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鸡螨虫和蜱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鸡羽虱及鸡螨虫病是由羽虱和鸡螨虫寄生在鸡的羽毛上引起的外寄生虫病。患鸡瘤痒不安,羽毛脱落。幼鸡常秃头,身体瘦弱;母鸡产蛋率下降。鸡蜱螨病的病原主要为皮刺螨科的鸡皮刺螨、疥螨科的突变膝螨与鸡膝螨、羽管螨科的双梳羽管螨及软蜱科的波斯锐缘蜱,鸡蜱螨病是鸡很常见而多发性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1病因及病原形态特征1.1波斯锐缘蜱体扁平,卵圆形,前部钝窄,后部宽  相似文献   

2.
王孟华 《水产养殖》2012,33(2):49-51
牙鲆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现牙鲆体表充血溃烂.引起死亡,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日本Ototake(1986)首次报道养殖牙鲆发生体表溃烂,发现病原主要是盾纤类纤毛虫(Scuticociliatid ciliate)[2]。盾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牙鲆和其他海水鱼类的体表皮肤甚至内脏及脑中,引起幼鱼大量死亡[3]。通过对治疗药物的试验,筛选适用于养殖生产治疗盾纤  相似文献   

3.
兔疥癣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兔疥癣病又称兔螨病,俗称"生癞",是由寄生于兔体表的数种疥螨或痒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性皮肤病,是家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病侵袭面广,发病率高,是冬春季节养兔的主要病害。该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发病后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传遍全群,  相似文献   

4.
龟的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截止1999年第26卷第6期,本刊专题讲座栏中连载的“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和“集约化水产养殖动物的非寄生性疾病及其防治”两篇文章,已经全部结束。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编辑部决定自2000年第27卷第1期起连载“龟的疾病及其防治”和“暗纹东方鱼屯的养殖技术”。“龟的疾病及其防治”一文需连载3期,内容有:龟颈溃疡病、烂板壳病、白眼病、肠炎病、溃烂病、肺化脓病、急性传染性肝炎、口腔炎、肤霉病、钟形虫病、龟血簇虫病、阿米巴痢疾、龟椎虫病、蜱螨病、水蛭病、钩虫病、绿毛秃斑病、绿毛衰败症、冬眠死亡症、中毒症、水肿病。“暗纹东方鱼屯一文连载4期,内容包括:概述、暗纹东方鱼屯的生物学特性,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育苗,鱼苗培育及成鱼养殖,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嗜龟花蜱     
嗜龟花蜱Amblyomma geoemydae(Cantor)属于节肢动物门,有螯亚门、蛛形纲、蜱螨目、硬蜱科、花蜱属。俗称“龟虱”。  相似文献   

6.
鱼蛭病     
《海洋与渔业》2014,(1):62-62
<正>病原尺蠖鱼蛭。临床症状寄生在鱼的体表、鳃、鳍条等处,病鱼烦躁不安,在水面狂游,严重寄生时导致生长不良及贫血。流行情况可危害黄鳝、鲫鱼、草鱼等鱼,夏秋季感染较多。诊断根据症状在易感部位发现虫体即可确诊。防治措施1.蛭类对食盐敏感,每立方米水体可用20~25kg食盐浸洗1小时。2.0.7ppm敌百虫全塘泼洒,连用两次。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7.
一种吻蛭类大鱼蛭在大菱鲆鱼体上的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山东省威海崮山育苗场发现大菱鲆成鱼及幼鱼鱼体感染寄生虫,受感染的鱼由于处于感染初期,并经过及时的处理,所占比例较低。病鱼症状为鱼体体色变黑、瘦弱、离群、不摄食甚至死亡。寄生虫寄生于大菱鲆的体表及鳃部,虫体黑褐色,全长40~50mm。经鉴定,该寄生虫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吻蛭目(Rhynochobdellida Blanchard),鱼蛭科(Piscicolidae Johnson),鱼蛭属(Piscicola Blainville),大鱼蛭(Pisciola magna Yang)。  相似文献   

8.
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白点病和盾纤毛虫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主要海水养殖鱼类白点病、盾纤毛虫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及理化性质、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白点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为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种类。盾纤虫病的病原在不同的鱼不尽相同,病原体不尽寄生在体表和鳃,还侵入到体内的组织器官包括脑部。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蛭类俗称蚂蟥,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中的蛭纲(Hirudinea)。蛭类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分布在淡水、海洋、土壤和陆地上;少数种类营寄生生活,寄生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体内或体表,吸取宿主的血液或体液为食。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分,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河蟹、青虾这三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供虾蟹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虾蟹的体表,被感染的虾蟹体表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灰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11.
正一、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1.锚头鳋病(1)病症:寄生在鱼的体表或口腔,寄生部位周围组织红肿发炎,伤口出血,肉眼可见红斑和透明、细长的虫体。(2)危害: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鲫、青鱼等,对淡水鱼的各龄鱼均有危害。(3)防治:全池泼洒鱼虫宁或中水暴发停,病情严重时,隔天再使用一次,剂量减半。2.车轮虫病(1)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  相似文献   

12.
刘波  李岩 《畜禽业》2007,(11):42-42
<正>兔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于体表而引起,多发于春季,是一种接触传染性皮肤病。2005年4月12日,我县某养兔户600只兔,其中1个兔舍100只兔发生兔疥癣病,死亡28只,求诊后经笔者救治痊愈。1流行情况螨在11~20℃的条件下可存活10~14d,在湿润的空气中,疥螨可存活  相似文献   

13.
在对龟类的饲养研究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观察记载龟的形态、生长、摄食等情况,需要对龟进行标记,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适用于标记淡水龟类和陆龟类的钻孔标记法,现介绍如下。 中国产淡水龟类和陆龟类,背甲上有颈盾1枚,缘盾11对,臀盾1对,肋盾4对,椎盾5枚(图1)。  相似文献   

14.
鳗鱼疾病的发生、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鳗生产的发展。本文介绍鳗鱼的几种主要疾病的症状、流行危害及防治方法。1.水霉病该病是由于腐生性的水霉菌寄生在鳗鱼体表或鳃上而引起的疾病。亦有人认为是先感染赤鳍病,继发感染水霉病。症状:病鳗的体表,尤其是吻端、头部,有时在体侧、尾部等处寄生菌丝体,如覆盖一层灰白色棉絮状物。有的鳃部也寄生  相似文献   

15.
1车轮虫病此病易发生于早繁苗培育期,特别是0.8~2厘米的小苗。虫体呈蝶形,寄生于鳃及体表,在体表粘液中或鳃小片间迅速游动或翻滚。发病初期鱼苗单个或几个在他角、池边缓慢游动,或静止不动,鱼体呈黑色。发病后期则能见到鱼苗成群绕池狂游。防治方法:鱼苗下地前用s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20分钟,发病后用O.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地泼洒。2小瓜虫病小瓜虫幼虫呈卵形或鞋底形,成虫呈球形,运动时体形随所处空间而变化。虫体寄生于鳃、体表、鳍条等处,形成白色胞投,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鳃、体表和…  相似文献   

16.
刘芳农  朱瑗 《畜禽业》2006,(10):40-41
羊螨病是由疥螨科或痒螨科的螨寄生在羊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是危害养羊业的一大体外寄生虫病,特别在冬春寒冷季节和胃肠道线虫等呈混合感染,造成大批羊只脱毛、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于冬春季外界气温都较低,加之羊体表毛已经长长,用药浴的办法不论从手段到效果不够理想、,为了寻找一种在冬春羊螨病高发季节治疗本病的理想办法,特进行本试验,同时就伊维菌素对消化道线虫的防治效果也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邓玉 《畜禽业》2012,(5):84-85
<正>猪棘头虫病(钩头虫病)是由蛭形巨吻棘头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主要是空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全国各地普遍流行。1病原蛭状巨吻棘头虫虫体甚大,长圆柱形,淡红色或乳白色,前部较粗,后部较细。体表有环状横皱纹。头端有一个可伸缩的吻突。吻突小,呈球形,有5~6行向后弯曲的吻钩,其中部的吻钩最大,后面的吻钩最小。无消化器官。雄、雌虫体差别很大。雄虫较短,仅7~  相似文献   

18.
刘毅 《内陆水产》2003,28(2):32-32
随着青虾高密度生产,近亲繁衍导致种质退化,青虾病害频繁发生。对青虾病害实施监控,推广青虾病害防治技术,对促进水产结构调整,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生产上发现的病害及防治技术小结如下。1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主要由纤毛纲的原生动物寄生于体表,常见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虫等。症状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且易造成细菌感染。病虾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治疗纤虫速灭0.2克/米3全池泼洒;使用0.5克/米3硫酸铜全池泼洒;隔日每667米2每米水深使用无锡产“水体消毒灵”150克全池泼洒1次…  相似文献   

19.
<正>刺激隐核虫病也叫海水小瓜虫病或白点病,是由寄生纤毛虫:刺激隐核虫病寄生于鱼的体表和鳃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是海水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危害狮鱼,石斑鱼、金枪鱼、鮸鱼等鱼类。在养殖密度大,水质环境差,鱼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暴发。一旦发病,则极难控制,常造成大规模损失。广东的阳江市和饶平县先后出现了刺激隐核  相似文献   

20.
江建锋 《畜禽业》2010,(4):88-89
<正>兔螨病又称疥癣病,是由兔痒螨、疥螨和寄食姬螨,分别寄生于耳部、全身皮肤和肩胛部而引起的外寄生性皮肤病。本病传染性强,通过病健兔直接接触,或污染的笼舍、用具等的间接接触而传染。病兔剧痒,摩擦、爪抓、嘴啃,皮肤发炎,结痂,脱毛,龟裂,轻者消瘦,重者死亡,是危害养兔业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