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年初.武汉市和上海市奉贤区相继发生了A型口蹄疫疫情,这是A型口蹄疫首次在中国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部于2月13日发布消息称,上海市奉贤区口蹄疫疫情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没有发生扩散蔓延。据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专家介绍.该病主要感染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由于口蹄疫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作为一类动物疫病重点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发生在偶蹄动物中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可引起大范围的易感动物感染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之列为A类疫病中第一位烈性传染病,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疫苗接种是特异性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口蹄疫疫苗并正确使用,是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2001年欧洲口蹄疫的爆发表明了欧洲及北美等集约化农业的脆弱:高度传染性疾病的传入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庞大的畜产品非法国际贸易避开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为预防外来病原传入而提出并由各国政府实施的检疫措施。如果不能阻止口蹄疫的传入,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缩小全球口蹄疫流行区域而减轻这一疫病的威胁呢?有很多种因素制约着对全球口蹄疫的控制:目前的口蹄疫疫苗价格昂贵、抗原谱窄、免疫期短且不稳定;在诊断上,费用也较高,且人员须经过操作培训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特异性和敏感性降低;我们还不了解带毒动物在口蹄疫流行病学中的意义,也不了解是否有必要或有可能预防带毒状态;当前一些帮助决策的辅助工具,比如动物模型,其危险性甚于其实用性,因为它们不能充分模拟该疾病的复杂性。分属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四个国家级外来畜病研究室以及国际畜牧研究所(International Livestock Research Institute)提出了解决这些制约因素中部分因素的建议,联合组建了全球口蹄疫研究联合会(Global FMD Research Alliance),目的是不仅保护本国畜牧业的安全,而且帮助其他口蹄疫流行国家进行口蹄疫控制。  相似文献   

4.
牲畜口蹄疫的研究进展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其发病特征是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病原变异大,危害严重等,因此曾多次在世界上引起流行.FMD可侵害多种动物,以偶蹄兽最易感.口蹄疫病毒传播迅速和传播范围广,其传播具有蔓延式也有跳跃式,一般呈流行性,但也可形成跨地区的大流行.在自然状态下,数个感染性病毒颗粒即可引起动物发病.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主要侵害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对世界畜牧业发展危害较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跨国动物疫病紧急防御系统(EPRES)将其定为急需根除的重大动物疫病,我国《动物防疫法》也将其排在14个一类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杨本勇  邵传明 《养猪》2010,(3):57-59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感染对象是猪、牛、羊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易感动物多达70多种。FMD可引起幼畜死亡、产奶量下降、肉品质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贸易的限制和禁止动物及其产品出口而引致的损失更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FMD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的流行概况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口蹄疫)首次发现于1514年,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多发的一种急性、热性和传播极为迅速的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易感动物种类多、传播途径广、病原变异性强,感染性和致病力特别强,潜伏期短、发病急,一旦发病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也给本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规定为A类烈性动物传染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以前的教科书上均把口蹄疫列为人畜共患,病,但近年来发现其对人的危害很低,故2009年农业部1149号令没有将口蹄疫列入人畜共患病名录.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其临诊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此病一旦发病极易造成大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其临诊特征为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此病一旦发病极易造成大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猪口蹄疫的临床特点与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惠序 《养猪》2010,(3):63-6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为特征,主要危害猪、牛、羊等。具有高度传染性,对畜牧业生产、肉食品供应及国际贸易造成重大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口蹄疫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7种)的第一位。《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将口蹄疫列为猪的3大强制免疫计划(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之首,要求对所有猪进行0型口蹄疫强制免疫。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猪、牛、羊等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猪主要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流行面积大,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临床上以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往往造成大流行。2010年以来,世界很多国家如日本、蒙古、韩国、南非和我国局部地区流行了本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猪、牛、羊和野生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一旦暴发将给发病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业和进出口贸易造成巨大损失及对社会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给政府及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实施强制免疫、封锁隔离、加强排查、消毒灭源。笔者曾抓过某奶牛场的疫病防控工作。现将具体防控措施予以介绍,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以发热,口腔黏膜、舌唇、鼻镜、蹄趾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已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近几年,闽清从县外调进猪苗占25%,很多疫病都由外面带来。由于调进的猪免疫情况不清楚,易造成漏免和重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免疫程序的紊乱,给养猪场和专业户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两种疫病,均属于人畜共患病。人的牛型结核感染主要是通过饮用生奶引起,尤其是儿童常因喝生牛奶被感染而患肠结核杆菌病。奶牛“两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产品在人们饮食结构中的比例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杨林洲 《动物保健》2014,(9X):56-56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发生,主要感染猪、牛、羊等偶蹄类动物,长期以来被列人人畜共患病类别。按照我国政府相关法律规定,凡经具资质的专业机构鉴定为发生口蹄疫的猪场,均应作无害化处理。因此,准确理解口蹄疫的发病特点,做好切实可靠的防控措施,确保人畜安全,避免损失,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该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传播迅速,不易控制和消灭,可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强制免疫的一类动物疫病。笔者在山区乡镇从事牲畜口蹄疫免疫工作有20多年,现就猪口蹄疫免疫工作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口蹄疫简介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生物武器安全公约组织将其列入重点检查对象;我国将该病列入一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  相似文献   

20.
布病的监测、净化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该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及带菌的牛羊等家畜,家畜患病后可能发生胎膜发炎、不孕、不育、流产、睾丸炎、乳腺炎以及各种组织病变。布鲁氏菌可侵害人体多个系统,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并影响生育能力。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布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在我国流行已久,经多年防治,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大幅下降。近几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