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风干种子经γ-射线辐照后,再用咖啡因溶液处理,降低了M_1代苗高、成株率和孕性;增加了M_1代幼苗叶绿素缺失频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提高了M_2代叶绿素、熟期和孕性突变频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与平阳霉素处理豌豆风干种子。从形态学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合处理对豌豆产生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不管单一处理还是复合处理,对苗高、株高、出苗率、成株率等生育形态都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对M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产生影响,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复合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单因素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非真空脉冲电子束与平阳霉素处理豌豆风干种子,从形态学和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合处理对豌豆产生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不管单一处理还是复合处理,对苗高、株高、出苗率、成株率等生育形态都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对M1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产生影响,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复合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单因素处理。  相似文献   

4.
吖啶黄素与^6^0Coγ射线复合处理对小麦的损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吖啶黄素及^6^0Coγ射线单因线处理,均对小麦产生明显的损伤效应,M1的苗高,成苗率,结实率明显降低,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吖啶黄素与^6^0Coγ射线复因子处理,明显增强上述损伤效应,并且在较低浓度,较低剂量时,两者复合处理对损伤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苯甲酰胺和^50Co-r射线复合处理大麦种子,研究了其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苯甲酰胺没有诱变作用。辐射和苯甲酰胺复合处理,对大麦的出苗率、成株弦、结实率、株高及苗高、M1根尖细胞染色体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均明显的影响,即苯甲酰胺加重了M1的损伤,同时还表明,在较低的照射剂量下,苯甲酰胺的修复抑制效果较好。本试验修复抑制效果最佳处理为220Gy+10mmol/L。  相似文献   

6.
硫酸铝对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方法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研究硫酸铝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以不同浓度的硫酸铝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铝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有差异;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硫酸铝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硫酸铝还能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畸变,染色体畸变率随着硫酸铝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硫酸铝浓度的进一步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却呈现下降,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为诱变剂,运用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和染色体畸变实验方法,测定了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氯化钠能降低豌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浓度为0.05~0.25mol/L时,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降低,而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均升高。即氯化钠对豌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8.
土壤农药残留物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土壤农药残留物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农药残留物不同处理时间对蚕豆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土壤农药残留物在不同处理时间内能诱发产生较高频率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随之增加.结论是土壤农药残留物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不同品种的大豆风干种子,既能使M_1的苗高、成株率、孕性、根瘤的固氮酶活性等产生明显的辐射损伤效应,又能诱发M_2的叶绿素、生育期等性状的突变;同时,还表明,电子束与~(60)Co-γ射线相比,具有辐射损伤较轻、诱变效率较高的特点。可以认为电子束是一种较好的诱变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小麦根尖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处理浓度除草剂丁草胺对小麦根尖分生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微摩尔/升丁草胺处理小麦根尖12小时后,细胞分裂指数低于对照组(4.91%),染色体畸变率最低,为0.50‰;由500微摩尔/升丁草胺处理小麦根尖72小时后,细肥分裂指数明显偏低,染色体畸变率为0.00‰。较高浓度丁草胺可以看作是对小麦的一种毒害因子,抑制细胞分裂。随着丁草胺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麦根尖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同时,丁草胺影响染色体的形态,出现了微核、染色体多极化、染色体断片、染色体黏连、染色体桥等畸变类型。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注量的热中子照射大豆风干种子的试验结果表明:热中子不仅对大豆的M_1的幼苗生长、成株率和孕性产生明显的损伤效应,而且能够诱发其M_2的叶绿素缺失突变和孕性、熟期等农艺性状的突变。不同品种大豆对热中子的辐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应用~(32)P—β射线内照射大豆风干种子的结果表明:~(32)P—β射线可以引起M_1代的苗高、成株率和孕性等生物学损伤,并且照射强度越高,引起的生物学损伤越严重。同时,也可以诱发M_2代的叶绿素缺失、孕性和熟期等性状的突变。  相似文献   

13.
4NQO对大麦M1的出苗率、苗高、根长、根数、M1根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较之对照都有较明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NQO对大麦具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首次以4-硝基喹啉-1-氧化物作为诱变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其对小麦的损伤效应。试验结果表明,4-硝基喹啉-1-氧化物不仅对小麦M1发芽率、出苗率、苗高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能诱发M1根尖细胞染色体发生畸变。4-硝基喹啉-1-氧化物有较强的诱变作用,可作为高等植物的化学诱变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稀土-壳寡糖配合物调节作物生长机理,为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壳寡糖镧配合物处理大豆种子和幼苗,考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稀土-壳寡糖配合物对大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和根长,胚乳中α-淀粉酶活性及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等各项指标有所提高 500 mg/L是最佳处理浓度,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大,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稀土-壳寡糖配合物作为一种螯合物替代硝酸稀土农用有可能消除稀土元素毒性,从而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杜仲叶水提取物对几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农林复合系统中杜仲枯落叶水浸提液对小麦、油菜、大豆和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杜仲枯落叶水浸提液使受试农作物种子发芽指数显著降低.0.1 g·mL-1浸提液处理对4种农作物的发芽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油菜、大豆和玉米种子在0.1 g·mL-1时均未长成幼苗,浸提液对其苗高和苗鲜质量有高质量浓度抑制,低质量浓度促进的双重效应.同时除0.005 g·mL-1浸提液对油菜根鲜质量无影响外,对其他3种作物的根长和根鲜质量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麦的苗高、苗鲜质量、根长和根鲜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值.4种农作物的根系活力、细胞膜透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同样反映了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同时彼此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质对无土栽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张进忠  李孝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46-2347
采用无土栽培的形式,研究了珍珠岩、蛭石、石英砂及珍珠岩∶蛭石(1∶1)4种基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并以土壤作参照,比较了其与土壤栽培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栽培的大豆生长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珍珠岩∶蛭石(1∶1)混合基质栽培的大豆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大,株高适宜,形成的幼苗强壮,根系活力CEC高,是一种较好的无机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土霉素对大豆和小麦幼苗期产生的影响,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土霉素(oxytetracycline)对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小麦(Triticum asetivum L.)幼苗部分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霉素浓度的增加大豆根数、株高、根长、株鲜重、根鲜重、根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随着土霉素浓度的增加小麦根长、根鲜重、根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也均呈下降趋势,在低浓度时对小麦株高和株鲜重有促进,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EMS为诱变剂处理薏苡种子,结果表明,EMS能引起薏苡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同时对出苗率、苗高、根尖、根数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