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洋 《北方园艺》2012,(17):161-162
在半夏的组培生根阶段,采用1/2MS+NAA 0.5mg/L培养基,添加不同配比的IBA进行诱导生根比较;在半夏组培苗的出瓶移栽过程中,生根苗栽植于6种不同基质中,对出瓶移栽后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半夏生根阶段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IBA 0.4mg/L,出瓶基质选用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成活率可达98%,为最佳基质。  相似文献   

2.
半夏组织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半夏块茎组织培养,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半夏成活率的影响及不同培养基对形态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0.1%的升汞灭菌15min效果最佳;2,4-D 0.5 mg/L(单位下同)与KT 1.0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诱导率最高;6-BA 1.0 mg/L(单位下同)与NAA 0.2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增殖,增殖效果好;2,4-D 0.2与6-BA 1.5组合有利于芽的分化;IBA 0.3或NAA 0.2诱导生根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兰  欧巧明 《北方园艺》2007,(9):187-190
为了建立甘肃产药用植物半夏的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通过对其不同外质体筛选、愈伤组织诱导和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类型、激素水平、起始密度、震荡速率等影响因素以及细胞生长状态、生长曲线和pH值变化等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叶柄为外质体,选择"松散型"愈伤组织和2×105个/mL的起始培养密度,在附加2,4-D 2.0 mg/L BA 0.5 mg/L 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3±2)℃,转速90 rpm,pH值6.0,黑暗培养为最适悬浮培养体系;经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液pH随着细胞的生长先上升后下降,18 d时细胞基数达到最大值;悬浮继代培养后,通过降低或停止震荡转速,在添加BA 0.5 mg/L NAA0.5 mg/L的MS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分化出芽和根,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王会  瞿宏杰 《长江蔬菜》2010,(12):16-18
以草莓品种红脸颊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暗处理、光照强度对茎尖分化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茎尖分化体系。结果表明,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6-BA0.5mg/L+NAA0.1mg/L的激素配比是诱导"红脸颊"草莓茎尖分化成苗的最佳激素组合;暗处理5d后采用2000lx光照光培养(14h/d)的条件最有利茎尖分化成苗,萌芽率86.7%。  相似文献   

5.
半夏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半夏块茎和顶芽为试材,对顶芽愈伤组织诱导、顶芽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块茎不定芽分化和不定芽诱导生根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夏最佳顶芽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最佳顶芽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NAA 0.2 mg/L;最佳半夏块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佳不定芽诱导生根培养基为MS+2,4-D 2.0 mg/L+KT 1.0 mg/L.  相似文献   

6.
以荆半夏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及消毒方法对内生菌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外植体及细胞分裂素对类原球茎诱导的影响、类原球茎向种茎转化的方法,以期为提升半夏类原球茎途径组培快繁效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叶片未展开时叶柄作外植体,内生菌污染较少,诱导类原球茎效果好。外植体用升汞浸泡前用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3 min有助于降低内生菌污染率。幼嫩的叶柄在培养基MS+TDZ 0.5~1.0mg·L~(-1)上能较好地形成类原球茎。类原球茎在组培过程中形成根和叶柄后移栽较好,类原球茎在培养基1/3MS+6-BA 0.5mg·L~(-1)+NAA 0.1mg·L~(-1)上能较好形成丛生苗,丛生苗移栽后可形成小块茎。  相似文献   

7.
李冬杰 《北方园艺》2017,(7):156-159
以半夏为试材,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J)添加于MS培养基中,研究MJ对半夏不同外植体直接诱导试管小块茎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浓度的MJ均能显著提高外植体诱导试管小块茎的分化,最佳浓度为10~(-5) mol·L~(-1);添加MJ对3种不同外植体试管块茎诱导率影响效果表现为,块茎最高、叶柄次之、叶片最低,且试管块茎分化的初始时间也相应缩短,茉莉酸甲酯能有效促进半夏试管块茎的形成;研究结果可为半夏试管块茎繁殖和生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紫皮石斛兰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皮石斛兰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其原球茎的增殖和分化是关键,试验证明不同培养基配方、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紫皮石斛兰原球茎的增殖倍数以及分化率是不同的,MS培养基对紫皮石斛的增殖效果最好,6-BA 0.2mg/L NAA1.5mg/L的激素浓度使原球茎的分化率达到87.5%.  相似文献   

9.
以半夏块茎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浸种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半夏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半夏增产与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低浓度油菜素内酯(0.01、0.10、0.20 mg·L-1)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中生物碱、β-谷甾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2)高浓度油菜素内酯(1.20 mg·L-1)显著抑制了块茎中黄酮、生物碱、β-谷甾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3)当油菜素内酯浓度为0.05、0.10、0.20 mg·L-1和1.20 mg·L-1时显著增加了珠芽的产量,从而提高半夏的产量.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较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0.10~0.20mg:IL-1)不仅改善了半夏品质,而且提高了半夏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半夏、魔芋、大豆及辣椒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大田试验,研究单作半夏及半夏间作魔芋(半夏‖魔芋)、半夏间作辣椒(半夏‖辣椒)、半夏间作大豆(半夏‖大豆)3种间作处理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量方面,与大豆间作半夏总产量最高,与辣椒间作半夏一级种产量最高,一级种与四级种呈此消彼长的态势,再加之变异系数较大,所以通过间作提高半夏一级种产出是提高半夏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品质方面,与魔芋间作半夏的可溶性蛋白质及浸出物含量最高,与辣椒间作半夏的可溶性糖、还原糖、琥珀酸及鸟苷含量最高,与大豆间作半夏的生物碱含量最高,但品质方面变异系数较小。通过主成分对产量及品质分析综合评分得出半夏‖大豆最高,半夏‖辣椒次之,可作为半夏高产优质栽培的理想间作搭配,为半夏产业化种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