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迷迭香挥发油的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迷迭香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用平板稀释法测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迷迭香挥发油提取率为2.27%,从迷迭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蒎烯和1,8-桉叶油素,分别占43.36%和32.10%;挥发油对多种菌株均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黑曲霉、黄曲霉和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80、80、10、20和10 m l/L。[结论]迷迭香挥发油具有广谱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东北野生薄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运用滤纸片琼脂板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对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和最小抑菌浓度进行研究。[结果]薄荷挥发油出油率为0.8%,通过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出东北野生薄荷的挥发油成分有59种。提取出的薄荷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常用菌种均有抑制作用,且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92、10.25、9.18 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3.13、12.50μL/mL。[结论]用GC-MS法检测出东北野生薄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较多,且挥发油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3.
枳壳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差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壳、麸炒枳壳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分析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化学组成;采用滤纸片法研究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枳壳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高于麸炒枳壳;枳壳和麸炒枳壳挥发油对试验菌均具有抑制活性,但麸炒枳壳挥发油活性较优。[结论]枳壳与麸炒枳壳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可能与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藏药铺散亚菊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抑菌活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法萃取铺散亚菊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结合相对保留指数进行组分分析鉴定,并通过滤纸片扩散法筛选铺散亚菊挥发油对常见13种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铺散亚菊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共分离出127个可识别峰,含量高于0.02%的化学成分为46种,占总萃取物的67.30%。铺散亚菊挥发油对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产气肠杆菌等11种供试菌表现出抑菌活性。[结论]GC-MS结合保留指数对铺散亚菊超临界CO_2萃取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使定性结果更为可靠。该研究结果可为铺散亚菊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田进  陈冰  谢光波  李胜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66-15668
[目的]分析康定橐吾全草挥发油成分及检测其抑菌生物活性,为康定橐吾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康定橐吾全草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同时采用MTT法研究抑菌活性。[结果]共鉴定出3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79.61%;康定橐吾全草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β-桉叶烯、佛术烯、吉马烯B、4-亚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烷-3-醇乙酸酯、β-榄香烯和3-甲基戊酸等。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试验首次对康定橐吾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可用于康定橐吾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金振国  冀玉良  姚焕英  李丹青  陈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44-17245,17270
[目的]测定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白花曼陀罗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烟草赤星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干腐病菌(Botryosphae riadothidea)、棉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茄腐皮病镰孢霉(Fusarium solani(Mart.)和草燕麦镰孢霉(Fusarium avenaceum)为供试靶标菌进行离体抑菌活性试验.[结果]鉴定出1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66%,其中白花曼陀罗挥发油中6-戊基-5,6-二氢(化)吡喃-2-酮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含量的44.28%;白花曼陀罗挥发油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作用的大小顺序为苹果干腐病菌〉草燕麦镰孢霉〉茄腐皮病镰孢霉〉棉立枯病菌〉烟草赤星菌。[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白花曼陀罗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葎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从葎草全草中提取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从葎草中共分离出128个组分,并鉴定了其中的43个,鉴定的成分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68.77%。葎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二丁基羟基甲苯(11.60%)、十六酸甲酯(5.13%)、十七烷(4.80%)、棕榈酸(4.43%)等,其多种活性成分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琼  叶思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52-8454,8461
[目的]采用微量显色法评价五指毛桃水提物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并与传统抑菌测定方法比较,探讨其灵敏度。[方法]以五指毛桃根为材料,采用微量显色法、滤纸片扩散法和倍比稀释法研究五指毛桃水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噻唑蓝法检测五指毛桃水提物抑菌活性条件优化:菌液初始浓度105~106CFU/ml,噻唑蓝终浓度0.5 mg/ml;在该试验条件下,五指毛桃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1.21和14.07 mg/ml。滤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检测出五指毛桃水提物具有抑菌活性。[结论]噻唑蓝法比传统抑菌测定方法的灵敏度高,更适用于颜色较深的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9.
胡春红  武安泉  纪秀娥  李季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58+19857-19758,19857
[目的]研究6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方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水煎剂法提取6种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抑菌效果。[结果]6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并且随浓度增加抑菌效果增强。6中草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浓度均为1.000 0 g/ml(个别除外),但相同浓度下,抑菌效果也不同。[结论]野菊花、蛇莓、地黄、泽漆、紫苏和荔枝草6种中草药有效成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当归挥发油的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提取的挥发油对的抑菌效果进行考察。[结果]当归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44.4℃、萃取压力32.37 MPa、萃取时间1.48 h;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2.083 3%。当归挥发油对部分常见的细菌和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MIC值在1.25~5.00 mg/ml范围内。[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油工艺稳定,提取率较高;当归油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将为当归挥发油在抑菌制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荔枝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荔枝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到49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31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7.31%。主要包括1,2,3,4,4a,5,6,8a-八氢-7-甲基-4-次甲基-1-(1-甲基乙基)-萘(17.395%),石竹烯(12.495%),[S-(E,E)]-1-甲基-5-次甲基-8-(1-甲基乙基)-l,6-环癸二烯(11.987%),(1S-顺)-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8.843%),α-荜澄茄烯(7.846%)等。[结论]试验所分析的荔枝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烯类,与报道的分析结果有一定差别,这可能与荔枝草的产地、采收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鉴定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测定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及其甲醇提取物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为长叶竹柏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以抑菌圈法和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分别测定长叶竹柏枝叶挥发油和甲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104%和0.078%。从长叶竹柏叶片挥发油中鉴定出45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2.63%,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34.50%)、大根香叶烯B(22.82%)、大根香叶烯D(5.46%)、绿花烯(4.74%)和α-古芸烯(3.15%);从长叶竹柏枝条挥发油中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51%,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43.86%)、δ-杜松烯(7.93%)、1-石竹烯(4.92%)、(3aS,3bR,4S,7R,7aR)-7-methyl-3-methylidene-4-(propan-2-yl)octahydro-1H-cyclopenta[1,3]cyclopropa[1,2]benzene (4.91%)、2-isopropyl-5-methyl-9-methylene[4.4.0]dec-1-ene(3.72%)、古巴烯(3.68%)、γ-杜松烯(3.60%)和蒜头环烯(3.04%)。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挥发油对供试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差异不明显;长叶竹柏叶片挥发油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9.0±0.0 mm,而枝条挥发油对溶血葡萄球菌和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均为8.3±0.6 mm。除桉树青枯病菌外,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甲醇提取物对其余6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叶片甲醇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强于枝条。【结论】长叶竹柏叶片和枝条中的抗菌活性物质主要为非挥发性的物质,可作为天然抗菌活性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三种植物精油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新疆薰衣草、玫瑰和葡萄籽精油对7种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结果]不同浓度的薰衣草、玫瑰和葡萄籽精油对7种供试菌种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3;的薰衣草和玫瑰精油对供试菌抑菌效果最好,其中3;薰衣草精油对7种供试菌种抑菌5种菌的活性强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3;玫瑰精油为:粪肠球菌>戊糖片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籽精油的抑菌效果相对其它两种精油较弱.[结论]薰衣草和玫瑰精油对上述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可作为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14.
荔枝草农用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的抑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对27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0.03g/mL(以干材料计)时,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9.09%、91.12%、92.59%;荔枝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分别为0.24、0.29、0.12mg/mL;荔枝草乙醇提取物对几种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在浓度为0.2g/mL时,对生菜、反枝苋、黄瓜的抑制率分别为93.65%、92.76%和97.57%。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普通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L.)组培苗、种子无菌苗和实生苗中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并对精油进行抑菌试验。[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采用气质联用法并结合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比较其化学成分和相对百分含量,并用滤纸片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3 种样品精油共分离出 54 种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同,均含有百里香酚、对伞花烃、松油烯等,只是相对含量略有差异;抑菌试验中,3 种样品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强于大肠杆菌。[结论]采用离体培养方式生产百里香精油是可行的,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抑菌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波提取伊朗蒿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精油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微波处理方法,试用不同的条件对伊朗蒿精油进行提取,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来检测精油的抑菌效果.[结果]伊朗蒿精油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1∶15(W/V,g/ml,下同),微波湿处理30 min后保持4h的回流时间;在此条件下,伊朗蒿精油的精油量为11.0 ml/kg.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伊朗蒿精油对于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伊朗蒿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戴小阳  李霞  董新荣  周宝磊  谢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2-11564,11597
[目的]研究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多花蒿鲜嫩枝叶中的挥发油成分,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供试菌,研究其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结果]测得挥发油收率为0.16%;采用GC-MS分离出42个主要成分,并鉴定了22个组分,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66.1%(面积归一化法)。挥发油主要成分有:桉叶二烯(9.5%)、(E)-2-己烯-1-醇(7.8%)、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碳-4-烯(5.7%)、石竹烯(3.8%)、α-石竹烯(3.0%)、石竹烯氧化物(2.1%)和(+)-α-松油醇(2.1%)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对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论]云南多花蒿鲜嫩枝叶挥发油含量较高,化学成分结构丰富,香气宜人,且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极具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丁平  田友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33-4134
综述中药荔枝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鉴定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叶片和球果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测定挥发油对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池杉叶片和球果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提取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挥发油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池杉叶片和球果中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211%和0.657%。从池杉叶片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0.410%,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70.149%)、α-松油醇(7.072%)、4-蒈烯(2.025%)和β-蒎烯(2.012%);从池杉球果挥发油中鉴定出13种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285%,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78.609%)、铁锈罗汉柏醇(4.276%)、4-蒈烯(3.355%)、柠檬烯(2.324%)和β-萜品烯(2.179%)。池杉叶片和球果挥发油中相同的成分只有4种,分别是(1R)-α-蒎烯、4-蒈烯、柠檬烯和冰片。池杉球果挥发油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34.5±2.3)mm,而池杉叶片挥发油对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6.0±1.2)mm。【结论】池杉球果中挥发油的含量高于其叶片,二者的主要成分均为(1R)-α-蒎烯,池杉球果挥发油的抗细菌活性明显强于叶片挥发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