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0年利用水泥精植藕池搞好藕鱼混作试验。三个水泥池中分别放养革胡子鲶、罗非鱼、美国大口胭脂鱼。每个水泥池面积666m^2,经过126天的饲养、获得亩产革胡子鲶730kg,罗非鱼235kg,美国大口胭脂鱼75kg的好成绩,亩产藕4650kg。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藕池的生物资源,提高藕池的利用率,1998年泗水县水产站承担了县科委下达的“藕池养殖革胡子鲶技术研究”试验课题。通过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提前达到试验指标。经验收,亩产藕1900公斤,革胡子鲶540公斤,亩纯利6065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技术及体会报告如下:一、藕池条件用作养殖革胡子鲶的藕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注方便。藕池土质肥沃,他埂坚实,无渗漏,保水性好。藕地选定后,一是加高加宽加固地埂,使埂高出水面3(k小m;二是开挖鱼沟、鱼坑。鱼沟可按“回”。“目”或“田”等字形开挖,沟宽6(F…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们在次邱镇示范基地2000亩藕池中放养革胡子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亩产白莲藕2050kg,鲶510kg,亩产值8000元,亩效益5500元,投人产出比1:3.2。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藕池的建造与清整(1)翻土作畦。藕池上质以粘土为宜,保水性能好。4月上、中旬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夏季吃藕吃鱼难的问题,增加渔 (农 )民的经济收入, 2000年谯城区水产办公室与三官镇政府合作进行了 1.7公顷的塑料大棚种藕套养革胡子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月份即可上市销售莲藕和革胡子鲶成鱼,并取得每 667米 2利润 1.6万元的好成绩。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广大渔 (农 )民参考。 1藕池及大棚设计 1.1藕池以东西向为好,长 20米以上,宽 8米左右,面积一般不超过 200米 2;四周要求有 50厘米高的围墙,棚架用毛竹、钢筋或混凝土材料架成;棚膜采用无滴膜或 0.8丝的白色薄膜均可;膜外每 80厘米紧压一…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池套养革胡子鲶、长江大口鲶试验@黄辨非¥湖北农学院动科系罗非鱼池套养革胡子鲶、长江大口鲶试验黄辨非(湖北农学院动科系,荆州434100革胡子鲶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市场销售好等优点,同时由于它是肉食性,在罗非鱼池套养能起到抑制罗非鱼种群过量繁...  相似文献   

6.
藕养革技田殖鲶术河南省郸城县从1986年开始藕田养鱼,1990年被省地水产部门作为试验推广项目,近年来又不断探索。1994年我站进行了藕田革胡子鲶试养。1995年试养15亩,经120多天精心饲养,产胡子鲶1.32万公斤,莲藕1.65万公斤,产值达5....  相似文献   

7.
潘须林 《水产养殖》2004,25(3):20-20,16
为优化淡水渔业产业结构,提高养殖生产的效益和水平,增加渔民收入,2001年至2003年我们承担了“浅水藕栽培与藕鱼混作高产高效技术开发研究”试验课题,累计完成开发面积13500亩,藕鱼总产8.1134万吨,平均亩产6092.87kg,其中藕5625.55kg,革胡子鲶等鱼类467.32kg,实现利  相似文献   

8.
对革胡子鲶养殖技术推广的探讨近年来,革胡子鲶从南到北推广速度很快.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但在推广过程中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养殖户缺乏对革胡子鲶生活习性的了解,不懂养殖技术,盲目养殖.造成养殖成活率极低,甚至发生荒池现象,或者当年不能养成...  相似文献   

9.
为在合肥地区发展革胡子鲶的养殖,进行了池塘单养,主养和混养革胡子鲶和试验,试验表明在合肥地区实行池塘单养或主养革胡子鲶,不仅获得较高的产量,还能增加池塘养殖优质鱼的比重。单养池规格为0.5克的当年鱼种,经4个月的养殖,个体净增重倍数为435.8。成活率达91.17%,获亩净产924.6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开发利用藕池水域和水生生物资源,大力发展各优鱼类养殖,1997年我们在县渔场进行了革胡子鲶养殖试验。试验面积0.17hm~2,投放鱼种3000尾,经121d饲养,共捕出成鱼3400kg,采挖莲藕2250kg,鱼藕总产值达2.87万元,除去生产费用1.28万元,纯收入1.59万元,合每0.067hm~2收入6380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塘虱鱼,1981年由广东淡水养殖良种场从非洲引进,翌年繁育成功,开始向国内推广养殖。 1993年,齐市扎龙乡政府承担了市科委与市水产局下达的成鱼塘套养革胡子鲶夏花,当年育成商品鱼的攻关项目。经过一年来的努力,项目取得初步成果,当年育成革胡子鲶成鱼4780kg,在不投与少量投动物饵料的情况下,二处套养池面(计203亩)亩单产革胡子鲶分  相似文献   

12.
革胡子鲶又名胡子鲶、圹虱鱼,是近年从埃及引进的优良品种。由于其食性广、生长快、病害少、产量高而受到生产单位欢迎。在外地的影响下,我们于1985年在市郊金花湖乡沙河村渔场开展了革胡子鲶搭配混养试验,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切报如下。一、放养情况 85年6月7日从长沙湘湖渔场运回2.4~3.3厘米的革胡子鲶1000尾,放在0.1亩育种池中培育,以麦麸为主要食料。6月28日干池,收获革胡子鲶鱼种900尾,平均体长12厘米,体重11.2克。按不同密度如当日搭配混养于三口池圹里,面积5.2亩(如表一)。  相似文献   

13.
本次试验进行了革胡子鲶单养、革胡子鲶与鲢、鲤、草鱼混养、革胡子鲶庭院养殖等3种养殖模式的技术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等。  相似文献   

14.
潘清玉 《科学养鱼》2000,(10):41-42
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闽西地区自 80年代引进后,推广范围遍及全区,高峰时养殖面积达 5000余亩。然而,早期养殖普遍采取混养方式,效果较差。为进一步提高革胡子鲶的养殖效益,我们曾采用膨化颗粒饵料进行单养革胡子鲶对照试验,纯养 60天,每平方米产鱼 1.33公斤,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池 永定县白土中学养殖场规格化苗种池,系土池,淤泥 5~ 8厘米,池深 1米。试验用水来自附近山湖塘水, pH 6.8。水深 40厘米,试验期间平均水温 30.2℃,极限温差 13℃。 …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我省池塘养殖鱼类优良品种,提高鱼产量及种类构成,自1991年从南方引进革胡子鲶连续7年左右时间进行池塘成鱼养殖试验,证明革胡子鲶在北方寒冷地区不但可以养殖,而且产量高、效益好。1997年我们在大庆进行1000kg/亩的高产技术研究,经过一年来的试验,取得了省内目前池塘单养革胡子鲶产量较高和效益较好的成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革胡子鲶实用养殖技术(一)一、生物学特征革胡子鲶隶属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又称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鲅鲺,是一种原产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热带鱼类。1981年广东从埃及引进,现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革胡子鲶养殖周期短、食性杂、生长快...  相似文献   

17.
革胡子鲶鱼的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胡子鲶鱼是热带性鱼类,耐低温能力差,当水温降到8-10℃时会造成冻伤、感染水霉病而死亡。因此,使革胡子鲶鱼安全越冬,是搞好革胡子鲶养殖的关键之一。1革胡子鲶亲鱼的越冬技术1.1亲鱼越冬地的准备革胡子鲶亲鱼必须在人工温室池内才能越冬,越冬池一般用水泥地,在设计时,最好能考虑到一他多用,既可作越冬他,也可作为产卵、鱼苗培育他。越冬池的面积一般为10~50m2,他深为1.5-2m。为了便于彻底清池或发生意外事故时有周转余地,越冬他要求不能少于2口。另外,还要求有热源和单独的进、排水设备。在使用前10d左右要用200g/d的生…  相似文献   

18.
我在胡子鲶品种改良研究中,继1984年取得本地胡子鲶早(Ckrias fuscus)×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er)杂交组合(称正交组,子1代记作F1,下同)试验成功及发现其杂种优势之后,在这个基层上,1986年作了反交组合试验(革胡子鲶♀×本地胡子鲶♂,子1代记作-F1,下同),旨在获得杂种优势的同时,能直接发挥革胡子鲶雌鱼在繁殖上怀卵量大的长处,  相似文献   

19.
革胡子鲶的安全越冬技术鱼类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水温的升降而变化。如果水温降到革胡子鲶生存的极限温度10℃以下,将危及革胡子鲶的生命。革胡子鲶越冬期间,温度、溶氧和饵料是其生存的三大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使革胡子鲶安全越冬呢?一、越冬方式及设备1.电厂...  相似文献   

20.
利用庭院房前屋后空地建池养殖革胡子鲶,以鱼内脏或其他动物下脚料为饵料,每m^2培育出鱼种16.8kg,或商品鱼36.3kg,育种和养成的利润每m^2分别为191.6元、139.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