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自锚式悬索桥结构设计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主梁边中跨比、主缆矢跨比及主塔高度等结构参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边中跨比的合理范围为0.32~0.47,主缆矢跨比为1∶4.5~1∶9.0,主塔高度为20~80 m。边中跨比的变化会引起结构线形及内力的变化,对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大。主梁挠度对边中跨比的变化较为敏感,主梁跨中弯矩和主塔根部弯矩对边中跨比变化的敏感程度大致相同。主缆矢跨比的变化对主梁变形和弯矩的影响明显,主缆水平分力和主梁轴力对主缆矢跨比的变化并不敏感。主塔高度的变化也会引起主梁和主塔弯矩的显著变化,主梁轴力对主塔高度变化敏感度较低。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不仅要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也应兼顾结构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缆吊悬索系统的振动是影响工作稳定、生产效率以及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文章作为悬索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第一部分,侧重分析起吊荷载的振动,建立了吊载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卸载冲击、平面外偏斜起吊等工况下,悬索及吊载的振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单索缆吊悬索系统及吊载的振动相当显著,带来的危害严重,工程实践中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独塔单索面单边受拉曲梁斜拉桥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的基本力学原理和结构布置对结构静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这种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影响因素,以独塔单索面单边受拉曲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分析曲线斜拉桥内侧单边受拉和外侧单边受拉时的受力特点,提出相应结构布置方案,通过Midas/Civil结构分析软件分别建立相应有限元模型,分析索塔锚固位置、环向索对相应结构静力的影响。得到锚固位置和环向索与结构静力的数值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内、外侧单边受拉时,存在一个最佳锚固位置,结构内力整体分布较好;施加环向索力可以改善内侧受拉斜拉桥的力学性能,但对于外侧受拉斜拉桥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悬索桥施工中主梁吊装及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张拉,都需要计算和监测集中力作用下悬索的索力和变形.论文推导了悬索在集中力作用下的无量纲形式的平衡方程和积分形式的协调方程,把协调方程在线性和非线性条件的索力增量方程分别转化为一次、二次和三次方程进行求解,然后对荷载位置、荷载大小以及艾维参数对线性和非线性条件下的索力增量的影响进行精细化分析.研究表明:各种条件下索力误差较小,不考虑索的增长条件下,索的变形特征主要是几何构形变化,荷我在时,正挠度和负挠度分别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为判断南京小龙湾自锚式悬索桥的实际承载力,评价桥梁使用阶段受力性能,保证桥梁正常使用,开展现场静荷载试验,测试静载试验下主缆的竖向变形及内力增量、加劲梁的竖向变形、吊杆索力增量、加劲梁各截面应力及桥塔塔底应力增量、桥塔塔顶纵向偏位等静力参数;测试动载试验下桥梁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静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理论分析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实际桥梁的受力特性,静载试验后结构残余变形较小,在设计可变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受力状态,说明南京小龙湾自锚式悬索桥实际受力状况较好,主体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动载试验结果表明桥梁动力特性良好,桥面平整度对车辆冲击效应影响较大,桥梁运营阶段应加强养护工作,保证桥面平顺,减少车辆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来,装卸桥在我国林业系统的贮木场中已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地发展及完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就主桁架下弦杆变形问题作如下分析:在桥吊的结构形式上大多数属于单梁桁架结构。主桁架为三角形截面,小车与驾驶室沿下弦杆行驶。若下弦杆选用槽钢,运行一段时间后,下弦杆可能出现变形。一旦维修不及时,就会严重地威胁着生产的安全。在桥吊设计过程中,一般首先用截面法计算桁架杆件最大  相似文献   

7.
太浦河大桥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俊  李国芬 《森林工程》2010,26(3):49-53
吴江市苏同黎太浦河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本文详细介绍太浦河大桥静载试验设计方案,包括:测试截面的选择、加载车型、重量以及加载工况、荷载效率系数的确定等。通过静载试验来确定主梁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下的应变(应力),主梁控制截面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主梁在偏载作用下的影响系数以及梁体裂缝的开展情况等数据。由试验得出本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测试截面的应力、挠度校验系数均小于1.0,表明该桥的承载能力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各测试截面的相对残余应变和相对残余变位均小于20%,说明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在该桥静载试验过程中完全按照既定的试验方案进行,通过静载试验得出该桥质量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运用调查统计和偏冗余方法分析中国温带至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针、阔叶林冠层降雨初次分配特征,并对该生态过程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季风气候下,林冠降雨初次分配总体呈现平均透雨率>截留率>茎流率的趋势;不同林型、气候带的林冠降雨初次分配差异明显,林冠降雨平均截留率呈现温带>亚热带、针叶林>阔叶林的趋势。不同林型间(针叶和阔叶林)主效驱动因子相似,均以森林结构类因子为主,气候类因子居次;不同气候带间主效驱动因子不同,温带为气候类因子,亚热带为森林结构类因子。说明,大尺度下总体呈现气候类因子、森林结构类因子>地理地形类因子。研究结果可为评估和合理干预森林生态水文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依托郑州地铁4号线会展中心站工程,采用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对下穿施工各阶段工况下既有车站主体结构(底板道床)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以确保原有地铁行车安全和不影响原有结构承载力为控制目标,建立了相应的变形控制管理基准;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和分析油松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特征及生物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研究了各影响因子不同梯度水平下林下生物量所呈现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油松人工林林下草本生物量大于灌木生物量,草本层植被生物量为0.339 8~1.322 9 t·hm-2,灌木层生物量为0.018 1~0.289 2 t·hm-2;加权后的关联度与原始关联度排序大致相同,关联性最为密切的因子同为林分均高、林分胸径及林龄,但加权后各单因子关联度数值间差异性增加;以样地作为各单因子聚合的系统进行聚类,样地划分为4个类型,分类结果可反映林下生物量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根据驱动桥壳载荷计算方法,应用Pro/E软件建立小型电动汽车驱动桥壳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满载最大垂直载荷、最大制动力、最大牵引力和最大侧向力四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分析,以验证驱动桥壳在极限工况下的结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设计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一种B型铝合金鼓形车体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建立了该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依据相关标准分析了其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变形及模态频率。结果表明,该车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工程等一系列调查手段,查明了滑坡初始的工程地质概况和水文地质条件,阐明了滑坡的范围、规模、形态结构以及变形特征,并运用传递系数方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中处于欠稳定状态,继而以计算结果为基础,提出了采用抗滑桩+挡土墙的复合支护模式进行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钢索吊桥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林伐木场,过去在森铁运材道上遇到河流往往是架设杉木桥,需要耗费大量杉木,而且木桥受洪水威胁较大。在批林批孔大好形势推动下,广大职工发扬敢想敢干、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架成一座长98米、宽4米的钢索吊桥。实践证明,这座桥垂度小、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主要材料: 底索桩、绷绳桩:φ28~40厘米,长3.2米杉木16根; 主吊索架:φ28~40厘米,长6米杉木4  相似文献   

15.
用于贮木场及板院装卸归楞和短途运输木材的正面和侧面叉车的门架机构具有长行程的起升油缸,结构如同细长柱体,其类型分成柱塞式和活塞式。前者造价高、维修复杂,但截面惯量大,工作时不易失稳;后者价靡,装配维修方便。但截面惯量小,尤其当偏载起动时,更需校验发生挠曲变形时的油缸整体稳定性。兹参考试验实测工况,结合理论分析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6.
《林产工业》2021,58(7)
为更好地对体育馆用木质地板的结构性能进行评估与结构优化设计,以南京市两座体育馆的地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态激励法,研究分析3种地板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参数。结果表明:3种地板结构均符合建筑舒适度要求;在各组成材料种类和规格相同的前提下,3种地板结构阻尼比由大到小顺序为固定式双层龙骨地板结构、悬浮式单层龙骨地板结构、悬浮式双层龙骨地板结构;与固定式地板结构相比,悬浮式地板结构具有低阻尼比特性,在结构振动过程中能量耗散慢,冲击吸收率较小,对冲击的缓冲能力好,即整体结构的回弹性能好;与单层龙骨构造地板结构相比,双层龙骨构造的地板结构具有低阻尼比特性,结构的冲击吸收率小,回弹性能好。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对"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生成路径、概念及特征、主体分类、培育意义、培育路径等进行分析。认为林农流转承包经营权是建立新型经营体系的基础,但必须尊重林农的权利;政府应充分发挥要素组织功能,主要是培育市场和提供社会化服务,减少经营主体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8.
封育树种结构是指在一定的适宜开展封山(沙)育林的地域内各封育树种的面积百分比。封育树种结构受立地类型、物种特征及自然条件和经营思想的影响。封育树种结构优化问题即在特定的自然气候、立地类型、树种特性及经济环境等制约的条件下 ,追求最满意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育林措施有效地优化封育树种结构是可以实现的。实践证明 ,在一定的条件下 ,种群多样性越大 ,其稳定性越高 ,如产生的增肥效果能补充树木养份 ,有利树木生长 ;可以防治森林病害 ;能科学地恢复和保护植被 ,涵养水份 ;有效防止和利于扑灭森林火灾 ;…  相似文献   

19.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研究重组竹-钢夹板单螺栓连接节点承载特性和破坏形态,为竹结构螺栓连接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案,对重组竹-钢夹板单螺栓连接节点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加载试验,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法分析螺栓直径、主构件厚度和端距对初始和屈服后刚度(K_1、K_2)、屈服和极限载荷(F_y、F_u)及延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螺栓直径对初始和屈服后刚度(K_1、K_2)、屈服和极限载荷(F_y、F_u)及延性率具有显著影响,随螺栓直径增大,螺栓连接节点的初始和屈服后刚度(K_1、K_2)、屈服和极限载荷(F_y、F_u)显著增加,但延性率明显减小;主构件厚度对初始和屈服后刚度(K_1、K_2)、极限载荷(F_u)及延性率影响显著,但对屈服载荷(F_y)无显著影响;端距对屈服后刚度(K_2)、极限载荷(F_u)及延性率影响显著,但对初始刚度(K_1)和屈服载荷(F_y)无显著影响。钢夹板单螺栓连接重组竹的有效破坏主要以Ⅱ型和Ⅲ型2种破坏模式呈现,且当厚径比(L/D)处于3.75~6.00之间时,螺栓呈现"单铰"屈服模式;当厚径比(L/D)处于6.00~13.50之间时,螺栓呈现"双铰"屈服模式。【结论】重组竹-钢夹板螺栓连接节点承载性能和破坏形态受螺栓直径、主构件厚度和端距的共同影响,重组竹-钢夹板单螺栓连接节点的最小主构件厚度和最小端距可分别设置为90 mm和4d(d为螺栓直径),此时节点各承载性能趋于稳定且延性率达到最佳状态。当节点试样满足最小端距和主构件厚度要求时,螺栓屈服模式随厚径比(L/D)增大逐渐由"单铰"屈服转变为"双铰"屈服,节点最终破坏表现为主构件销槽承压和螺栓弯曲同时发生,此时主构件和螺栓均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较为合理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20.
《林产工业》2021,58(8)
研究了一种可以分层吊装建造的木框架梁柱结点,可实现木框架结构建筑的分层装配。为测试这种新型木结构梁柱结点的受力性能,对结点进行了单调加载试验,对比结点在不同梁截面高度下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和弯矩-转角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分层装配式木框架梁柱结点破坏特征基本符合刚性结点连接特性;在梁端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木梁沿木材顺纹方向开裂,上柱与下柱在连接处产生水平错动,连接木梁的螺栓弯曲变形,木梁端部与木柱连接处出现转动变形,且随着木梁截面高度的减小,转角增大;增大梁的截面高度,可提高结点的承载力及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