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试验研究了芜湖市景观水体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采集芜湖市主城区29个景观水体沉积相、水相和悬浮颗粒相样品,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样品中16种PAHs的浓度,分析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碳、黑碳的相关性,利用特征比值法、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样品中PAHs进行来源解析,并通过效应区间值法和风险熵值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PAHs的浓度范围在沉积相中为43.48~6 388.40ng/g,水相中为0.08~52.23ng/L,悬浮颗粒相中为2.46~60.46ng/L,平均含量分别为1 307.47ng/g,8.60,13.71ng/L。样品中PAHs与有机碳(TOC)、黑碳(BC)的相关性明显,尤其是中高环PAHs,且与湿化学氧化法(BC_(Cr))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来源解析表明芜湖市景观水体PAHs主要来源于木材等生物质燃烧和煤炭燃烧,部分来源于石油类物质燃烧,其中PMF表明生物质燃烧贡献率为50.66%(沉积相)和52.51%(悬浮颗粒相加水相)。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芜湖市景观水体整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水体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郑曦  韩宝平 《农业环境保护》2010,(11):2185-2191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试的方法,探讨了微山湖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微山湖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控PAHs的总量范围在324.93~1576.65ng.g-(1干重)之间,平均值为699.01ng.g-1,属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及石油的不完全燃烧。利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沉积物质量标准法分别对微山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表明,严重的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在微山湖沉积物中不存在,负面生物毒性效应则会偶尔发生,风险主要来源于低环的多环芳烃,以芴(Flu)和苊(Ace)为主。  相似文献   

3.
采集南京地区不同有机污染风险区农田表层土壤,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仪检测样品中15种EPA优控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被检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总量分布于306.0~1251.3μg kg~(-1)之间,均值682.0μg kg~(-1),四环以上高环多环芳烃占较大比例(80%)。根据欧洲土壤质量标准,所检土壤样本已达污染水平。不同风险污染区农田土壤PAHs的含量由高至低为:钢铁工业区、有机垃圾处理区、化工工业区及炼油工业区。钢铁工业区附近主要的污染物为荧蒽、芘、屈和苯并[a]蒽,分别占到污染物总量的16%、13%、10%和10%。采用荧蒽/(荧蒽+芘)与茚并[1,2,3-cd]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比值对各地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调查区域的PAHs污染物以燃烧源为主,生物质燃料为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同时有石油燃烧污染。  相似文献   

4.
在乌鲁木齐市周边,从乌拉泊到水西沟按不同距离与深度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采用索氏提取法与层析净化法进行预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对PAHs进行对比分析、污染评价和来源分析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总PAHs平均浓度为998.23(306.94~3 652.16)ng/g,污染程度差异不大,处中度污染水平但更接近严重污染水平;16种PAHs的最低检测限为0.20~0.80 ng/g;一些采样点的表层土壤中苯并[a]芘的含量高于土壤质量控制标准。不同层次土壤PAHs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其顺序为表层中层下层;高分子量(4~6环)PAHs占据了总含量的84.1%,低分子量(2~3环)PAHs占据15.9%,得出在乌鲁木齐市周边土壤中PAHs的重要来源是汽车排放,同时煤燃烧排放的贡献也很大。  相似文献   

5.
太原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张丽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4):99-105
[目的]对太原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为该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太原小店污灌区15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MS分析16种US 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样品的16种PAHs均被检出,其检出率为100%。研究区农田土壤中总PAHs的浓度为0.315~7.661μg/g,平均值为3.568μg/g。在组成上,2,3环含量约占总量的64.2%,4环含量约占总量的14.2%,5,6环含量约占总量的21.6%,低环和中环PAHs含量所占的比例较高。根据特征比值法及调查结果判定,农田土壤中PAHs污染来源一方面与灌溉水质及灌溉历史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主要通过燃煤或化石燃料产生的PAHs在大气干湿沉降和风力输送作用下进入到土壤环境中。[结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比较,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PAHs含量处于中高等污染水平。依据Maliszewska-Kordybach建议的分级标准评价,该区域所有采样点PAHs总量均超标;但基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GB15618-2008)》提出的16种多PAHs污染物总量的农业用地标准值,该区域均未超出此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山东果园土壤中PAHs的污染现状,应用ASE-HPLC技术测试山东红富士主产区果园土壤中PAHs的含量,并对土壤中16种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5个检测点中有3个检测点存在PAHs污染,含量分别为201.51,833.88,861.28ng/g,说明目前山东苹果园土壤PAHs污染水平较低,生态风险较小,但个别果园已经达到中等污染水平,理论推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土壤中PAHs组成可以看出,土样中Ilp/(Ilp+Bgp)值均位于0.20~0.50之间,说明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为石化燃烧混合污染,可以作为防止果园土壤PAHs进一步污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无锡和台州)农业表层土壤(0~20cm)中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地区农业土壤中15种PAHs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058~9500μgkg-1,PAHs污染较重,主要来源于石油以及石油和草/木材/煤的燃烧,PAHs的组成以4~6环为主;台州地区农业土壤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128~604μgkg-1,PAHs污染较轻,主要来源于石油以及石油的燃烧,PAHs的组成以3~6环为主。  相似文献   

8.
分别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对2010年5月采集的天津市大沽排水河8个沉积物样的16种多环芳烃(PAHs)和7种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的总含量范围为370~5607ng·g-1,平均浓度为2041ng·g-1,OCPs的总含量范围为42.2~680ng·g-1,平均浓度为222ng·g-1。对其组成特征及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PAHs主要以3~4环为主,5~6环较少,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或交通源贡献,以及少量石油产品的输入。滴滴涕(DDT)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明显低于林丹类物质(HCHs),HCHs有新的输入,DDT没有新的输入,其降解方式主要是厌氧降解。  相似文献   

9.
6 000年以来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在含6000a(马家浜文化时期)古水稻土的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层土壤中PAHs的总量在25.9~202.9μgkg-1之间,并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其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及其大小顺序为Nap>Phe>Fla>Pyr,4环以上的PAHs占总量的51.8%。表层以下各层土壤中PAHs含量大幅降低,检出种类也有所减少,并主要以2、3环化合物为主,古水稻土中4环以上的芳烃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达3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hr、BkF、BaA、IcP、BbF、Pyr、BaP、DaA和Fla等化合物主要是人为产生,Flu和Phe由生物合成,而Nap、BgP和Ant则可能来源于人为产生和生物合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无锡和台州)农业表层土壤(0~20 cm)中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和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锡地区农业土壤中15种PAHs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 058~9 500 μg kg-1, PAHs污染较重,主要来源于石油以及石油和草/木材/煤的燃烧,PAHs的组成以4~6环为主;台州地区农业土壤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128~604 μg kg-1,PAHs污染较轻,主要来源于石油以及石油的燃烧,PAHs的组成以3~6环为主.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典型生态示范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了江苏省某典型生态示范区内58个监测单元的土壤样品,并对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示范区土壤中的PAHs平均含量较低,但不同土壤样品之间PAHs的变异系数较大,以二苯[a,h]并蒽、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为主要组成成分。从8个生态类型区分析,工矿企业搬迁区PAHs含量最高,达49.196μg/kg,其次是化工区周边,农业科技园土壤中的PAHs含量最低。工业区的PAHs多来源于石油输入,而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基地、科技园等,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示范区内的PAHs处于较低毒性水平,尚未对生物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蔬菜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开  江明  杨国义  张天彬  高原雪  万洪富 《土壤》2009,41(4):583-587
在东莞市采集77个蔬菜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蔬菜中16种PAHs含量在26.35 ~ 3748 μg/kg 之间,平均含量为656.3 μg/kg;蔬菜中PAHs含量以3环和4环PAHs为主,单个PAHs以荧蒽、芘和菲含量最高;不同种类蔬菜间PAHs含量差异很大,叶菜类较果菜类蔬菜中的PAHs含量高,主要取决于蔬菜种类间不同的生长结构特征;东莞市的蔬菜受到一定程度的PAHs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精细化描述深圳市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背景值和空间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环境单元法和网格法,在深圳市不受或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基本生态控制区内布设了450个土壤表层点位和50个典型剖面点位。通过多点增量采样法,最终采集500个表层土壤样品和100个剖面土壤样品。利用SPSS统计分析了表层土壤样品和剖面土壤样品的PAHs含量,探究了表层土壤PAHs的背景值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了表层土壤PAHs的来源。【结果】(1)深圳市自然背景下表层土壤PAHs浓度变化范围为1.1~1004.19μg kg-1(95%分位值为30.82μg kg-1,土壤干重)。表层土壤PAHs中5环的占比为29.58%,占比最高。其次为3环和6环,占比分别为22.70%和20.23%。(2)50个剖面点位上土壤表、中和底层的PAHs总量的95%分位值分别为21.38μg kg-1、12.34μg kg-1和15.15μg kg-1,平均值分别为9.35μg kg-1、...  相似文献   

14.
以常州市某农药厂搬迁土地为研究对象,在监测分析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土壤进行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PAHs的含量范围为0~1.546mg·kg-1,优势化合物中萘、菲等低环化合物含量大于高环的荧蒽、苯并[k]荧蒽和芘等化合物,且土壤中PAHs可能来源于石油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在可接受的10-6~10-4范围内,而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尽管研究区域土壤中的多环芳烃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但是化合物苊和芴含量超出了风险评价低值(ER-L和ISQV-L),存在着对生物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香港地区53个土壤样品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分析,并利用GIS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揭示了香港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比值法定性地判断了土壤中PAHs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土壤中可以检测出16种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控PAHs中的15种(二苯并(a,h)蒽未被检测到),郊野土壤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34.2±16.0μg kg-1,而城区土壤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169±123μg kg-1,港岛动植物公园土壤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最高达到了47.2μg kg-1。在PAHs的来源上,前者的PAHs可能主要来自山火焚烧,而后者可能主要与城区的汽车尾气排放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来源及其进入环境后的行为和归宿,并提出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7.
火干扰后土壤多环芳烃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发林  向鹏 《土壤通报》2016,(4):973-979
采集马尾松次生林的灰烬、0~3 cm和3~1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研究了火干扰后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火干扰样地Ⅰ、Ⅱ、Ⅲ土壤的多环芳烃总浓度介于757.8~1718 ng g-1,平均浓度为74.2 ng g-1,是对照样地的10倍以上。火后1个月土壤多环芳烃成分以萘、荧蒽、芘、蒽、芴、菲、苊烯为主,火后6个月以菲、荧蒽、芘为主,火后12个月也以菲、荧蒽、芘为主;样地Ⅳ和Ⅴ0~3 cm土层各多环芳烃含量是3~10 cm土层的3~4倍,轻多环芳烃(含2~4环)的含量比重多环芳烃(含5~6环)高;火干扰后6和12个月,土壤多环芳烃总浓度下降显著(P0.05),含2~环的多环芳烃含量下降,含4~6环的多环芳烃比例增加;灰烬中轻多环芳烃含量比较高、重多环芳烃含量较少,灰烬中多环芳烃含量高于相应的土壤样本;多环芳烃总量和含2环或3环多环芳烃与土壤有机质及其他化学性质指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6000年以来水稻土剖面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在含6000a(马家浜文化时期)古水稻土的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层土壤中PAHs的总量在25.9—202.9μgkg^-1之间,并主要富集在表层土壤,其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及其大小顺序为Nap〉Phe〉Fla〉Pyr,4环以上的PAHs占总量的51.8%。表层以下各层土壤中PAHs含量大幅降低,检出种类也有所减少,并主要以2、3环化合物为主,古水稻土中4环以上的芳烃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达3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Chr、BkF、BaA、IcP、BbF、Pyr、BaP、DaA和Fla等化合物主要是人为产生,Flu和Phe由生物合成,而Nap、BgP和Ant则可能来源于人为产生和生物合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环芳烃(PAHs)在土壤不同活性有机质库中的分配会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本研究采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组方法,分离出以游离态有机物质存在的轻组和以有机无机复合体存在的重组,研究了15种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的PAHs在土壤轻组和重组以及重组结合态腐殖质不同组分中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轻组中PAHs总量的含量范围为1.30×104~1.07×105μg kg-1,远远高于PAHs总量的含量为221.7~297.8μg kg-1的重组。土壤中轻组的含量虽然只有0.4%~2.3%,但它结合的PAHs量却占土壤中PAHs总量的31.5%~69.5%。重组中PAHs含量主要分布在紧结态腐殖质中,占重组PAHs总量71.2%~87.2%。结合态腐殖质不同组分中PAHs的含量与它们有机碳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紧结态腐殖质对PAHs的富集能力显著高于稳结态和松结态腐殖质。PAHs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可能主要在于轻组结合的PAHs。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源解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刘增俊  滕应  黄标  李振高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10,47(6):1110-1117
采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苏州市的96个和嘉兴市的324个农田土壤样品,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土壤中15种优控多环芳烃组成及含量,并运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了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来源。结果显示,苏州和嘉兴农田土壤中15种多环芳烃的总量范围分别为45.4~3 703μg kg-1和9.0~2 421μg kg-1,其平均值分别为312.5μg kg-1和152.4μg kg-1。苏州农田土壤苯并[a]芘含量平均值达21.4μg kg-1,超过了前苏联制定的土壤苯并[a]芘最高允许值(20.0μg kg-1)。苏州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从南部的吴江到北部的相城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嘉兴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含量远低于苏州,而在嘉兴毗邻吴江和上海的嘉善县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较高。菲、荧蒽、苯并[b]荧蒽、芘、茚并[1,2,3-cd]芘是苏州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成分,而嘉兴土壤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成分为菲、荧蒽、苯并[b]荧蒽、芘、屈。两个地区农田土壤多环芳烃的来源较为相似,主要为生物质和煤的燃烧以及石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