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利用在线气体组分及气溶胶监测系统(MARGA ADI 2080)实时连续监测了大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组分和气体中相关无机物小时平均质量浓度,并结合PM2.5的实时数据以及气象资料对监测到的灰霾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13年12月3日至10日上海市崇明县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老烧烤场的灰霾天气监测过程中,二次污染是灰霾形成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4.
5.
以辽宁省为例,简述了现阶段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并重点针对PM2.5监测中新标准实施和点位布设进行了阐述,提出了PM2.5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叫做沙尘暴。沙尘暴是干旱区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受气候及干旱环境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沙尘暴也有紧密的关系。为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防范突发重大沙尘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2009年国家林业局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包括河北在内的北方各省区设立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定点定位观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8.
深入分析了沙漠化、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和沙漠化、沙尘暴对国民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并系统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沙尘暴,一个让人揪心的名字。2011年美国1年之内就发生了4次沙尘暴,不得不让人重新想起20世纪30年代飘浮在美国上空、肆虐的“黑风暴”。 相似文献
10.
PM_(2.5)监测数据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空气质量PM2.5自动监测系统6年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空气自动监测子站PM2.5监测数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样品输送管路、采样流量测控、颗粒物截获质量检测与精密度控制等,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法,有效地减小了自动监测系统的误差,提高了PM2.5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从地理上看,北京邻近内蒙古大草原,西风东渐,赫赫有名的西伯利亚寒流常经过它而南下,它也首先经历风雪的洗礼与寒流的考验,所以古时即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张形容。北京冬天的风自然是严峻的,但令人终生难忘的还是它春秋两季的沙尘暴,飞沙走石、征尘漠漠,是一般城市的居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13.
14.
将呼和浩特市1955-2001年沙尘暴天气分别以月、日、时进行划分,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分位数图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每年沙尘暴天气出现次数符合正态分布,沙尘暴的发生主要集中每年的3~6月,平均每年发生3次以上。除19时、20时外,每天其他时刻发生沙尘暴次数也服从正态分布,每日的19时、20时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明显与正态分布不相符,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每月沙尘暴出现次数不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5.
沙尘物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其来源研究一直是沙尘暴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历史文献资料记录、地质历史记录和现代观测研究、沙尘暴事件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对沙尘暴物质来源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几点认识,希望对这方面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采用John W Kingdon的多源流理论框架,分析了该政策议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说明了政策之窗开启的决定性因素为新兴网络媒体的公众舆论从政府外部到内部的快速渗透,助力政策共同体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基本监测项目。多源流模型对PM2.5纳入空气质量基本监测项目的政策议程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也为我国今后环境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沙尘暴灾害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和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沙尘暴灾害中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发挥更为积极的职责与作用,即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抓好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加强应对沙尘暴灾害的能力建设,建立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加强公众教育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频频袭来的沙尘暴不仅给内蒙古造成很大的损失 ,而且波及到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 ,特别是给京津地区带来危害。一个重要原因是 ,植被恢复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 ,生态环境呈日益恶化的趋势。加快自治区防沙治沙步伐 ,构筑我国北方生态防线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沙漠边缘防护林减轻沙尘暴损伤农作物效果及表现,为沙尘暴防治提供依据,应用定位站的沙尘暴风速观测数据,调查了杨树(Populus gansuensis)林、枣(Ziziphus mauritiana)树林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林防护林结构参数、农作物受害指数和表现,分析了其防护效能。结果表明:沙尘暴经过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防风固沙林,其风速降低率平均为46.28%,最大风速降低高度在3 m处。疏透度25%~30%的防护林防护效果较好,玉米受害比例与防护林疏透度自大至小次序一致:杨树林>枣树林>沙枣林。沙枣林防护距离为树高的3.3倍,枣树林为1倍,杨树则只有树高的1/2。沙枣林后玉米的受害比例与杨树林差异显著(P<0.05),3种防护林后作物受害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沙尘暴伤害程度为玉米>向日葵>小麦。防护林透风系数及均匀程度决定其防护效果,抗性较强农作物也可减轻沙尘暴损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