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短季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季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郭香墨李秀兰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6早熟品种为母本,以转Bt基因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杂交,并以中棉所16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在河南安阳和海南进行多...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崔金杰@夏敬源@常春梅¥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延津县农业局植保站转Bt基因棉苗蚜防治初报崔金杰夏敬源常春梅①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抗性,但对棉蚜无明显影响,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  相似文献   

3.
转Bt基因抗虫材料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1997 年在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棉花试验田对2 个转 Bt基因抗虫棉和3 个常规棉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与常规棉相比转 Bt 基因抗虫棉表现为株高和主茎叶片的日增长量小。果枝出现得早, 但增加缓慢。蕾花和结铃高峰出现得早, 脱落量小, 成铃率高。  相似文献   

4.
早熟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早熟中棉所16为母本,转Bt基因棉种质为父本杂交、回交选育成的短季抗虫棉。1998年1月7日通过国家审定。中棉所30的繁殖基地河间市国欣棉花研究会,从1995年开始引进,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32(R-68)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7为母本,转Bt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转育,经连续多代抗性鉴定和选择育成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山西省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6.
Bt基因棉R93─4苗期形态识别及抗虫效果分析刘海涛,郭香墨,丰嵘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河南安阳455112Bt转基因抗虫棉作为具有内在抗虫性的棉花新类型,使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棉铃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导致抗虫棉纯度偏低,造成抗...  相似文献   

7.
严根土  黄群  苏桂兰 《中国棉花》2009,36(12):23-23
中棉所72(原名:中39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转双价基因抗虫棉为母本,与常规、丰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的丰产、优质、抗病、转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亲本组合为中561×中6053。中561为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41(sGK-中23)的系选后代品系,中6053来源于中棉所25×中棉所35。  相似文献   

8.
我国转Bt基因棉育种技术与成就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90年代以来,我国转Bt基因棉育种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基因转育主要采用农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和常规转育技术,并综合运用分子杂交、室内鉴定、网室鉴定和田间自然感虫鉴定等监测手段,杂种后代处理依据转育方式确定。抗虫棉在5个方面获得了改良,在试验示范中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转Bt基因棉的培育和应用,标志着我国棉花育种上升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的种植特点戴光友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徽蒙城范集试验站233528棉花是遭受病虫害最严重的一种作物。特别是近年来棉铃虫猖獗为害,给棉花生产带来重大损失。1994~1995年,对7个国内和8个美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分别作比较试验和示范,表现抗虫性良...  相似文献   

10.
转Bt基因中早熟抗虫棉——中棉所3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31(KC-2)是用中棉所16和转Bt基因种质系110杂交,经连续加代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合麦棉套种的中早熟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1997年参加全国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美国种植转Bt基因棉防治红铃虫美国西部抗虫棉育种的视野已转向红铃虫。这些品种是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一部分棉农目前战胜红铃虫的有力工具。1996年,亚利桑那州棉农AlbertRovey种植了486公顷棉花,但都不含有Monsanto公司的保铃(Bol...  相似文献   

12.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转Bt基因棉对棉田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功能的影响①崔金杰夏敬源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河南安阳455112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棉造桥虫、地老虎等鳞翅目夜蛾科害虫有明显的抗性。但有关棉株是否会通过害虫间接地影响天敌的捕食功能的研究尚无报道,我们于1996年...  相似文献   

13.
如何种好抗虫棉刘金海,郑文俊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55112抗虫棉是我所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将外源抗棉铃虫的Bt基因转育到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中棉所系列品种上选育而成的。经多年多点试种示范表明,抗虫棉抗棉铃虫效果突出,但不抗棉蚜、棉红蜘蛛等害虫。对棉铃虫...  相似文献   

14.
外源Bt基因对棉花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棉花植株的抗虫性控制棉铃虫的为害已被人们越来越重视。最近几年对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性、产量性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多有报道,但对外源Bt基因导入棉株后对棉叶内部结构产生的影响末见报道。自1995年我们引种试种转基因抗虫棉,对产量性状、抗虫性和叶...  相似文献   

15.
转Bt基因棉在美国种植情况①王娇娟山西省棉花所运城044000据美国《科学》杂志1996年第273卷7月26日报道,1996年转Bt基因棉在美国13万公顷大面积种植时,抗性很不理想。培育转Bt基因棉的Monsanto公司强调,Bt棉占美国棉花作物的1...  相似文献   

16.
转Bt基因抗虫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中抗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棉花转Bt基因抗虫棉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中抗A是通过杂交、回交和株对株侧交等技术,将从美国引进的原始双隐性核雄性不育基因(ms5ms6)转育到丰产、优质、抗病品种中棉所12中去,经过定向选择,培育具有综合优良性状的双隐性核雄性不育系;在此基础上,又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棉铃虫发生严重 ,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90年代初本市开始引进试种抗虫棉。 1 999年全市种植转 Bt基因抗虫棉品种 (系 ) ,面积达 1 50 0公顷以上。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 ,探索抗虫棉栽培技术 ,增加植棉效益 ,特进行了转 Bt基因抗虫棉优质高产简化栽培技术试验和示范。1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 (系 )为转 Bt基因抗虫棉宛抗 98A系 ,示范品种 (系 )为黄抗 97— 1。试验设 3个处理均为 3— 1式麦棉套。留叶枝 ,打顶尖 ,压苗定向。1一穴 1株 ,每公顷 2 .2 5万株 ;2一穴 2株 ,每公顷 4.5万株 ;3一穴 3株 ,每公顷 6 .75万…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 ,随着高新技术基因工程的深入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 ,转Bt基因棉在各地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有效地缓解了曾经使人们“谈虫色变”的棉铃虫的防治压力 ,但大面积抗虫棉的种植 ,使棉田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 ,引起了害虫种群为害程度的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转Bt基因棉的特点及棉田害虫动态变化在棉花害虫综防技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1 搞好虫情测报 ,建立健全棉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做好虫情预测预报 ,抓住有利时机 ,在县、乡农技站的指导下 ,统一用药、统一防治。2 加强农业防治推行秋耕冬灌 ,麦收后…  相似文献   

19.
不同棉花品种(系)对低温和苗期病害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上旬,新疆北疆遭遇强寒流入侵,降温幅度达9℃以上,5月1-11日出现3~14℃持续低温和降雨天气,使土壤膜内、膜外温度急剧下降(表1),给棉花苗期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土壤持续低温、高湿,有利于立枯丝核菌等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和对棉苗的侵染,使棉花产生了严重的苗期病害,棉苗大量出现烂根、死苗、猝倒等症状。为此;我们对棉花所试验地的不同品种(系)和农业科技园区新品种(系)展示田的苗期病害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和确定棉花不同品种(系)对低温和苗期病害的抗性。表1石河子垦区2006年5月上旬5cm土壤温度(石河子气象台)日期/月-日05-…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棉晋棉26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合作,将人工合成的Bt毒蛋白基因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晋棉7号,选育出的高抗棉铃虫新品种(原名GK95-1),1998年4月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棉26号。1 特征特性晋棉26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比晋棉12号早4~5天,适宜于黄河流域中早熟棉区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呈塔型,株高80~90cm,果枝舒展,果枝节位4~5个,叶片较小,铃呈卵圆型,铃重4.7~5.2g,衣分38%~40%。2 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