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壤侵蚀链概念的科学意义及其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2.
土壤侵蚀链概念的科学意义及其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提出土壤侵蚀链的概念,简要分析了土壤侵蚀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土壤侵蚀链与通常所称的土壤侵蚀垂直分带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土壤侵蚀链具有等级层次性,动态演经过程的复杂性及类型多样性等3个突出特征。从坡面水流的水动力参数变化特点,研究了侵蚀过程能量传递的特征。这些为研究和揭示坡沟系统土壤侵蚀链的动力机制,以及有效控制与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137Cs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37Cs示踪的基本原理,用于耕地及非耕地土壤侵蚀的常用模型,如非耕地的指数分布模型,耕地的比例模型、容量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同时对以上几种耕地模型的建模假设、计算公式和应用限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董泽军 《南方农业》2010,4(3):33-36
遵循字义演替思路,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为工具,以《金山词霸2007》所提供的解释为主要蓝本,参考相关文献,考证了与园林专业密切相关的“园、林、圃、囿、宫、室、堂、殿、亭、台、楼、阁、廊、榭、斋、轩、馆、厅、坊、墅、池、花、果、草、卉、树、苗、土、田、衣”30个字的来源,目的在于帮助园林行业从业人员从字源这个角度更好地理解掌握园林专业术语,以期有益于促进园林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疆土壤侵蚀遥感影像判读与几个独特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疆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对遥感影像的判读,采用了遥感信息与地学资料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主导分析结合、室内判读与专家经验及外业调查结合、分层分类判读的方法;根据新疆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具有垂直分布规律的特点,在土壤侵蚀分类时主要考虑降水量、海拔高度和年均温等指标;列出了新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影像特征;指出盐碱地的侵蚀分类与戈壁的侵蚀分级是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几个问题的思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在精度、速度、可比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受"土壤侵蚀”中一些理论和学术问题的制约,仍需要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参加本次工作撰写此文对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学术上的一些问题,如土壤侵蚀的概念、坡耕地土壤侵蚀等级的判读和确定、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侵蚀程度以及重力侵蚀、人为侵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供业内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137Cs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137Cs示踪的基本原理,用于耕地及非耕地土壤侵蚀的常用模型,如非耕地的指数分布模型,耕地的比例模型、容量模型和质量平衡模型,同时对以上几种耕地模型的建模假设、计算公式和应用限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雁北地区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土壤侵蚀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煤田开发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了宏观分析,并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目的在于减轻水土流失对下游官厅水库的威胁,更好地为能源基地服务。  相似文献   

10.
宁夏土壤侵蚀现状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美国第二代陆地资源卫星TM假彩色合成放大影像目视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 ,将宁夏土壤侵蚀划分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两种类型 ,水力侵蚀面积 2 2 897 1km2 ,风力侵蚀面积 15 976 0km2 ,两者占全区总面积的 75 0 %。区内南部以水力侵蚀为主 ,到北部转为水风力混合侵蚀。水力侵蚀主要发生在 7~ 9三个月 ,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无论是年内还是年际间 ,土壤的风力侵蚀时间过程和水力侵蚀时间过程均体现出一种互补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除永冻地区外,地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土壤侵蚀在作为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地质过程时,称之常态侵蚀。随着人为活动的介入,尤其是土地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加剧了这种土壤侵蚀,称之加速侵蚀。由于土壤侵蚀,致使地力减退,地面割裂破碎,水资源损耗,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遭受盐碱、水涝、风沙等的破坏,因而全世界的食品和畜产品产值每年减少160亿美元。土壤侵蚀使生产蒙受损失,并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对人类的生存也是莫大的潜在威胁。“珍惜每一寸土地”已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综合考虑了气候、水、地貌、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等因素,以DTM上的最小沟谷单元为侵蚀的基本单元,并把坡面侵蚀和沟谷侵蚀分别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定量模型来计算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然后以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该模型参数的获取进行了探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ANSWERS土壤侵蚀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讨论了土壤侵蚀模型的发展,ANSWERS土壤侵蚀以及应用该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紫色丘陵区的三次降雨进行模拟,以展示该模型的应用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土壤侵蚀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土壤侵蚀是现代地理环境条件下改变地貌景观的主要过程,也是引起土壤质量退化、沙漠化与石漠化的核心因素,与土壤、生态、水文等多个地表过程密切相关。虽然土壤侵蚀研究需要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的动力机制,但需要明确界定土壤侵蚀研究的时空尺度。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土壤侵蚀研究的时间尺度以次降雨、月、年为主,研究主题为次降雨侵蚀过程、土壤侵蚀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时间尺度不宜超过100年。土壤侵蚀研究的空间尺度以小流域为主,基于土壤侵蚀垂直分带性,可以进一步分为样点、坡面、沟坡与小流域。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差异明显。土壤侵蚀过程包括土壤分离、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各个过程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研究成果积累差异明显,研究重点会随着时空尺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土壤侵蚀过程研究中,应充分理解分离控制和输移控制及其时空转换阈值。虽然土壤侵蚀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在细沟网络结构及其时空变化、泥沙沉积过程、沟蚀形成与演变动力机制、重力侵蚀发育过程动力学机理、小流域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等诸多方面,亟待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分布广泛。植被因子作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一个重要因子,对土壤流失量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梳理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红壤区植被因子的相关研究,基于大尺度和小尺度区域的研究成果总结红壤区植被因子测算的方法、可行性及精度,发现当前红壤区的相关研究中还存在植被因子测算精度不高、结果移植性差、标准不一致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以下研究展望:逐步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地面监测系统,通过系列化标准小区监测结果确定植被因子的量化结果;合理考虑植被结构,对红壤区植被因子的测算进一步细化;结合地理信息技术改善植被盖度的观测方法与精度;关注不同尺度的植被因子测算方法,以完善适合红壤区的土壤侵蚀模型的研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晋西黄土高原面积46831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该区地域辽阔,煤炭资源丰富,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工农业生产不发达,人民生活贫困,防治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根据试验及调查资料,对晋西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晋西黄土高原年平均土壤侵蚀量为3.5亿t,其产沙比例是:农地占29.88%,林地占5.11%,草地占1.5%,城镇村庄占1.6%,工矿交通占3.7%,未利用土地占58.74%。该区土壤侵蚀具有强度大、时间集中、坡与沟互为因果及流域产沙与输沙基本一致等特征。按照水土流失的自然规律,各项治理措施在一个流域内必须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大别山区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选取土壤养分、水分及泥沙滞留、淤积、土地废弃损失作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指标,采用替代花费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评估了安徽省大别山区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别山区2007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443.4t/(k2·a),土壤侵蚀总量为2.29×107t/a,其中金寨县和岳西县土壤侵蚀总量最高,分别为7.62×106t/a和5.42×106t/a。从空间分布上看,较强的侵蚀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东北部以及南部地区侵蚀量相对较小土壤侵蚀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92052.8万元,其中土壤养分价值损失最大,为82557.8万元,占土壤侵蚀经济总损失的89.7%,其次是泥沙损失,达4734.2万元,占经济总损失的5.1%。金寨县经济损失量最大,为37266.3万元,占大别山区土壤侵蚀总经济损失的40.18%。其次为岳西县,约占23.54%。经济损失量最小的为舒城县和桐城市。  相似文献   

18.
引起土壤侵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因素只是潜在因子,而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然的过渡干扰或破坏则是造成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土壤侵蚀是福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防治土壤侵蚀的根本措施是:制订能调动群众治山造林种草积极性的“惠民政策”;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发展多种农村能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综合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是土壤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反映,是土壤资源趋向贫瘠的外在表现。这个问题在韶关市的局部地区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给农业生产、农田建设以及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三江源是“中华水塔”和中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探讨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侵蚀分布规律,为实施生态保护政策及三江源国家公园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风力侵蚀模型和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模型,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壤侵蚀状况及其在不同空间和下垫面的分布特征。[结果] 2020年公园土壤侵蚀面积2.64×104 km2,黄河源园区是土壤侵蚀分布最广泛的园区,而长江源园区土壤侵蚀相对严重;70%的水力侵蚀面积分布在地下冰发育带(海拔4 900 m以上),85%的风力侵蚀面积分布在地下冰发育带以下区域(海拔4 900 m以下),不同海拔高度区域土壤侵蚀及其分布差异显著;坡度5°及以下区域风力侵蚀面积比例达60%,是风力侵蚀相对集中分布区;水力侵蚀相对集中分布在8°~25°区域,水力侵蚀面积比例达75%,均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重点区域;草地面积比例近80%,低覆盖、中低覆盖草地土壤侵蚀相对集中分布,沙地、裸土地的土壤侵蚀问题相对严重,值得重点关注。[结论] 三江源国家公园水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海拔4 900 m以上地下冰发育带,8°~35°的中低覆盖以下草地,占水力侵蚀面积的2/3左右;风力侵蚀主要集中分布在4 200~4 900 m,≤5°的中覆盖度以下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