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漯河地区灯下夜蛾种类及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10月,在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设置自动虫情测报灯,系统诱集夜蛾科昆虫并鉴定种类、数量和优势种,分析夜蛾种群和优势种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夜蛾科昆虫年诱集量23 478头,分别隶属于44种,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中、上旬;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和黏虫是优势种,前两者发生盛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7月中、下旬,黏虫的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迁飞性害虫是漯河地区灯下夜蛾昆虫的主要类群。  相似文献   

2.
2017年和2018年6月至8月运用KC-08XVSD型昆虫雷达,结合探照灯诱虫器和地面诱虫灯诱捕数据及地面气象数据,分析了中哈边境塔城区域空中昆虫飞行特征及主要类群。结果表明:高空灯共诱捕到昆虫151种,分属12目50科,主要以鳞翅目和鞘翅目为主,地面灯共诱捕到昆虫137种,分属12目54科,主要以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和直翅目为主,其中高空灯下宽胫夜蛾、旋歧夜蛾和甘薯天蛾的种群数量具有突增突减现象。雷达监测结果显示:灯下诱集到大量昆虫时,雷达回波时间主要集中在22:00-02:00,回波高度主要集中在200~600 m,有明显的成层现象和哑铃形回波分布。偏西风天气、风速在1.4~2.9 m/s时高空灯和地面灯诱虫数量较多。研究结果为利用昆虫雷达长期监测中哈边境昆虫迁飞提供基础数据,为深入探讨中哈边境区域害虫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黑光灯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庄和沧州市泊头两地出口注册梨园的趋光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述梨园趋光性昆虫共有52种,分属8目,26科.其中鞘翅目昆虫占灯诱昆虫总量的38.46%,鳞翅目占32.69%.另外,梨园中捕食性和寄生性的天敌种类也较为丰富.主要类群有步甲、瓢虫、草蛉、螳螂和一些寄生蜂,显示出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0.7 hm~2茶园放置10个多功能房屋型害虫诱捕器,进行诱杀茶树害虫应用试验,7 d后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0个诱捕器共诱集昆虫6 697头,分属6目、37科。在诱集昆虫目、科及个体数上,同翅目昆虫占绝大多数,个体数占74.32%,主要为茶蚜、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其次分别为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个体数分别占9.30%、8.69%、6.41%、1.15%、0.24%。诱集昆虫优势种及种群组成与当地茶园害虫发生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申家店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家店林区植物种类较多,植被保存完好,通过对申家店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采集和观察到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共7目14科41种385只;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较多,个别种类数量大;不同样地捕食性天敌昆虫分布差异较大,且具有区域性。本调查研究可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捕食性天敌昆虫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东亚迁飞场重要通道—雷州半岛空中昆虫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22年在雷州半岛设立探照灯对夜间昆虫进行诱集及种群动态监测,并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诱集昆虫隶属于12目61科126属146种,其中鳞翅目、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是诱集量和物种丰富度最多的3大类群,分别占所有诱集昆虫总数的72.37%、11.18%和6.58%。诱集昆虫不仅包括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和斜纹夜蛾S. litura等多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还包括中华草蛉Chrysoperla nipponensis、黄蜻Pantala flavescens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等迁飞性天敌昆虫。空中昆虫的诱集高峰期主要在6—9月。诱集昆虫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数为6.6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数为2.68。表明雷州半岛空中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高,并证实许多重大农业害虫在迁飞过程中途经雷州半岛。  相似文献   

7.
2022年采用昆虫测报灯对山东青岛崂山主要地下害虫进行诱集和发生动态监测。诱集到夜蛾类、金龟类、叩甲类和蝼蛄类4类主要地下害虫共23种6 324头,隶属于3目5科,诱集数量为夜蛾类>金龟类>叩甲类>蝼蛄类。夜蛾类优势种为小地老虎和二点委夜蛾;金龟类优势种为铜绿异丽金龟和东方绢金龟;叩甲类优势种为双瘤槽缝叩甲;蝼蛄类全部为东方蝼蛄。4类地下害虫中绝对优势种小地老虎的发生盛期集中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铜绿异丽金龟发生盛期集中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  相似文献   

8.
2011年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蝇科昆虫进行了诱集采集,得到实蝇科昆虫标本1640号,隶属于2亚科11属19种。不同海拔高度实蝇科昆虫群落组成不同,在6个采样地中海拔最高点实蝇科昆虫种类和数量发生都较少。不同时间实蝇科群落组成及数量也呈现一定的差异。调查发现,7、8月份诱集的数量最多,分别为525头和537头。不同采样地和不同时间实蝇科昆虫的总体优势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物种丰富度指数(E)、均匀度指数(J)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花生害虫是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刺吸类害虫为害日益加重,蓟马科害虫为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影响了花生产业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色板诱集法分别对黄淮海4省7个地区花生产区昆虫种类和优势种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鉴定出昆虫93种,隶属于6目67科,其中,缨翅目在个体数量上占优势地位,为黄淮海花生产区的优势昆虫;对黄淮海7个地区黄板诱集昆虫种类特征指数进行了分析,多样性指数在0.680 4~1.583 9范围内,均匀度指数在0.235 7~0.518 1之间,优势集中性指数在0.313 2~0.740 0之间。根据形态学特征,确定黄板诱集花生田害虫优势种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明确其发生高峰期为6月下旬。本研究为黄淮海花生产区主要刺吸类害虫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2019年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昆虫本底调查,共采集或观察到昆虫数量为4329头,共鉴定整理出扎龙自然保护区昆虫计12目84科427种,其中鳞翅目201种,占鉴定种类的47.07%;鞘翅目133种,占鉴定种类的31.15%;其他昆虫种类相对较少,得出鳞翅目、鞘翅目为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优势类群,优势种包括黄蜻(Pamtala flavescems)、普通伊蚊(Aedes communis)、尖突水龟虫(Hydrophilus acuminatus)及中华蚱蜢(Acrida cinerca)。初步掌握了湿地昆虫种类、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湿地环境变化的关系,在保护和监测保护区生态稳定的前提下,提出湿地昆虫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我国南方空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采用高空测报灯诱集法对广东省湛江市空中昆虫种群进行了周年监测。收集到的昆虫通过形态鉴定共有105种,隶属于11目44科84属,其中害虫有4目29科89种,天敌昆虫有7目9科10种,中性昆虫有5目6科6种。分析种群特征指数峰值出现时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2021年4月,集中性指数在2021年7月,优势度指数在2021年9月,丰富度指数在2021年12月。主成分分析显示昆虫群落主要受害虫类群的影响,综合来看4月和9月的群落稳定性高于其他月份。监测到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等5种重要迁飞性农业害虫,且均在秋冬季节出现明显高峰,其中又以稻纵卷叶螟最多;春末夏初则达另一个小高峰。掌握我国大陆南端空中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周年变化规律,可为我国迁飞性害虫的预警防治及昆虫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联民 《植物保护》1984,10(1):30-30
了解灯下寄生蜂的种类和发生特点是天敌资源调查的一种辅助方法。这对搞清楚灯下昆虫益害比例和研究某些寄生蜂的发生特点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为了解双色灯诱集寄生蜂的效果和寄生蜂在灯下的发生特点,从1980—1981年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灯下姬蜂科Ichneumo-nidae和茧蜂科Braconidae的种类和发生特点的调查,现经初步鉴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频振式诱虫灯对园林苗圃害虫的诱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频振式诱虫灯对园林苗圃害虫的诱杀效果以及影响诱杀效果的主要气象因紊。试验结果表明,86d的试验中,共诱集10个目26科5525头昆虫,其中鳞翅目害虫占诱杀害虫总数的93.2%,在鳞翅目中对螟蛾科和夜蛾科害虫的诱杀效果最显著。在温度和相对湿度适宜的条件下,降雨或风速是影响诱虫灯诱杀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稻-棉邻作系统稻田和棉田地表捕食性天敌丰富度和多样性,采用陷阱诱捕法对邻作稻田-棉田地表的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群落特征参数等对陷阱诱集物种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稻-棉邻作系统共诱集3纲11目33科8532头样本。其中,稻田陷阱收集到8目27科35种5878头个体,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1.8779、0.7297、0.2576;棉田陷阱收集到3纲9目28科35种2654头个体,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2.4771、0.8041、0.4149。稻-棉邻作系统捕食性天敌有3纲3目13科17种5971头,优势种为捕食性天敌狼蛛,泽蛙是次优势天敌功能团,捕食性的鞘翅目天敌瓢虫类、步甲等种类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森林昆虫的多样性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已记录的森林昆虫16目175科1 609种,目数占世界昆虫33目的48.5%,占甘肃森林昆虫23目的69.6%;种数约占世界昆虫总种数的0.17%,约占中国昆虫总种数的3.15%,占甘肃森林昆虫种数的31.92%。记录世界范围仅在祁连山区分布昆虫20种,目前国内只在祁连山区有分布的鳞翅目昆虫118种。甘肃省内只在祁连山林区有分布的有366种,占甘肃省森林昆虫总数的7.5%,占祁连山保护区森林昆虫总数的22.7%。保护区分布有珍稀蝴蝶17种,其中凤蝶科2种,绢蝶科10种。分析了祁连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状况和害虫发生原因,提出了昆虫多样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掌握四丰山风景区鳞翅目昆虫的分布情况,了解其分布规律,探究四丰山风景区鳞翅目多样性.[方法]自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选取该风景区内林缘、草甸、湿地、灌丛等4种生境采样点,采用直接网捕法.[结果]采集鳞翅目昆虫1015头,经鉴定统计,共计54种,隶属于13科39属;对以上种类进行分析发现,4种生境样本...  相似文献   

17.
稻田中的寄生蜂是水稻害虫重要的自然天敌,在生物防治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寄生蜂作用的发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马氏诱集器调查了水稻各生育期稻田中寄生蜂和鳞翅目昆虫的种类及数量,分析了水稻生育期对寄生蜂及其主要寄主鳞翅目昆虫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水稻各生育期捕获的寄生蜂数量均显著多于鳞翅目昆虫数量。其中姬蜂科、茧蜂科、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及缘腹细蜂科等属于寄生蜂的优势类群,分别占物种总数的11.80%、11.71%、9.18%、15.51%和11.83%。鳞翅目中,螟蛾科、夜蛾科、卷蛾科和蛱蝶科等为优势类群,分别占物种总数的22.32%、20.87%、26.28%和12.75%。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变化,寄生蜂数量先上升后下降,在水稻乳熟期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7个生育期的结果。寄生蜂科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无明显的变化,均匀度指数到乳熟期时有所降低(0.790),随后逐渐上升直到收获。鳞翅目昆虫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水稻扬花期数量最多,与其他生育期间存在显著差异;鳞翅目科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在分蘖期到抽穗期虽有波动,但各生育期间差异不显著。在水稻抽穗期到蜡熟期,稻田中鳞翅目科的均匀度指数波动较大,多个生育期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对寄生蜂与鳞翅目昆虫发生数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在特定生育期间对昆虫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16—2017年,在江西靖安白茶生产区调查了茶园主要害虫的扑灯情况,并对自主设计的双波段LED杀虫灯在茶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双波段LED杀虫灯共诱5目13科15种昆虫,诱虫谱较广。灯下鳞翅目害虫量占诱虫总量的54.0%,半翅目占35.2%,鞘翅目占7.3%,其他害虫占3.5%,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及金龟类害虫等。诱到的天敌有草岭、瓢虫、蜻蜓等,益害比为1:52.9,生态效益较好。试验区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可以降低防治成本950元/hm2。  相似文献   

19.
2002~2004年对佳多虫情测报灯诱集昆虫的虫体完整性、可识别性、种类以及对农业重大害虫诱集数量进行的系统调查与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佳多虫情测报灯诱集昆虫的虫体完整率和可识别率均高于普通黑光(白炽)灯;诱集的昆虫种类及对重大农业害虫如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玉米螟、黏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的诱集作用与普通黑光(白炽)灯基本一致;诱集的虫量多数高于普通黑光(白炽)灯,是可以取代普通黑光(白炽)灯的灯诱测报工具。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不同昆虫对单波长光源趋性的选择性差异, 研究不同单波长灯对柑橘园内不同昆虫的诱捕作用。以19种单波长LED灯为对象, 连续波长LED灯为对照, 在柑橘园内调查诱捕的昆虫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昆虫对不同LED单波长灯具有选择性, 375、378、385、393、395、397、401、403、407、411 nm波长灯适宜对鳞翅目昆虫的诱捕; 395 nm和405 nm波长灯适宜对鞘翅目昆虫的诱捕; 385 nm波长灯适宜对半翅目昆虫的诱捕。395 nm和405 nm波长灯分别对鳃金龟科Melolonthidae和丽金龟科Rutelinae昆虫诱捕效果明显。结果显示LED单波长灯在诱捕防治柑橘害虫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