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其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HP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属于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1].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和饲养的高度密集化,以及呼吸道综合征等因素,使得该病流行日趋严重.近年来,我国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报道屡见不鲜.笔者对广西规模化猪场的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1]。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危害2周龄~4月龄的青年猪,特别是断乳前后和保育期的仔猪多发。通常见于5~8周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病引起的猪的一种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性疾病。文章根据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方法,给该病的临床诊断和防制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对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病猪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多发性浆膜炎病理变化,并分离到3株副猪嗜血杆菌,分别命名为Hps1、Hps2、Hps3;心脏、肺脏和脾脏等脏器含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发生化脓性纤维蛋白性浆膜炎,根据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结果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流行情况,采用细菌分离培养结合PCR的方法,对2008年至2012年,从山东、河南、河北、湖南、江苏、上海的多个猪场送检的186份疑似样品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再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从186份疑似样品中最终分离鉴定到57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30.6%。结果提示,我国副猪嗜血杆菌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以血清4型和5型最为流行,其次是血清1、12、13型,且该病的发生与季节和猪的日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Haenophilus parasuis,Hps)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地方分离株基因背景研究国内报道不多,试验针对临床分离的2株Hps进行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较,以期在分子水平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和质粒副  相似文献   

7.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引起的猪以纤维素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报道,并且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猪病[1]。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发作呈加速流行趋势并成为多病原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中的重要一员,危害日渐严重,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快速、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正确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病对防治该病极为关键。本文就该病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弄清该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自家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病猪体内分离细菌,对分离菌株从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等方面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筛选敏感药物,实验室合成氢氧化铝胶佐剂,制备自家苗对其进行防制。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分离菌对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高度敏感,用自家苗防制该病安全有效。结果提示,副猪嗜血杆菌病只有通过实验室分离鉴定才可确诊,临床应筛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制备自家苗对预防该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病,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世界各地都有,甚至是健康的猪群中也能发现。因此,须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及防治。1病原与发病特点副猪嗜血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对于采用无特定病原或用药、早期断奶技术而没有副猪嗜血杆菌污染的猪群,初次感染到这种细菌时后果会相当严重。细菌难以分离和培养,所以  相似文献   

11.
杨志伟 《兽医导刊》2020,(4):125-12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流行于猪群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可以影响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临床上以猪的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关节炎、脑膜炎为特征。该项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研究,并对我们地区病原菌株的分离鉴定、血清和基因分型,选择相对应的疫苗和药物进行对比试验确定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某猪场仔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送检的2头病猪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结果:从病料样本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根据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分离细菌进行分型鉴定,运用DNAStar软件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分离菌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且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血清5型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进化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氨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综合分离细菌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属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3.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该病影响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通常见于5~8周龄的仔猪易发,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随着规模化养猪场的兴起,该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由于绝大多数猪场没有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的设施和条件,猪场一旦出现疫病,泛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严重,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影响治疗效果。现就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的中西医结合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上海市屠宰场屠宰生猪丹毒丝菌、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情况,采取传统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利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普通PCR方法进行细菌鉴定。结果发现猪丹毒丝菌分离率为61%,猪链球菌分离率为7%,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1%;猪丹毒丝菌从肺脏、扁桃体中均分离到,分离率高,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从扁桃体中分离到,分离率低。  相似文献   

15.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发病快、死亡率高、且容易并发其他传染病为其主要特征[1]。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它已成为猪蓝耳病继发的主要病种之一,比较典型的症状是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绒毛心,胸腔、心包积液,淋巴结肿大,需通过细菌分离、鉴定看是否被该菌感染才能确诊及进一步治疗[2-3]。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可引发猪心包炎、脑炎、关节炎(主要表现为一肢或多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甚至不能起立)和肺炎等[4]。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1]。该病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2018年10-11月份,广西武鸣双桥镇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376头28日龄左右的保育猪相继出现以精神沉郁、高热稽留、食欲下降、咳嗽、关节肿胀、跛行、共济失调和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由于本病的临床症状与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猪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等病极其相似,临床观察无法确定病原,因此需要配合实验室诊断。根据该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关键点-诊断、管理、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绪斌  丹尼  雷健良 《养猪》2008,(3):57-60
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特点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该病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感染引起,于1910年由德国学者Glaisser首先报道,所以又称为革拉氏病(Glasser's disease),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近年来随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蓝耳病)的流行,副猪嗜血杆菌病给猪群造成的损失比以往更为严重,甚至成为蓝耳病感染后首要继发感染的细菌病[1],引起了养猪业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5):823-827
近年来国内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日益严峻,给相关猪场造成严重的损失。本研究主要对江苏省和安徽省部分养猪场的病死猪和健康猪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同时,本室初步研制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5型和12型三价灭活疫苗,用BALB/c小鼠对其进行免疫保护力的评价。结果从病死猪中分离到8株副猪嗜血杆菌,其中5型3株、12型2株、14型1株及不可定型2株;从健康猪中分离到26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7.12%),其中12型10株、4型4株、11型3株、5型1株、13型1株及未定型菌株7株。初步研制的副猪嗜血杆菌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要优于商品灭活疫苗,对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5型及12型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颖 《兽医导刊》2016,(17):30-31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猪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断奶前后仔猪,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已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因此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好该病。一、病原学检测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经典诊断方法。然而该菌培养条件苛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于1910年由德国学者Glasser首先报道,故又称革拉泽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