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04年1月27日新西兰森林工业信息中心消息:为减少国家森林火灾,布什政府正寻求利用小径木和灌木生产能源副产品,用来负担森林疏伐的费用。美国西部有1134万hm^2森林,森林火灾的危险性极大,但森林作业费用一直是个难题,因为需要疏伐的树木较小,无法用做锯材。现在计划将这些采伐剩余物加工成乙醇、甲醇和其它生物产品。  相似文献   

2.
森林和人类,自古就休戚相关,人类的祖先就是依靠森林栖息、取食、采暖等,通过劳动,逐步进化的.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森林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了,到今天,除了直接利用形式,还能找到树木的某些原形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产品已经辩认不出它原是来自树木了.随着世界上森林面积日趋减少,人类对树木的利用方向,已由部分利用发展到  相似文献   

3.
芬兰赫尔辛基的专家们研制成一种新型森林雷达。这种安装在直开飞机上的雷达设备发射的微波,可以穿透森林的各个层次,收集到从树木顶端到地面的各种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识别森林的种类,估计树木的数量,测出树木的高度,以及森林遭受污染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4.
一、森林生态学的内容: 森林生态学是把森林看作一个生物群落,研究构成这个群落的各种树木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这些生物和它们所在的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1.研究树木个体和群体与周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主要是研究光、热、水分、大气、土壤等因子的生态学意义;它们与森林群体(或个体)的作用方式、作用力大小;树木个体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和耐性,森林群体(和个体)对环境的反作用力;估价森林对环境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利用森林防治疾病,是人类保健延寿的途径之一。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不少地方都建起了“森林医院”,提倡人们进行“森林浴”。森林被医生称之为现代人的一副良药。 众所周知,人类与树木具有共生现象,树木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同时,森林中有多种防治疾病的树木花草,它们不停地散发各种含有药理作用并带有芳香气味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过分布在人体上  相似文献   

6.
森林是大量树木的集合,森林生长量是这些树木生长量的统计值。而林木生长受到树种生物学特性、树木年龄、立地条件、人为活动、经营措施等因素的制约,且森林分布广,生长周期长等特点,使得森林生长量调查错综复杂。研究并掌握林木的生长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改善生长状况,提高生长量,达到速生丰产、永续经营。所以,对林木和林分进行生长量测定,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在林业生产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森林可燃物增多、森林组成结构以及树木含水率降低三个方面论述了森林病虫害发生后,对森林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变化,并分析了这些变化将加剧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提出几种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人类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树木是森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效益的物质基础。树木的生态作用表现在,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力;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矿物质元素循环的有力保障;树木能有效提高降水有效性;树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必须围绕树木看待问题,以树木在森林生态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才能避免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减少碳排放的战争是许多环保工作的核心,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自然界能帮上E。密苏里州大学森林系的树木年轮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淹没在淡水系统中的树木贮存了数千年的碳,比森林中倒下的树木贮碳时间长得多,因此这些树木能够更多地吸收大气中的碳。  相似文献   

10.
森林防护剂     
森林是野生动物集居和繁衍最多的地方。有些偶蹄野生动物(鹿、狍等),喜欢吃树木的嫩枝和幼树。在这些偶蹄野生动物聚集较多的地方,对林木和作物的破坏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树木的嫩枝、树皮和幼树的破坏更为严重。要想保护好这些林木和幼树不受伤害的最有效而且又廉价的办法之一,就是使用森林防护剂——妥而塔。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林木抗虫性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常规树种和转抗虫基因树种在抗虫性及其利用方面的主要研究与实践成果进行了综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了林木抗虫性的概念,指出了林木抗虫性的作用特点和利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林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论述了林木抗虫,抗菌,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材性改良等转基因林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转基因林木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林木基因工程现存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我国林木抗虫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10年里,为了有效地解决我国人工林大范围严重的害虫危害,人们对林木的抗虫性问题,从概念、分类分级方法,到林木抗虫机制、抗虫力与耐害力、个体抗性与群体(林分)抗性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文中对此进行了分类整理,同时对一些相关概念做了初步的界定。  相似文献   

14.
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国内外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 ,研究了开发多元化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及设备的设计思路 ,并提出了高新技术应用于高大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建议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棉田防护林是棉花害虫天敌的重要源库之一。通过调查阿拉尔地区棉田防护林,发现防护林对棉花害虫天敌越冬有一定的诱集保护作用,且不同的树种诱集保护天敌的数量不同,10年生以上的树木诱集效果最好。防护林上诱集保护的主要棉花害虫天敌有:蜘蛛、菱斑巧瓢虫、十一星瓢虫、孪斑唇瓢虫、草蛉、黑食蚜盲蝽、华姬蝽、小花蝽等。根据棉花害虫天敌越冬对树种具有一定选择性,提出本地区单一树种防护林的改造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M)真菌是存在于土壤中的重要真菌之一,它能够与宿主林木根系产生互利共生体,从而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着多种促进作用。文中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关于AM真菌对林木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AM真菌对林木的抗旱性、抗病性、抗盐性、耐热性、耐虫性及对有害重金属抗性的影响等,通过促进林木光合作用、营养吸收、新陈代谢等来增加林木生长量、生物量的积累,从而提高林木的抗逆性;对在AM真菌研究中存在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林木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林木抗逆性机制研究、森林经营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华北地区经济树种蚧虫的种类区系、发生和分布规律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据调查,现已知华北经济树种蚧虫共有9科122种。随纬度增高、立地条件恶化、植物群落简单、人为活动频繁、管理水平粗放,蚧虫种类增多,为害严重。一般情况下,观赏树木受害普遍,温室植物受害严重,果树及平原地区林木部分受害,山地森林受害轻微。  相似文献   

18.
In The Netherlands, insect pests on trees and shrubs are being monitored continuously since 1946. During these years, almost all insect pest populations showed marked changes, which may be the result of changes in forest management, shifts in forest compositi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arrival of new pest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or from other continents. In order to generate hypothesis about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 have analyzed 61 year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98 most abundant species in the database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life history traits and preferred host plants. The 22 species with infestations lasting a few years only were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emaining 76 species, 18 were present over the entire observation period of 61 years. Of the other species, 27 showed a decline and 31 showed an increase. On coniferous trees most species showed decreasing populations. Increasing populations were found most on deciduous trees. Not directly climate-related factors such as changes in forest age, tree composition and forest management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for the fluctuations in pest insect populations. Climate change is a possible driver of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in Thaumetopoea processionea, Haematoloma dorsatum and of the population decrease in Euproctis chrysorrhoea. The recently increasing exotic species Eupulvinaria hydrangeae and Pulvinaria regalis were exclusively found on trees in cities, presumably in relation to the higher temperatures of the urban habitat.  相似文献   

19.
Hain FP 《Tree physiology》1987,3(1):93-102
Hypotheses of forest decline are summarized. Stressed trees may be a more suitable food source for invertebrate herbivores than unstressed trees because stress causes an increase in the tissue content of soluble nitrogenous compounds. There is reasonable correlative evidence that air pollutants influence the outbreak patterns of forest insect species. In some cases, formerly innocuous insects may become pests. The occurrence of specific insect pests with specific air contaminants is reviewed.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decline of Fraser fir (Abies fraseri (Pursh) Poir.) in the southern Appalachians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balsam woolly adelgid. Variable mortality patterns of Fraser fir may be caused by locally distributed air pollutants acting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ypes of stress including that caused by the adelgid.  相似文献   

20.
林木抗虫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几年,林木抗虫育种发展较快,由最初的常规育种(选择和杂交)向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作为抗虫育种关键环节的抗虫性鉴定(人工接虫技术)的研究已经开始系统而深入地开展起来,林木抗虫机制(林木防卫反应、抗虫化学物质、遗传机理等)的研究成绩显着,林木抗虫基因工程已成为抗虫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