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7年以来,通过回答热线电话咨询、深入现场诊断、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统计发病猪群数为262群,鸡群数88群,为了便于了解猪鸡病发生、流行情况,特对2007年猪鸡病逐月发生的、危害较大的排名前4位的重点猪鸡病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
根据省内和周边局部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鸡病发生种类最多的月份有18种,最少的月份有6种,全年累计发病总群数为309群。为了便于了解鸡病发生重点情况,特将2004年逐月发生的重点病前6位列于表1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依据自已收集的资料,对2005年甘肃地区的鸡病流行情况作了统计分析,认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大肠杆菌病以及混合感染是该地区的主要鸡病种类,同时提出蛋鸡肿头综合征和鸡坏死性皮炎有待进一步调查与关注。文章作为某一地区鸡病发生情况的总结,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5.
根据甘肃省境内和周边局部地区的猪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病种类繁多、复杂,最多的月份有23种,最少的月份有14种,2005年在局部地区全年猪病累计发病656群,为了便于了解、分析猪病发生、流行情况,特将2005年猪病逐月发生的、危害严重的排名前5位的猪病列表、简明摘要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调查认为,甘肃省猪、鸡的重大疫病发病情况缓和、发病次数减少、发病量下降、发病率、病死率在不断下降,全省呈平稳和明显下降的势态。养殖业大有好转。特别是2008年夏季猪、鸡流行疫病比往年都有所减弱,但有些地区仍有发生,猪病主要是猪圆环病毒感染、蓝耳病、猪瘟、附红体病等;鸡病主要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大肠杆菌病与副伤寒混合感染,一旦猪病、鸡病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的损失极大。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猪鸡病发生特点是病种多,情况复杂,依据省内和周边局部地区的调查,发现猪种类最多的月份(2月份)达23种,最少的月份(10月份)有10种,从1月~12月份,通过回答热线咨询、深入农村和实验室检查统计,发病猪群数为414群。为了便于了解猪病发生、流行的重点情况,特将2006年猪病逐月发生的前4位重要病列表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2年上半年,我们走乡串村,深入发病鸡场,在甘肃及其周边的26个县市的一些乡(镇)的局部地区进行了鸡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鸡群进行现场诊断并指导养鸡生产,在调查期间专访养殖户134家。1-6月份处理养殖技术问题和畜禽疾病方面的电话咨询631起,在这里仅将有关鸡病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鸡病发生特点是病种多,情况复杂,依据省内和周连局部地区的调查,发现鸡病发病种类最多的月份(1月份)有14种,最少的月份(7月份)有4种,从1~12月份,通过回答热线咨询、深入农村、结合  相似文献   

10.
《兽药市场指南》2007,(10):38-38,41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广大养殖户对疾病防治意识的提高.新城疫、大肠杆菌等一些老病在兽医临床上逐渐得到了控制.但是近几年来.鸡附红细胞体、链球菌等一些新病又开始出现.由于人们对这些病的认识不足.给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笔者特将当前鸡病的流行动态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鸡毒霉浆体(MG)病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其特征是呼吸道罗音、咳嗽、打喷嚏、流鼻汁和窦炎.临床感染主要表现慢性过程,幼鸡生长不良,产蛋鸡生产性能下降,常继发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春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以及各种应激状态下.  相似文献   

12.
胡箭卫 《中国蜂业》2009,60(2):39-40
一、甘肃蜂业现状 1、养蜂数量逐年增加,蜂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全省现有蜂农6600人,饲养蜜蜂近20万箱,外省来甘放牧蜂农6000多人,养蜂约70万箱。特别是2007年适逢洋槐产蜜大年,气候适宜,蜜源稳定,全省蜂业发展实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大丰收,养蜂收益明显提高。据统计,2007年全省共产蜜1.9万吨、蜂王浆150多吨、花粉200多吨,实现产值1.6亿元以上,比2006年增长38%。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气候异常,甘肃省天水市南部山区暴发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易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病毒病,一旦发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很难治愈。5月2日接到蜂农电话,当日组织有关人  相似文献   

14.
苏北及周边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9,(12):70-75
2018—2019年对苏北及周边地区多个设点连续采样255份鸭和鹅组织病料。通过细菌培养、染色及种属特异性基因的检测,分离得到30株鸭疫里氏杆菌。用1型、2型阳性血清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证实,15株为1型,未检出2型,其余15株为未定血清型。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分离菌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氨苄西林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阿莫西林中度及高度敏感,对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菌株中,利福平的耐药性呈现离散分布,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耐药性呈现集中分布,同样属于1型鸭疫里氏杆菌的菌株中,耐药性的差别也较大,提示为不同菌株所引起。结果表明,近期苏北及周边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流行呈现多血清型特点,可同时感染雏鸭雏鹅,耐药情况较严重,特别是出现了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临夏地区紫花苜蓿病虫害发生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过3年多的田间调查和实验室鉴定,初步查清了临夏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分布、特点和危害程度.临夏地区苜蓿病害主要有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锈病Uromyecsstriatus、白粉病Leueillula leguminosarum、霜霉病Peronos pora estioalis、黄斑病Cercospora mesicaginis,炭疽病Colletotrichum trifolii、根腐病Rhizoctonia cyocorum 7种.苜蓿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潜叶蝇、苜蓿蚜虫、蓟马4种.并在干旱半干旱、高寒阴湿和川塬灌区,根据不同地区苜蓿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开展了防治试验,提出了结合临夏地区生产实际防治苜蓿病虫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武威黄羊镇和兰州永登地区,以20个紫花苜蓿不同品种作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对其在初花期的干草产量、株高、茎叶比、鲜干比、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皇后”在黄羊镇和永登地区干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8.15和7.78 t/hm2;“甘农4号”在黄羊镇地区株高最高(102.44 cm),“驯鹿”在永登地区株高最高(96.44 cm);“陇东苜蓿”在黄羊镇地区粗蛋白含量最高(18.08%),“陇中苜蓿”在永登地区最高(17.91%);“苜蓿王”在黄羊镇地区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1.19%),而“太阳神”、“柏拉图”在永登地区并列最低(33.99%);“苜蓿王”在黄羊镇地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39.08%),“北极星”在永登地区最低(42.96%)。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苜蓿王”、 “甘农4号”、“陇东苜蓿”、“北极星”在黄羊镇地区综合表现优异;永登地区“柏拉图”、“皇后”、 “苜蓿王”、 “北极星”综合表现优异,这些品种在上述各地区分别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蝶类新记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5~2009年对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的甘肃省蝶类新记录38种,隶属于6科30属,其中粉蝶科2种,眼蝶科11种,蛱蝶科10种,灰蝶科10种,弄蝶科4种,斑蝶科1种。  相似文献   

18.
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对甘肃省嘉峪关市洋葱鳞茎软腐病病原种类进行了鉴定,在KB培养基上对两株典型菌株的菌落形态和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两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别与GenBank数据库已知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和格氏沙雷氏菌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其片段大小分别为1 386 bp和1 379 bp。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种菌均能引起洋葱鳞茎软腐病,且洋葱基部的发病程度高于顶部,其中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的致病力强于格氏沙雷氏菌。按柯赫氏法则初步确定甘肃省嘉峪关市洋葱鳞茎软腐病病原种类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和格氏沙雷氏菌2种,由格氏沙雷氏菌引起的洋葱鳞茎软腐病属首次报道。本研究将为洋葱软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蝶类新记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如力 《草业学报》2003,12(3):70-72
1991—1996年在甘肃省陇南地区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蝶类标本4000余号,经鉴定,其452种为甘肃省新记录,至此甘肃蝶类已达13科470种。  相似文献   

20.
The clinical signs of camel sway disease in the Hexi Corridor of Gansu province were defined. The contents of eight minerals in soils, in forage and in the blood and hair of bactrian camels from this region were determined. The related blood indices were also measured. The concentration of molybdenum in soils and forage was 4.8±0.02 and 4.8±0.25 µg/g (dry matter), respectively, the copper to molybdenum ratio in the forage being only 1.3.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in blood and hair from the camels was 0.28±0.17 µg/ml and 3.50±1.00 µg/g,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hypochromic microcytic anaemia and a low level of ceruloplasmin in the blood. It is therefore suggested that sway disease of bactrian camels in this region is caused by secondary copper deficiency, mainly due to the high molybdenum content in soils and forage. The copper deficiency in the camels was aggravated during reproductio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copper sulphate can prevent and cure the disease.Abbreviations AKP alkaline phosphatase - BUN blood urea nitrogen - Chol cholesterol - Cp ceruloplasmin - Crt creatinine - DM dry matter - -GGT -glutamyltransferase - Hb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 LDH lactate dehydrogenase - MCH mean corpuscular haemoglobin content - MCHC mean corpuscular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 MCV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 PCV packed cell volume - RBC red blood cell cou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