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蚕养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蚕是一种生长在沿海和河口附近滩涂上的环节动物,可以作为钓饵,是鱼虾的天然饵料,同时也是广东、福建、广西、浙江沿海居民喜食的佳肴。它作为对虾亲虾饵料不仅亲虾嗜食,而且能防止性腺退化;日本每年大量出口沙蚕作为钓饵,出口销售非常看好,而且价格居高不下;沙蚕本身就是一种海洋药物,已被用于提取沙蚕毒素;利用沙蚕进行生态养殖,已取得很好效果。可见沙蚕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生态价值均十分明显,本文将其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要点作一详细介绍。一、沙蚕主要养殖方式1.滩涂粗放型增养殖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成本非…  相似文献   

2.
双齿围沙蚕的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蚕俗称海蜈蚣或海蚂蝗,不仅是鱼虾的天然饵料、沿海居民喜食的佳肴,而且近几年被作为优良的钓饵大量出口日本和韩国。因此,仅靠野生的沙蚕已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沙蚕养殖已成为沿海滩涂养殖的新模式。双齿围沙蚕隶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行多毛目,沙蚕科,围沙蚕属,是沙蚕中品质比较好的一种。从2005年起,我们就利用现有的育苗场设施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沙蚕俗称海虫、海蛆、海蜈蚣、海蚂蝗,长久以来,一直是亲虾的优质饵料,还有"万能钓饵"之美誉,叱咤垂钓界。随着国内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沙蚕内在价值的发现,野生沙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养殖应时兴起。湛江腾飞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飞"),是南方沙蚕养殖的大企业,主要养殖品种为疣吻沙蚕和双齿围沙蚕,现还着力于开发食品级的沙蚕。除了工厂化养殖,腾飞还模拟野生沙蚕的生态环境,采用一边养殖稻谷、一边养殖疣吻沙蚕的模式,既可以使生产出的疣吻沙蚕安全、  相似文献   

4.
蒋霞敏 《海洋渔业》2002,24(1):31-32
沙蚕俗称“海蜈蚣”、“海蚂蝗”,在我国沿海分布广泛,且生长迅速、营养丰富,据分析测定,氨基酸含量占干重的52.62%;粗脂肪含量占干重的23.24%;热量高达4494~5578卡。沙蚕除作为鱼、虾、蟹等优质饵料和钓饵外,还有如下用途:其一,沙蚕味道鲜美,日本沿海以及东南亚各国居民都有吃沙蚕的习惯,我国闽、粤、桂及浙江玉环一带居民也将其作为美味佳肴;其二,沙蚕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三,其体腔液是一种天然的杀虫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评估养殖和野生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作为亲虾饵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本研究分别对山东沿海养殖和野生双齿围沙蚕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常见重金属含量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及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携带情况进行了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沙蚕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沙蚕中含量(P0.05),粗蛋白、水分、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沙蚕中的对虾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均在40%左右,对虾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均在60%以上,符合FAO/WHO关于高品质蛋白的标准,依据两组沙蚕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养殖沙蚕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含量高于野生沙蚕含量;养殖沙蚕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的含量分别为(66.15±3.77)%和(54.11±2.58)%,均显著高于野生沙蚕的含量[(56.13±6.60)%、(43.28±5.50)%](P0.05);对常见重金属铬(Cr)、铜(Cu)、镉(Cd)、铅(Pb)、砷(As)、汞(Hg)的检测发现,养殖沙蚕重金属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沙蚕的含量(P0.05),且野生沙蚕中As的含量严重超标;在对虾常见携带病毒WSSV和IHHNV检测中,养殖沙蚕均呈现阴性,而野生沙蚕IHHNV呈现阴性,WSSV呈现阳性,说明野生沙蚕可能携带WSSV。从营养价值、饵料安全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养殖双齿围沙蚕作为亲虾饵料的效果明显优于野生双齿围沙蚕。  相似文献   

6.
沙蚕(Nereid)隶属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游行多毛目(Erranlia),沙蚕科(Nereidae),俗称海蜈蚣,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底栖无脊椎海洋生物,是鱼、虾、蟹人工育苗和养殖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餐桌上的美味海鲜品;又是极好的钓饵,有"万能钓饵"之称;沙蚕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尤其富含纤维蛋白溶解酶、纤维酶原激活物、胶原酶等三种酶系,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沙蚕腔液是一种天然的杀虫剂,对农业害虫特别对昆虫有剧毒;它多栖息河口滩涂,其幼体和成体均可作为检测水域污染的良好生物指标.然而,近几年因海域污染和酷捕滥渔,沙蚕的自然栖息地越来越小,资源日趋枯竭,尤其渤海湾沙蚕这一地方优势生物资源遭受毁灭性的破坏,进行沙蚕资源的保护与增殖已刻不容缓.为此,2005-2006年,无棣力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山东省科技厅下达的"渤海湾沙蚕工厂化苗种繁育与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在无棣县东风港公司海水养殖场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育苗水体1 000 m3,有效水体864 m3,两年共培育6~8刚节幼体304.64亿条,平均出苗2 174.5 万条/m3,亲体产卵率96.5%,幼体变态率65.7%.进行了沙蚕池塘规模化生态养殖,两年累计生态养殖1 333.3hm2,平均667m2的产量为804.45kg、产值12 066.75元、利税7 877.25元,总产达到了16 089 000 kg,销售总收入24 133.5万元,总利税15 755.1万元.超额完成了课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现将两年来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沙蚕是亲虾越冬期间的优质饵料,对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及促进亲虾性腺发育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生产上.往往由于沙蚕大量捕捞或一次性收购量多,而又没有合适的方法暂养与贮存,致使沙蚕大量变质或死亡。现介绍一种能较长时间暂养与贮存沙蚕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进光  林财 《水产养殖》2010,31(2):14-15
<正>红沙蚕学名多齿围沙蚕,又称岩虫,属环节动物门,沙蚕科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二十碳五烯酸,是鱼、虾、蟹等最佳鲜活优质饵料,被称为"万能钓饵"和"虾、蟹高效促熟催情剂",并大量广泛用于虾、蟹人工育苗亲本培育和出口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9.
许星鸿 《内陆水产》2004,29(6):15-16
沙蚕类隶属于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又名海蚂蝗、海虫、海蜈蚣、水百脚等,经济价值较大的是围沙蚕属(Perinereis Kinberg)和刺沙蚕属(Neanthes Kinberg)。沙蚕是海产鱼、虾、鳖、贝等的主要饵料,还可作为鳗鱼及其它特种水产类配合饲料极好的添加剂和诱食剂。沙蚕被誉为“万能钓饵”,日本、美国等每年都从我国进口大量的沙蚕供旅游业垂钓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需求量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日本对虾在苏鲁两省沿海地区养殖的迅速发展,对日本对虾虾苗的需求不断增加,不少当地育苗企业开展了日本对虾虾苗的生产。由于本地海区没有日本对虾亲虾,育苗所用亲虾主要来源为台湾海峡海区,即我国福建沿海和台湾地区,以台湾地区为主要出产地。近几年来亲虾的产量逐年下降,福建沿海已很少有亲虾供应,亲虾基本来源于台湾地区,因需求趋于旺盛,亲虾价格不断攀升;因此对于育苗企业来说如何搞好日本对虾亲虾培育及受精卵的孵化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