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是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的重要抓手,是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长期的品种推广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出的创新品种推广的新模式.本文从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展展示示范工作的作用,研究提出了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了当前安徽省种子经营方式、自然灾害类型和新品种应用等发生的新的变化,针对当前棉花品种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棉花品种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3.
豫北地区夏玉米倒伏倒折的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原因、品种因素、种植密度、管理方式等.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推广抗倒性较好的玉米品种、选育优良的玉米新品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化学调控等,这些技术为豫北地区夏玉米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冬6号品种近年来在山南、日喀则等地推广种植,为加速该品种的推广,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措施,供同行在推广山冬6号品种中参考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云南枣树嫁接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砧木选择、适宜品种、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嫁接成活的关键技术措施等等,以加快促进枣类果树在云南的发展以及嫁接推广.  相似文献   

6.
粤晶丝苗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培育的特优质高产高抗稻瘟病常规稻新品种.鹤山市从2005年晚造开始引种该品种,介绍了粤晶丝苗2号在鹤山市的种植示范表现、示范推广情况及主要措施,指出了示范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3年马鞍山市遭遇严重的水稻高温热害,损失较大.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高温热害发生的损失,阐述了其形成的主要成因是持续异常高温天气、部分品种抗(耐)热性较弱、播种期对温度敏感期与异常高温天气吻合程度的影响、田管措施不够到位.最后提出了选用抗(耐)热性强的品种(组合)、大力引导发展粳稻生产、安排合理安全播种期、强化田管措施落实和及时推广补救措施等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浙紫薯1号红薯在湖南龙山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紫红薯品种,浙紫薯1号在龙山县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为该地区的特色红薯品种推广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07,(3):47
美国 成功地在旱作农业区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模式,主要包括:秸秆覆盖、免耕少耕、耕地休闲轮作以及配套的施肥、机械、作物品种等技术措施.目前实施范围达到50%.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总结出了曲靖市无公害葡萄产地环境及品种选择和处理,种植及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各项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稻曲病的发生与品种、施肥、水稻破口期的天气以及防治适期等因素有关;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是推广抗(耐)病品种、降低氮肥用量、控制穗肥用量以及改进药剂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形势,分析了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新品种引进推广步伐的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打好工作基础;根据市场需求,选准推广品种;搞好基地建设,提高种子质量;良种良法配套,挖掘增产潜力;创新推广方式,强化品种展示;规范品种引进,加强种子管理。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2016,(8):96-97
美奇是周口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樱桃番茄新品种,以其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优秀表现,在推广区域深受农业专家的信赖和种植户的欢迎,推广面积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品种特征特性,以及主要推广、栽培技术措施,总结了推广效果。  相似文献   

14.
梅州市农科所1990~2003年组织实施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品种示范推广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推广经过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7个,推广面积30.66万hm2,增加产值6.12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 干旱是威胁我省小麦产量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选用耐旱品种是抵御干旱的一种重要措施.一般耐旱品种在旱地比不耐旱品种增产一至二成,干旱年份增产幅度更大.1981年我省旱象严重,有不少耐旱品种起到了增产作用,现介绍几个主要耐旱品种:郑州3号与郑州544:在我省北、中部地区种植推广,在亩产200~500斤肥力水平水、旱地均较当地推广种增产10~20%.生产实践证明,该品种耐旱性强,特别在1981年的旱灾之年,增产更为突出.在我省北部、西部丘陵旱地或浅山区、岗坡薄地表现增产稳产.郑州3号系半冬性,起身较旱,长芒、白壳、白粒,穗长方或棍棒形,穗大  相似文献   

16.
纹枯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采取多肥、密植和推广矮秆良种等高产措施后、稻株生长茂密,田间郁闭,株间湿度大,促使病害发生严重.现已成为我省山区和高产地区的水稻增产障碍.现有防治内容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为此,要提高栽培防病技术水平.增加农药品种和推广抗病品种,以控制病害,保证水稻丰收.本文是对纹枯病的防治示范、药效试验和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综合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半结构访谈方法对山东省龙口市农技推广人员与农业管理人员进行调研,评估当地冬小麦和夏玉米的产量限制因素与产量提升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品种丰产性低、播期过早、播量过大、肥水运筹不合理,5年内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技术措施是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改良品种和玉米秸秆还田.夏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栽培管理粗放、播种质量不高、干旱,5年内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技术措施是推迟套种时间、园地制宜选用良种.从中长期来看,未来5~20年内小麦-玉米两熟制大田生产的产量提升需要栽培管理技术、优良适宜品种、极端气候预防及补救技术措施和提升粮食作物补贴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95-10298
综述了马铃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推广采用马铃薯脱毒种薯、选育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化学药剂防治、对蚜虫的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等途径.  相似文献   

19.
晋麦84具有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的突出特点.2012年在运城市临猗县示范推广后获得非常好的效益,每公顷产量平均在8 234 kg.主要原因是科技人员把关、管理部门精心安排、品种选择对路、栽培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20.
羊角椒自1998年在和静县试种获得平均每亩产值1250元的经济效益后,近几年在焉耆盆地得到了大面积推广.2002年焉耆盆地羊角椒的种植面积就达到5万余亩,成为焉耆盆地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的作物品种.但近几年,焉耆盆地羊角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病、立枯病、青枯病、病毒病、地老虎、蚜虫、棉铃虫等病虫的为害.为此,我们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主要推广了以下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