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评价及农业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攀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从作物生产潜力、畜牧业发展潜力、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农业产业化及生态农业发展潜力4个方面全面分析了该区的农业发展潜力。通过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该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是该区农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攀西地区新垦地土壤沙化特征与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攀地区第三系昔格达组质发育的土壤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颗粒组成,团聚状况,有机质含量及其它营养特性,并采用4种处理措施对同一母质新垦地土壤进行了3年培肥,结果表明,该母质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的土壤沙粒含量偏高,粘粒易流失,热熟化度情况下存在明显沙化倾向,<0.01mm物理粘粒的团聚度与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防止占攀西地区60%以上新垦地的昔格达终发育的土壤冲刷和沙化的关键是尽快熟化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4个处理中,以“聚土成畦(垄),稿秆深埋还田,带状培肥“效果最好,经3年培肥后土壤冲刷和沙化的关键是心快熟化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4个处理中,以“聚土成硅(垄),稿秆深埋还用,带状培肥“效果最好,经3年培肥后土壤有机质可达11.7g/kg,增长率达166%,其次是水旱轮作和平作+有机肥。  相似文献   

3.
石榴在攀西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作为石榴的生产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在园林绿化中石榴的应用却不广泛。因此,探讨作为攀西地区乡土植物的石榴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推广措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攀西地区园林绿化的实际调查,分析了石榴在攀西地区的绿化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四川攀西地区无公害石榴栽培园地的选择、规划,植前准备,定植,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冬季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鉴定、相关资料的查阅及标本馆的查询,确定四川攀西地区有荚蒾属27种2变种,并编制其检索表。介绍了部分类群的观赏、食用、药用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松潘地区秋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利用采自四川省松潘县二道海的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并重建了松潘地区过去150 a秋雨指数,回归方程的误差缩减值(RE=0.19)、乘积平均数(t=3.46)和F检验值(16.4)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重建方程稳定可靠。研究结果表明:(1)过去150 a松潘秋雨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是年代际波动显著,先后出现了3个偏强时段和4个偏弱时段。(2)从秋雨指数突变检验来看,松潘秋雨可以分为3个时期,1861—1910年、1961—2010年为明显波动期,1911—1960年为相对平稳期。(3)不同时期松潘秋雨的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861—1910年松潘秋雨的强弱主要由北方冷空气的强弱主导,1911—1960年则主要受夏季风系统控制,1961—2010年松潘秋雨受冷暖空气同步异常的影响。总体来说,1861—2010年松潘秋雨主要呈现出年代际波动的变化特征,这种年代际差异主要是由于北方冷空气和夏季风系统对松潘秋雨影响程度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攀西地区甘蔗生长与气象条件关系及生产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甘蔗的生长高度旬增量ΔH及糖分含量等产量因素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建立了相应的气候生态模式;根据糖产量的三维分布,作出攀西山区甘蔗种植区划。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鉴定及相关资料的查阅和标本馆的查询,报道了攀西地区野生苹果属植物资源山荆子、毛山荆子、丽江山荆子、湖北海棠、垂丝海棠、楸子、海棠花、西府海棠、滇池海棠、木里海棠、西蜀海棠、沧江海棠等12种,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并分别简述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pH和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烤烟优质高产重要因子。本文以攀西山区4个烤烟主产县的19个典型烟田的剖面为代表,合计采集了75个发生层样品,分析了有机质和pH特征及其关系,旨在为攀西山区烟田土壤改良和施肥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①耕层pH变幅为4.11~7.89,平均为6.25,总体上处于植烟适宜级别(pH 5.5~7.0),但有21.05%样点处于偏酸(pH<5.5)级别;②耕层有机质变幅为9.20~47.80 g/kg,平均为21.64 g/kg,但仅26.31%的样点处于适宜植烟级别(10~40 g/kg);③不同成土母质的耕层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风化坡积物、残积物>第四纪红黏土>沟谷堆积物,前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后者;④土壤pH和有机质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剖面分布上,pH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有机质表现出明显表聚现象,向下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凉山地区2000 201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状况,为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RS与GIS技术相结合,以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为模型选取16个评价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综合与动态变化分析模型从时间与空间相结合角度,对凉山地区2000 2010年生态环境脆弱性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就单一动态度而言潜在脆弱最大中度脆弱最小,就综合动态度分析该地区整体变化速度接近中度水平,而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则反映出该地区整体生态环境脆弱性有缓慢恶化趋势.[结论]凉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规律明显,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仍需加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降雨侵蚀条件下流域地貌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单位降雨量所产生的流域表面面积、沟道投影面积和流域体积的变化量在整个流域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一定规律性,沟道投影面积和流域体积均表现为先逐渐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又逐渐下降,而表面面积则表现为先逐渐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则处于上下波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土壤种子库研究的报道较多,但种子雨的研究较少,因此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以培养皿为种子雨收集器,对种子雨的散布特点及种子雨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雨的植物种类为8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大为62.5%;种子雨的散布8—10月份为逐渐递增的趋势,10月份为种子雨散布的高峰期,8—10月份种子雨的密度分别为(73.60±12.24)个/m2,(77.85±11.81)个/m2,(240.62±41.08)个/m2;种子雨植物密度和地上植物密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种子雨植物种和地上植物种的相似性为0.457,相似性较低。研究结果可以为种子雨、种子库、地上植被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城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伊宁、哈密与和田4个城市1991-2008年降水pH值、K值(电导率)及相关的天气气候资料处理,分析了新疆城市酸雨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北疆城市酸雨观测次数远远多于南疆城市,新疆城市降雨pH平均值有逐年平缓降低的趋势,乌鲁木齐和伊宁变化起伏大,哈密与和田变化小,K平均值年变化较为复杂,并且变化剧烈。北疆城市平均pH值明显低于南疆城市,大部分在6.0附近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南疆城市降水pH平均值变化幅度小于北疆城市,降水pH平均值大部分在7.00附近波动;北疆城市平均K值远低于南疆城市,起伏变化平缓且有逐年降低趋势,南疆城市变化剧烈。影响降雨pH平均值和K平均值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南北疆城市的这种变化,降水量多少可能是其主要的因素,南疆沙尘多也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秋季降水量的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准确预测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给政府部门指导春耕生产提供超前、科学、准确的决策气象信息,本文利用阜新1981-2003年的农业气候资料,深入研究阜新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和秋季降水的关系,得出: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土壤墒情主要取决于前一年的秋季降水量,并建立了预测模型。此模型在2003-2006年的关键期土壤墒情预测中得到验证,并取得了明显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攀西山区代表性烟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影响着烤烟的产量、质量、香型风格及其彰显程度。认识土壤是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的基础。本研究以我国优质烤烟典型产区四川省攀西山区攀枝花市的米易县和仁和区以及凉山州的会东县和会理县为研究区域,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条件、烟叶长势和品质的基础上,在上述地区分别确定了5、5、5和4个代表性烟田,基于野外成土因素调查和剖面形态特征观察信息以及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大致对应的典型剖面理化信息,初步确立了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上的归属。结果表明:调查的19个代表性烟田分属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4个土纲,涉及7个亚纲、9个土类和11个亚类。总体来看,这些烟田的优势是土体较厚,岩石碎屑含量适宜,但劣势是耕作层质地偏黏,且部分烟田为坡旱地,存在水土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7.
基于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并结合ArcGIS软件对作物参考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勒泰年和春季作物参考蒸散量呈增加趋势,而夏季、秋季和冬季作物参考蒸散量呈减少趋势。年和夏季的作物参考蒸散量分别在1994年、1992年发生突变,而春季、秋季和冬季的作物参考蒸散量则没有发生突变。年和四季的作物参考蒸散量都存在27 a的周期。空间分布上,年、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平均作物参考蒸散量呈自阿勒泰市南部和福海县西北部向东部、南部和西部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而冬季作物潜在蒸散量大致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递减。变化趋势上,春季潜在蒸散量在空间上都呈增加趋势,而年、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潜在蒸散量在阿勒泰的东部呈增加趋势,在西部则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干湿度规律的中国温带城市与区域NDVI空间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雅倩  马俊杰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3):210-215,221
[目的]探索中国温带地区城市与区域生态差异的地带性规律,为不同区域城市生态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利用250m空间分辨率MODIS NDVI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最大合成法和高斯函数拟合方法,选择中国从东部到西部的临沂、许昌、白银、吐鲁番和克拉玛依5个典型地级城市的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去探索中国温带地区城市与区域生态差异的地带性规律。[结果]从城市中心到边缘10km范围内,由湿润区到极干旱区域,城市与区域NDVI指数的变化呈现由"U"型—波浪型—"倒U型"的变化规律,但干旱区与极干旱地区由于依托绿洲建设城市,其NDVI指数可表现为"花M型";不同地带城市内部的NDVI指数有趋同现象,但人为强化城市生态建设,可有效提高城市NDVI指数。[结论]按照不同地域城市与周边区域的NDVI关系,在城市与周边区域NDVI呈"U型"的城市,应以楔入式引入型生态建设为主体,在"倒U型"的城市,应以圈层式防护型生态建设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