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引进的I-107、I-108等11个杨树新品种,通过造林试验获取各品种生长、形质指标,以及抗虫、抗病性状等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多性状选择。结果I-108、I-107、I-214等生长快、形质指标优良、适应性广、抗杨干象等蛀干害虫能力强,材积生长比对照(荷兰3930)可增益85.21%,为大连地区优良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了连续13年的测定。其结果表明,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3个主要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参试的自由授粉子代材积生长表现十分突出,所有的子代生长都好于对照;生长最好的子代单株材积高达0.05841m^3,为生长最差子代的340.8%。利用13年生的材积、树高和胸径指标对参试的8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中选出表现最好的12个。其单株树同平均值7.07m、遗传增益平均值为10.3%;单株胸径平均值12.7cm、遗传增益平均值16.7%;单株材积平均值0.0469m^3遗传增益平均值46.5%,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观测北京、河北、河南3地点的13年生毛白杨无性系试验林,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木材密度、纤维长度等性状的差异均极显著;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主干通直系数、树体形态系数、抗病虫指数等性状存在一定差别。材积生长量无性系×地点交互作用极显著,无性系间生长型不同(“广适型”、“高产型”、“低产型”)。无性系的材积生长量、木材密度、主干通直系数、树体系数和抗病虫害指数的重复率分别为0.580、0.536、0.390、0.411和0.500,性状经济权重分别为0.35、0.25、0.10、0.10和0.20,建立多功能型无性系的选择指数,其综合育种增益比对照品种≥15%为中选优良无性系新品种。为北京、河北、河南分别选育出8个、7个和6个优良无性系,平均综合增益分别提高23.9%、24.9%和21.0%;3个地点都中选的37、351、9832和1012等优良无性系的平均综合育种增益提高25.1%。所选无性系皆为雄性,显著提高了城乡绿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7个黑杨无性系7年生试验林遗传测定评价,经多性状综合评判,选育出了C21杨树无性系,其材积与对照中林46、I-107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高出79.2%和13.5%,增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11个毛白杨新无性系,在造林试验获取各无性系生长、形质指标,以及抗病性状等数据基础上,进行了多性状选择。结果BT17、51L-7、193、175、196、BT18、BT85等7个新无性系生长快、不蹲苗、破腹病率低,适应性强,材积生长比对照增益180.35%,是大连地区造林优良新品种,其中193、BT17、BT18为雄性不飞絮无性系,又是城镇绿化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6.
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杉木优良种源的基础上,选育出一批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通过13 a的研究表明,各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且具有较大的广义遗传力。根据杉木无性系培育目标,选育出18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入选12 a生无性系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11.03 m、16.98 cm和0.135 6 m3,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10.71%、37.97%和113.08%;现实增益分别为14.25%、47.61%和140.01%。  相似文献   

7.
经对5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中36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且有较高的重复力和中等变异系数;生长性状间有较密切的遗传相关关系,以生长性状为基础,初选出6个较速生的无性系,其平均材积对照比较,现实增益为92.08%,遗传增益为71.34%。  相似文献   

8.
以树高、胸径、抗病虫害指数为因子,对11个新无性系进行了早期选择(5 a)和综合选择(9 a)。结果表明:I108、I107、I-214的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比参试群体平均提高12.53%、14.30%、36.71%;遗传增益比对照(荷兰3930)分别提高34.07%、23.58%、85.21%。同时具有适应范围广、抗病虫强的特性,是大连地区杨树造林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9.
闽南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闽南 14a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调查分析表明 ,参试的各无性系、对照在生长性状上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杂交组合表现一般 ;无性系广义遗传力 (含杂交组合 )均较大 (0 5 4~ 0 90 )。以材积指标为主对杉木无性系进行评价 ,从参试的 16个无性系及杂交组合中筛选出表现最好的立 1- 16 5、新 6、立 1- 3、立 1- 8和立 1- 13等5个优良无性系 ,14a生时的平均值分别为 10 5 6m、13 9cm和 0 0 7931m3 ,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 4 70 %、10 0 4 %和2 4 0 7% ,尤其是立 1- 16 5无性系 ,生长优势最为明显。这些优良无性系可在闽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楝树优良无性系多年多点测试,选出5个生长表现较好的系号,分别为苦楝杜郓、掖县、杭州、冉郯和川楝小号。其材积遗传力达到74.7%,遗传增益达到63.2%。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杉木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广东省 16块 6~ 10年生的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试验林占 88.2 % ,各试验林最优无性系与最劣无性系的材积比值介于1.9~ 6 1.9之间 ,差异极显著 ;无性系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 0 .6 5 3,0 .6 5 1和 0 .6 17,属于中上水平 ;遗传变异系数 ,材积 >胸径 >树高。当选择率为 0 .0 5 ,0 .10 ,0 .2 0时 ,材积的遗传增益依次为 4 9.86 % ,4 2 36 % ,33.88% ,现实增益依次为 10 5 .11% ,88.71% ,71.0 9% ,现实增益为遗传增益的两倍。按选择标准选择 ,有 78个无性系入选 ,入选率为 8.1% ,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增益分别为 2 5 .16 % ,31.2 6 %和93.90 %。无性系早期 (3~ 5年生 )选择至 6~ 10年生时的选准率为 6 3.5 %。  相似文献   

12.
对8年生巨桉种源、家系试验林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表明:生长性状在不同种源、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形质性状在不同种源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耐寒能力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不同家系间差并不显著。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选出适应福建省永安地区种植的巨按优良家系10个,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4.80m、16.6om、0.1749m^3和4.42,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8.96%、加.44%、67.17%;优良个体15株,其树高、胸径、材积和耐寒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7.91m、20.63cm、0.2976m^3和4.85,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44.9%、48.8%和184.1%。这些优良材料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巨桉无性系生长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6个巨桉无性系人工林生长性状的调查分析表明:胸径、材积在无性系间呈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胸径、树高、材积三者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材积,达到78.82%,其次为树高和胸径,分别为52.23%、23.13%。胸径、树高、材积的重复力分别为0.5744、0.5469、0.3453。利用综合评定方法评选出5个优良的巨桉无性系,分别为20、18、25、9和5号。5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1.60%、11.09%和2.05%。  相似文献   

14.
为测定日本落叶松无性系优良基因型的遗传传递能力,本文分别对岫岩县朝阳乡鸽子洞和汤沟乡后边半同胞子代家系测定林(代号为8601和9001),进行了测定与选择。通过材积生长测定,方差分析与差异显著性检验,8601子代林共筛选生长优良家系12个,9001子代林共筛选生长优良家系14个。通过遗传力、遗传增益估算,两个子代林,共筛选优良家系18个。其材积平均遗传力为07685,平均遗传增益36.96%,平均材积现实增益超过对照83.63%,超过家系总体平均值21.86%。  相似文献   

15.
尾叶桉二代测定林家系的综合评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9个家系的尾叶桉测定林各年度生长性状进行分析与遗传评估,结果表明:各年度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枝、干形和保存率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保存率的累积贡献率达95.45%,此4因子是综合评定家系时采用的;以家系群体平均选择指数I0为基准,两种选择标准下的家系材积增益,3年生时为7.63%~15.80%,4年生时为3.92%~10.39%,5年生时为6.08%~23.53%;以选择指数为指标,5年生时人选的5个优良家系是:109,113,66,81和100号。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8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木材密度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试验中各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树高为90%,胸径为137%,材积为300%,而木材密度只有67%,各性状均有较高的重复力,木材密度和胸径的重复力在900%以上。树高、胸径、材积3个生长性状间有较高的遗传正相关,而胸径、材积与木材密度间表现出中度的遗传负相关,树高与木材密度间则表现出弱度的遗传负相关。采用简化的指数选择法评选出4个优良的无性系,材积现实增益2552%,遗传增益2105%,用木材密度与CK相近。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沿海3种立地上对10个泡桐无性系进行了生长的遗传稳定性与适应性研究,选出了1个优良无性系。该无性系稳定性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兰才民桐和苏桐70相比,其材积增长分别达到56.7%和38.0%。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单亲子代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4个省份,5个引种群体的30个优树单亲子代测定15年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材积、胸径和对褐斑病感病性上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福建南屿家系群体生长快.树皮薄,侧枝数多;江苏和南京家系生长最差;江西家系平均抗褐斑病能力最强。通过多重比较,初步筛选出FJNY—003.JXJA—077,AHJX—001和JXJA—087等4个家系,它们材积平均生长比CK快38.4%,平均遗传增益为17.06%;胸径平均遗传增益为5.12%,感病性降低5.43%。文中对性状间相关及其遗传参数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杨树无性系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6年生18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外,树高、胸径、材积、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6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在0.6109~0.9053之间,生长性状受高度遗传控制,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受中等至强度遗传控制;生长与材性性状遗传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杨树纸浆材而言,材性改良应以生长性状的改良为前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选出XL-90、XL-77、XL-101、XL-75、XL-92共5个综合性状优异的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其中XL-90、XL-77表现尤为突出,与I-69比较,其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60.71%、46.45%,单株纤维产量分别提高51.43%、44.13%。  相似文献   

20.
楸树无性系测定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楸树6个无性系中选出8615、8620两个速生型优良无性系,与金丝楸相比,树高分别增加23.8%及7.0%,胸径分别增加36.4%及40.9%,单株材积分别增加168%及124%;861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重复力(广义)分别达82.4%、91.6%及90.9%;8615及8620的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4.30%及20.56%,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7489%及47.47%。8615定名“速生楸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