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农村抄表难一直是困扰县供电企业的一项难题。由于农村地处偏远,抄表用户较分散,网络信息滞后等原因带来一系列困难,3G智能抄表系统是以3G智能手机作为抄表平台,以移动数据网络作为通讯载体,通过智能系统软件将自动识别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强大的网络数据库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电表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枞阳供电公司(本文简称枞阳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整合GPS,3G,GIS,IT技术,以GPS实时监控轨迹、3G实时无线传输数据的方法,成功实施了手机定位抄表系统.同时也引入了先进的"抄表时序图"等管理理念,实时监控抄表现场,为抄表到位率和抄表准确率提供了技术保障.以下对枞阳公司利用手机定位抄表的工作经验作一阐述. 1 手机定位抄表的优点 1.1 实时监控固定抄表例日和固定抄表路线 传统的手工抄表中,虽然也要求固定抄表例日和抄表线路,但实际工作时,管理部门仅能从固定抄表例日实施同步监抄来实现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为深化营销"五分离"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抄表工作的过程管理力度,提高抄表工作到位率,数据准确率,国网河北武安市供电公司以SG186营销系统为基础,全面推广应用3G智能手机抄表系统。通过加强对抄表工作的过程管理力度,提高了抄表到位率、数据准确率以及工作效率和安全工作水平,杜绝了抄表不到位、漏抄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现状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问题。在农村,家庭用户的抄表多以县电力企业为抄表实体。原则上这种抄表方式完全可以保证电力营销管理的公平、公正性,但不可排除的情况是,在实际抄表中,农村地区的抄表管理,在管理体制涉及不到的地方,很容易出现"人情电""关系电",严重影响了电力营销管理质量。政策存在局限性。但截至目前,与《电力法》相配套的《用电管理法》并没有及时出台,进而导致在相  相似文献   

5.
黄石供电公司作为湖北省电力公司"移动手持营销业务终端系统"的首家试点单位,结合黄石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不仅大大提高了供电服务技术能力,深化完善了供电所专业化管理,增加了企业经营效益,而且全面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规避了诸如无线上传抄表信息、欠缴电费、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的不可控风险,使农电管理由精细化向精益化转变。1移动手持营销业务终端功能应用及风险控制1.1移动手持营销业务终端系统主要功能(1)实现远程抄表。根据抄表任务安排,抄表人员把抄表任务和抄表的信息直接下载到移动手持营销业务终端(以  相似文献   

6.
电能表实抄率是农村供电所营业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指标。电能表实抄率准确与否,关系到台区线损率考核是否真实,用户电费是否准确。我局采取无底数。串抄电能表的办法,提高了实抄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无底数、串抄电能表的具体办法 每月定日抄表时,集中供电所全体电工,打破原有承包台区界限,在不发抄表卡片(无底数)情况下,由所长分工以台区为单位串抄电能表。电工把各自抄回来的表号、表指数交给核算员进行核算整理,然后进行微机二次发行。2 无底数、串抄电能表的优点2.1 杜绝了估抄、漏抄电能表现象 过去电工拿抄表卡抄表…  相似文献   

7.
1 实现农村居民用电远程集中抄表的方案 1.1 利用无线通信公网平台.近几年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率先实现了电话村村通,农村地区手机信号覆盖率达到了90%,这为实现农村居民用电远程集中抄表提供了通信网络基础.在农村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可以实现短信远程集中抄表.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在农村电网有条件的地方可优先采用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以DAX43型集中抄表系统为例,就其结构与系统功能、调试验收原则和应用技术关键进行了探讨,以推动这项技术在农村配电网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1 准备工作对农村表计实行集体抄表,3~5个村成立1个小组,每组由1名工作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组长,做到本村电工不抄自己村的表.这样可保证平稳地向城乡同网同价过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发展迅速,在城市居民小区已有应用实例.但对于用户较分散、电网结构薄弱的农村电网,远程自动抄表技术的应用还比较罕见.笔者现结合河北省武邑县农村电网的结构特点,对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最近,笔者在与几名农村电工交谈时,他们普遍反映当前抄表工作量较大,盼望能拥有一台小型、轻便的电子抄表仪。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人和农村“一户一表”工程的启动,农村电工仅抄表一项任务就十分繁重。电网改造后,用户的计量装置大都安装在2.5m以上的集表箱里,这虽然有利于管理,但抄表时难度较大,必须借助梯子。常常是抄一遍用户表就需要几天时间,不仅不利于线损的按时考核,也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还耽误电费的正常回收。 笔者建议上级农电管理部门能为一线电工配备新型的电子抄表仪,减轻工作量,解决在抄表中…  相似文献   

12.
为彻底卡住“人情电费”,山东省枣庄市峄城供电局一改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集抄系统,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管理农村用电。 该局建立的集抄系统,就是适合农村的一户一表系统。与其他一户一表系统不同的是:(1)该系统直接借助电力线载波传送数据,既不附加任何通讯线,更不需架设专用通讯线;(2)该系统只经过两级传送,即由单户电能表反应给集抄器,再由集抄器反应给供电局营业大厅的自动化抄表系统,直接输入用电管理MIS网,进行自动化结算电费;(3)该系统适合农村、城市老区、新区选用。  相似文献   

13.
1 问题由来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基本采用的是合表计量,合表结算收费方式。根据国电公司的部署,几年之后,全国从城市到农村的居民用电都将逐渐实现一户一表,这种改变会给供电部门的统计线损和实际线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试图通过一定数量的调查统计数据对此举所产生的影响做初步探讨和分析。2 文中所涉及的若干概念的说明(1) 合表用电时,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的计量结算点为单元表,发生在单元表以下的线损率,通常由居民以提高单价的形式自己消化承担。(2) 北京地区供电部门对居民用电实行隔月抄表,其中包括单月抄表和双月抄表两部分。3…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用抄表机抄表有有线抄、红外抄、手工抄3种方式.有线抄是在表计上安装通信接口,而且调试成功的用户表计才能采用有线抄.抄表界面中表号后有"有线抄"显示标记,将抄表机定位到该户后,按"快捷"键抄收.可采用红外抄的表计所有表号后有"红外"显示标记.表号后没有任何显示标记的单相和三相复费率表,将抄表机定位到该户后,按"快捷"键抄收.手工抄是所有除去能够用"有线抄"和"红外抄"之外的表计,将抄表机定位到该户后,按"确定"键手工录入示数.  相似文献   

15.
1 微机管理农村电费的做法与成效1.1 微机管理农村电费电价软件创立了对农村电价的动态管理方式.按照目前分类电价的构成,动态电价的核算依据为(以农村照明为例):按照每月用电村的照明计费总表电费和农村低压电网维护费之和,除以农户照明分类表电量之和,即为该用电村农户照明当月电价.这个电价不固定,是动态的.微机以此价计算出农户的当月实际电费,开单到户.1.2 农村电价实行动态管理,彻底杜绝了村电工对农户电能表进行估抄、漏抄、错抄现象,有效地遏制了“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和乱加价现象,农村同步抄表也得到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作为地方电网的四川富益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富顺县农电管理站(以下简称县站),狠抓清正表计户数、抄表到位、表计管理、员工用电管理等降损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成立农电监察队,主攻线损堡垒县站负责农村低压线路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和农村用户抄核收工作,辖区有20余万户农村用户、农村变压器台区2 000余个。由于低压线路陈旧老化、低压小方杆几万根、农网改造面小、地处川南深丘、供电半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农村电工,从各村的整改中,我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愿介绍给广大农村电工们。 一、整改低压线路 1、尽量避免迂回线路,达不到国标的导线决不能入网。 2、由房前穿线改为屋后穿线。安装在房前农忙时抄表难、查电难、管理难。改革后,易抄表、易查、易修,提高了抄表率。 3、进入分支线路全部用皮线,并安装保护器。 二、电表下线要规范 1、电表下线全部采用16mm~2的皮  相似文献   

18.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要实行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工作量很大。特别是抄表差错率高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采用低压抄表系统,利用电能表内的采集模块RTU采集的脉冲信号,通过低压电力线的载波直通集中器或者先经采集终端,再经电力线载波到集中器,电力部门到集中器提取数据,送入微机,即可打印电费发票或各种报表,完成抄表、开票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洪艺辉 《农村电工》2006,14(6):42-42
1建立定期抄表制度 按规定的抄表日期抄表到位,不得提前或延后抄表。减少因抄表时间差造成的线损波动。规定抄表日期一般为:照明、非工业、普通工业、商业服务业、农业等小电力客户,于每月25日前抄表:大宗工业客户及用电能量较大的其他客户,于月末前3日抄表。  相似文献   

20.
1原抄表方式 河南省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以往抄表工作采用传统的抄表卡与抄表器相结合的抄表方式。在每次抄表之前。首先以电工班为单位将用户信息从MIS下载到抄表器中,并打印出各台区的抄表卡(半年打印一次,特殊情况除外,每年打印抄表卡的费用约1000元),然后抄表人员拿着抄表卡按抄表路线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