茂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0.0879,I=0.1331,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5.8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8个居群可聚类为2组.居群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5553和0.4005,表明绢毛蔷薇基因分化明显,基因交流受阻.  相似文献   

4.
以收集的11个峨眉蔷薇群体的88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分析其群体水平遗传多样性.88份样本的多态位点百分率、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90.48%、0.196 0和0.316 6.比较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种质间遗传变异44.73%,种质内遗传变异55.27%.东环线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0.137 7,I=0.206 8,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8.7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个群体可聚为4支.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分别为0.447 3和0.617 9,表明峨眉蔷薇基因分化明显,各群体间基因交流受阻.  相似文献   

5.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番茄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单重复序列(SSR)是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选用来自国内外的番茄材料共36份,利用番茄的SSR引物进行扩增,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0对SSR引物中筛选到24对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6份材料被聚成7大类。  相似文献   

6.
利用SSR标记分析27个玉米群体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通过混合取样法分别从每个群体中随机提取4个样本,每个样本由10个单株混合而成,分析了国内外27个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71对引物在27 个群体中共扩增出389个等位位点,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9个,平均为5.48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6, 变化范围0.27~0.92。来自CIMMYT的群体多态性位点总数比国内适应群体的略高,但其多态性位点比例基本相同。根据27个群体的108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做出树型图,把27个群体大体分成了国内和国外两大群。  相似文献   

7.
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三峡库区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技术和DNA混合取样方法,检测了来自三峡库区15个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42对SSR引物在15个玉米地方品种群体中共检测到248个多态性条带,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4个,平均5.9个;多态信息量0.28~0,81,平均为0.73;根据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做出的树状图,将15个玉米地方品种划分成3类,所有玉米地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在0.42以上.从15个玉米地方品种中选出5个,每个品种选取15个单株,共75个DNA单株样品,分析玉米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42对相同的SSR引物在5个玉米地方品种中检测到有效等位基因数Ae=3.40,平均期望杂合度He=0.67.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地方品种群体间及群体内的遗传结构均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品种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变异的92%和8%.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可用于精准快速鉴别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的茶树种质资源。【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24份名山良种繁育场具有代表性的茶树品种进行指纹鉴定和种质识别研究。【结果】供试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3~0.89,在0.89可将24份材料完全区分开,其中特色茶树品种紫嫣在0.3与其他23份品种分开,单为一类,反映出该品种与其他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远。使用7对引物的PCR扩增基因型排列组合,赋予一定的阿拉伯数字,构建出的分子二维码,能被众多扫码机器识破进行快速解读。【结论】构建的二维码身份证可实现对24份茶树品种精确鉴定,为名山茶树良种场种质资源鉴定与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标记分析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小豆起源国中国丰富的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提高这些种质在育种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选用51对SSR引物对国内外145份小豆种质进行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中国小豆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结果】共检测出222个等位变异,每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2~13不等,平均为4.35个,其中分布频率低于5%的等位变异数占3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014~0.838,平均为0.472。不同种质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227~0.951,平均为0.482。比较分析发现,湖北、陕西等省小豆资源的遗传变异最丰富,且遗传背景与中国主产区小豆存在较大差异。基于NTSYS的聚类可以将145份小豆种质划分为5组,根据组内种质的地理来源,可分别命名为东北组、华北Ⅰ组、华北Ⅱ组、华东组和混合组,其中混合组主要由湖北、陕西及国外种质组成。利用STRUCTURE对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分析与NTSYS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即种质的遗传背景与地理来源有关。【结论】中国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不同地理来源小豆间存在遗传分化,可以作为小豆生态区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SSR分子标记对8个油棕品种进行遗传结构及多样性分析,以期通过分析具有高杂合度油棕品种的遗传结构来辅助育种.[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及PCR银染显色技术筛选多态性引物,分析8个油棕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P)、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计算每个转座子的平均等位基因(Na)、每个多态转座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pl)及有效等位基因数(Ne),计算固定指数(Fis)和F-统计量值(Fit和Fst),并基于遗传距离对8个油棕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开发出27对多态性SSR引物,从中选取15对结果较好的多态性引物对油棕大样本进行检测,挖掘出57个等位基因(Na),平均每个转座子的Na为3.8个,表明8个油棕品种的遗传变异较明显.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a)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48和0.5902.此外,发现一个高水平的种群分化,F-统计量值(Fst)变化范围为0.1029~0.6010,平均为0.3664.利用多态性SSR分析8个油棕品种的遗传距离,结果发现品种1和品种3的遗传距离最远(1.674),品种3和品种5的遗传距离最近(0.065).[结论]8个油棕品种的多态性相对丰富,物种间杂交程度较小,物种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多样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康冬丽  贾红辉  揭雨成  蒋建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54-19956,19959
利用ISSR标记对56个苎麻栽培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58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47条,多态性比率(PPB)为95.8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7.2条带。聚类图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635处的结合线可将56个苎麻品种分为5类。其中,湖南与湖北的51个苎麻品种聚为一类;贵州的2个苎麻品种聚为另一类;江西的2个苎麻品种和四川的1个品种各自成为一类。可见基本上相邻或相近地区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蒋杰  佘玮  邢虎成  揭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06-9208
[目的]优化苎麻SSR反应体系。[方法]以苎麻湘苎2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对其SSR反应体系中的部分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利用选定的7个苎麻品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对优化的SSR反应体系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在25μl SSR反应体系中,模板量为50 ng,Mg2+浓度为1.5 mmol/L,dNTPs浓度为0.10 mmol/L,引物浓度为0.2μ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 U时,反应体系为最佳。利用该反应体系,对7个苎麻品种进行的SSR反应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同时表明优化的反应体系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应用SSR技术进行苎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苎麻多胚苗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苎麻多胚苗的遗传多样性,以靖西青麻和中苎1号杂交收获F1代种子,从中筛选出 21对双胚苗、3株三胚苗和1株单胚苗,用SRAP标记对这些材料及其亲本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9个稳定的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组合6.8个;48份材料中成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360~0.876,在遗传相似系...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中泛醌氧化还原酶的7亚基基因(NAD7)是与植物呼吸代谢和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重要基因之一。本研究利用NAD7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苎麻(Boehmeria nivea)NAD7的cDNA片段,其长度为969 bp,编码32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该cDNA序列及预测的蛋白序列与拟南芥、油菜有98%的同源性。聚类分析表明苎麻NAD7基因的进化处在很古老的地位。为深入研究苎麻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苎麻不同基因型钾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苎麻不同基因型在钾吸收、累积、分配、利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苎麻不同基因型单株平均的干重变幅为10.40g-34.58g,钾含量变幅为1.670-2.690%,吸外量变幅为0.253g-0.741gK,钾利用效率变幅为37.18-59.88g(DM)/gK钾收获指数变幅为0.177-0.330。  相似文献   

16.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及SSR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小麦育种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利用SSR标记技术对20个麻核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12对引物中筛选出6对用于正式PCR扩增,共检测到52个遗传位点,其中多态性遗传位点5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6%。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麻核桃种质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17~0.90,说明SSR标记能将20份种质完全区分开。UPGMA聚类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61处聚为4类。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叶面肥对苎麻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适合苎麻施用的叶面肥。[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研究不同叶面肥在不同时间、不同土壤喷施对苎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喷施腐植酸类叶面肥可显著提高苎麻的可溶性糖、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试验地点来看,新屋杨苎麻各参数的增幅相对较少,而牛角畈的增幅较大。从叶面肥的品种来看,丰收素施用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施用腐植酸类叶面肥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从而有效地利用深层土壤的养分与水分,能够促进作物茎叶生长,显著增加苎麻产量,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农民收入。[结论]叶面肥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苎麻生长初期对重金属铅镉汞的迁移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植物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的作用,以重庆市郊某蔬菜基地的农田土为试验土壤,研究Pb、Cd、Hg单一污染及Pb+Cd、Pb+Hg复合污染情况下,苎麻吸收、富集及转运相应重金属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单一重金属污染时,苎麻各部位积累的重金属浓度为根茎叶,对单一重金属的富集效果为PbCdHg,转运能力为HgPbCd;在Pb、Cd复合污染时,土壤中(Pb+Cd)浓度较小时,苎麻主动吸收占主导,土壤中(Pb+Cd)浓度较大时,苎麻被动吸收占主导;在Pb、Hg复合污染时,Hg抑制了苎麻地下部分对Pb的吸收,同时抑制了Pb从根部向地上部分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