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韩雄飞 《绿色科技》2013,(1):175-178
对马尾松这一树种进行了不同密度、不同施肥措施和不同抚育措施等3种营林措施对针叶养分的含量特点的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养分即N、P、K、Ca、Mg五大元素与树木胸径(D1.3),树高(H),单株材积(V单)及林分的每公顷材积(Vha)等生长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施何种肥料,只要树林生长正常,则5大营养元素在针叶中的含量是成比例递增的。该比例为N∶K∶Ca∶Mg∶P=3∶2∶2∶2∶1。在各种不同抚育措施的林分采样分析,得出各种林分的针叶所含五大营养元素分别与各林分的树高生长量间的线性性相关关系不明显。且算得五大营养元素的含量比例为N∶K∶Ca∶Mg∶P=4∶2∶2∶1∶1。从五种不同密度的林分进行采样分析,在林分高度较小或很小的情况下,针叶中所含五大营养元素的含量排序为NCaKMgP,比例关系为N∶K∶Ca∶Mg∶P=4∶2∶3∶1∶1。而在林分密度较大或很大时,五大营养元素的含量排序则是NKCAMGP,比例关系为N∶K∶Ca∶Mg∶P=4∶3∶2∶1∶1。同时分析五大营养元素分别在生长量指标间关系得出:Ca多对树体胸径D1.3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对单株材积V单的生长却有显著促进作用。树高与各营养元素间相关关系不显著(该结果与本文前面所得结果一致)。P、K对总体林分蓄积生长有较大促进作用,N对各生长量指标均无突出直接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
营林措施对马尾松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进行集约、一般、粗放3种营林措施对比试验,从第5年到第12年林龄的生长量调查和试验分析表明,3种营林措施的单位面积年平均蓄积生长量的比值为382:185:100;马尾松利润比值为5.7:2.3:1。证明经营马尾松林最好采用集约的营林措施,在劳动力不足地区可采用一般营林措施,一般不宜采用粗放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营林措施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树阶段林分保存率、郁闭度、生长量和蓄积量的差异,探讨适宜的营林措施。结果表明,在传统营林措施管理下,马尾松林分保存率在造林后第2年快速下降,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缓慢,5年生时未能郁闭;使用速生营林措施的林分则维持较高的保存率,林分平均胸径、树高、蓄积量生长迅速,3年生时基本郁闭。3年的持续养分供应、土壤管理和杂草抑制能有效促进马尾松幼树快速生长,加速幼林郁闭,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4.
<正> 一、引言树木是由许多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构成的。树体所贮藏的营养元素,除由空气中获取氧、二氧化碳和有些树木具有固氮能力外,大多数树木所需要的养分,都是从土壤和水中吸取的。因此,树木生育状况和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840年,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Liebig)就肯定地指出,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他还提出矿质营养学说和养分归还学说。近年来,国内外育种学家,生理、生化学家已将叶片营养分析,广泛地应用于诊断林木营养状况和育林措施的一种手段。因树木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受树体的内、  相似文献   

5.
1992年3月选用广西宁明和福建尤溪县马尾松2个种源,在尤溪洋中进行不同种源、不同密度和不同挖穴规格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宁明种源优于尤溪种源;经方差分析两种密度和大、中、小挖穴规格对幼林生长量无显著性差异;应用林木费用价法可看出马尾松速生丰产林营建采用容器苗中、小穴造林可节省造林投资和减少挖穴土方量,并可保持幼林期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中龄林矿质养分与林木生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凭祥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马尾松施肥试验林近10年(1987-1995年)的养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林地施肥常量化肥,对土壤养分全量无显著影响,施用尿素与氯化钾,分别能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2.施肥能显著增加针叶养分含量,这种影响施肥4年 明显;3.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发现在该试验条件下,针叶含磷及土壤含量与马尾松生长关联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不同整地及抚育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在广西宁明进行的不同整地规格、不同抚育方式试验定位试验说明,马尾松为强阳性树种,在该试验条件下,小穴整地、铲草或割草抚育,幼林生长较好,造林成本也较低。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人工林不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马尾松3个种源(容县、上思、尤溪)、3种密度(5100株/hm2、3420株/hm2、2880株/hm2、)、3种穴规格(40×30×25cm、25×20×18cm、15×15×10cm)的造林对比试验,认为选择尤溪种源、采取容器苗小穴、低密度造林,其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了容县松、武平松、建阳松以及尤溪松在尤溪县的造林效果,并采用林木费用价作了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9年生的4个马尾松不同种源间的生长量、生物量存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容县松最好,生产力高低排序为:容县松、尤溪松、武平松、建阳松。在该地区营造马尾松速生丰产林,采用广西容县马尾松种源,其适应性强,林分生长状况良好,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马尾松的营林措施对于营建马尾松高脂林地的意义及马尾松高产脂林木的种植现状,深入探析了影响马尾松产脂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叶型对马尾松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苗木选择及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出圃时呈现为全初生条形叶、全次生针形叶和中间型的马尾松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初生叶和次生叶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及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全次生叶幼苗出圃时苗木质量指数(QI)、干物质积累量及造林1年后净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全初生叶幼苗;次生叶的叶长、体积和表面积等指标均显著大于初生叶;初生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次生叶,两者间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初生叶的F_m、F_v/F_m、F_v/F_o均显著高于次生叶,F_o在2种叶型间无显著差异;初生叶的PSⅡ反应中心参数Y(Ⅱ)和F_v’/F_m’、淬灭参数q_P和NPQ、能量耗散参数Y(NPQ)和Y(NO)及光响应参数ETRmax、α、β和I_k也均高于次生叶,在高光强条件下,初生叶的非光化学淬灭和调节性能量耗散能力增强。由于次生针叶叶长、体积和表面积等形态指标均显著大于初生叶,因而具有次生针叶的幼苗的光合作用面积更大,干物质量积累较多,出圃时的苗木质量以及造林后的生长表现均高于全初生叶的幼苗。【结论】与次生叶相比,初生叶拥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较耐光抑制,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但高光强条件下会通过热耗散的形式来减少多余光能对光合系统的损害;拥有次生叶的幼苗表现出较好的苗木质量及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2.
黄春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3):40-42,72
对福建邵武不同立地马尾松幼林的营养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立地质量下降 ,其林分与各器官的N、P、K的含量和积累量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就各器官N、P、K积累量的分配率而言 ,干、枝、叶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而皮和根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经营措施马尾松林生物量和土壤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永春本地和从广东罗定县引进的马尾松造林后采取的集约经营和一般经营两种措施比较,结果表明,集约经营的本地松和罗定松10年生时其平均木生物量与一般经营的本地松相比提高20%以上,集约经营的马尾松与一般经营相比,土壤容重下降而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提高,集约经营的马尾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对广西横县镇龙林场不同密度(2 m×2 m、2 m×1.5 m、1.5 m×1.5 m和1 m×1.67 m)的14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2 m×2 m和1.5 m×1.5 m的马尾松林凋落物层蓄积量小于2 m×1.5 m和1 m×1.67 m的马尾松林蓄积量,1 m×1.67 m的马尾松林凋落物层蓄积量最大。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与凋落物层蓄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密度为2 m×2 m和1.5 m×1.5 m的马尾松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大于密度为2 m×1.5 m和1 m×1.67 m的最大持水量;综合水源涵养力则取决于土壤层持水量的大小,4个林型的水源涵养力依次是2 m×2 m〉1.5 m×1.5 m〉2m×1.5 m〉1 m×1.67 m。本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生态功能量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期定点观察表明,马尾松赤枯病表现出如下规律性:病原菌分生孢子一年四季均可散布,大量散放期从5月中旬开始至9月底,6月上旬是散放高峰期。从严重病区和危害病区分别测定结果,病原菌分生孢子数量在各地马尾松林区差异性不显著,而不同时期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新针从5月中旬开始出现症状,随着时间推移,针叶感病日趋严重,7月中旬出现一年的最高峰,在各马尾松林区基本一致,但各地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针叶的发病程度和病原菌分生孢子散放,数量均具有一定的方向,针叶的发病率依次为东>北>西>南,而分子孢子飞散数量依次为东>北>西>南,两者是一致的;针叶的感病程度与林间的病原菌数量多少经回归分析结果y=2.45+0.157X(r=0.2436)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针叶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只是病原菌能决定的,它是在寄主、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造林密度与林分生长效应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1.4 m×1.4 m、1.1 m×1.2 m、1 m×1 m、0.5 m×1.0 m等4种株行距进行马尾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7 a的定位观测表明,1.1 m×1.2 m的造林株行距是定向培育马尾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较适合密度。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由此引起酸雨频率及强度增加,长期酸雨侵蚀造成我国大面积土壤酸化.酸沉降影响森林的生长,主要表现:1)抑制植物养分、水分的吸收和运输;2)抑制光合作用;3)抑制呼吸作用;4)抑制其他代谢.这些抑制作用最终导致植物的萎黄、褪色、枯死(单运峰,1993;Zhu et al.,2008;李振华等,201 1).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和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适应性强、生长快(丁贵杰等,2006;周政贤,2001),分布遍及南方15个省(区),分布区内地理环境存在极大差异.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殖隔离下,马尾松存在着丰富的种内遗传变异,特别是对南方酸性土壤环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Zeng et al.,2011).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不同家系扦插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尾松不同家系插穗的生根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其生根率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扦插繁殖的母株年龄效应明显,其生根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产地家系间的插穗生根率有一定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马尾松扦插繁殖用“全光喷雾”装置和ABT生根粉处理是可行的,其生根率平均达74.5%。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分析马尾松林外内小气候特征,为其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依据。利用马尾松人工林内外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比较两站点的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外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的差值均为白天大于夜晚,马尾松林白天具有更好的降温和增湿作用;2)马尾松林内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分别比林外空旷地低1.1℃、2.8℃,年均空气相对湿度比空旷地高4.7%,林内高湿日数多于林外空旷地,而低湿日数少于空旷地;3)林内外月均气温、空气湿度差值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4)林内外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日变化相似,土壤温度越向下振幅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