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供水泵变频调速范围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影响水泵调速范围的三个因素入手阐述了采用变频调速的供水泵其调速范围的确定方法,并推导了不同抽水装置、不同选泵参数和不同水泵性能时的调速范围参考值.一般情况下损失扬程占总扬程比重较大的泵站可以有较大的调速范围,另外选用高比转速的供水泵、选泵参数靠近水泵高效区右端点在同等条件下都可以获得较大的调速区间,但最大调速范围不宜超过额定转速的40~50%.  相似文献   

2.
参考低比转速混流式水轮机的叶片设计原理与双吸泵的结构型式,设计出一种卧式双流道混流式水力透平机,对导水部件采用4种不同翼型导叶的方案进行了探讨,从定性和定量2个方面评价了各方案水力透平机性能的好坏.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头部较厚的导叶不利于水流绕流,在引、导水部件处能量损失严重,而添加头部修型的负曲率导叶的水力透平机效率最优,且转轮叶片面上的流场分布非常理想,确定其为该设计要求下水力透平机的导叶叶型,为将来水力透平机的结构优化和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型泵站钟形进水流道流速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形进水流道是大型泵站的一种较好的进水流道形式,在国外(主要在日本),已获大量采用,而国内应用尚少,经验不足,设计方法也不成熟。为充分认识这种流道的特性,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试验研究工作。国内外已有的试验研究方法大都限于水泵装置的外特性,没有深入流道内部水流运动。因此研究结果只是间接地反映了内部水流运动情况。然而,只有弄清楚流道内部水流运动状态,才能深刻剖析其水力特性,为流道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机井是农业耗能大户之一。它是由动力机、水泵、进出水管道及传动机构等组成的提水装置,任何一部分效率不高,都会影响机井的装置效率。机井节能改造的主要措施有六项: 1.消除井泵高射炮出流。改自内出流为淹没出流,降低井泵净扬程,从而提高水泵和管道效率。 2.水泵合理下降。为适应井内的水泵下降,应当让水泵在允许吸程(离心泵)范围内工作,防止吸程过高产生气浊,影响装置效率。 3.减少管道的水头损失。如取消底阀(离心泵),去掉或更换进口滤网,减少管道长度或加大管道内径。 4.车削离心泵叶轮或摘除多余叶轮(长轴的井泵),使水泵工作点落在高效区。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接求解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方程组的方法,模拟钟形进水流道内水流的流动,并在流场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钟形进水流道进行优化水力计算,给出了钟形进水流道最优水力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电力系统逐渐完善。为改善抽水蓄能机组的综合特性,相关学者在传统应用的水轮机与水泵串联的蓄能机组上加以改善,研究出的新型水泵水轮机具有重量低、成本低等特点,在当前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此,本文将立足于水泵水轮机实际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水轮机内部工作原理,从而对水泵水轮机内部流动及水力特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泵站效率低、能耗高问题,可以采取:选用合适水泵、改善出水条件;取消底阀莲蓬头改为真空泵抽气加引水、平削扩散管进口;转换水泵方向,缩短管长,改直角转弯进水为直管段进水,改善水泵进水流态,改造进出水池等措施。同时通过使管路阻力参数减小,泵站运行效率提高,达到泵站节能目的。然后,通过减小泵与泵的中心距,使各台水泵出水方向基本平行.改乎皮带传动为三角带传动,封闭灰尘进入通道,保持机房清洁,改造进水池并在进水池口做好拦污栅,实行电机集中控制,加深进水池,达到低进水位能正常提水灌溉,以适应水源水住变化的特点,最终达到泵始终能运行在高效区和保证能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对于设计大、中型泵站来说,采用何种止逆方式(亦称断流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在泵机组结构确定的条件下,站房型式基本上由进、出水流道型式特别是出水流道型式所决定,而止逆方式的确定是出水流道选型和设计的前提。大、中型泵站的止逆方式常用的有三种:虹吸破坏断流、快速闸门断流和铰链拍门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泵输水系统因事故停泵引起的水锤问题,为泵站管线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建立有压管道非恒定流动的水锤数学模型,利用特征线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山西省庄头支线泵站的特点,在泵出口安装两阶段关闭蝶阀和沿管线布设空气阀的联合防护措施下,分析了其水力过渡过程。【结果】泵出口两阶段关闭蝶阀在快关 9 s/70°和慢关 63 s/20°时,水泵机组倒转转速由额定转速的1.41倍降低为无阀防护时的0.94倍,最大倒泄水量由93.47 m3降低到12.3 m3;在液控蝶阀和空气阀联合防护下,管线负压由-6.9 m降低为-2.0 m。【结论】通过合理控制蝶阀快慢关闭时间及角度,能显著降低水泵机组倒转和倒泄流量;调整空气阀布设位置、口径及进出口流量系数,可使沿线负压降低到管道承受范围之内,从而保证供水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有压侧向进水泵站肘形进水流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水流道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水磁叶轮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的压力分布,对不泵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优化设计参数,解决了泵站侧向有压进水流道的设计问题,第1次把肘形进水流以道应用于长距离有压涵管侧向进水的中型轴流泵站,为水泵叶 较均匀的流速和压力分布,消除了泵站的振动危害,取得了巨大的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进水流道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水泵叶轮进口断面的流速分布和压力分布,对水泵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模型试验研究表明,优化设计参数,解决了泵站侧向有压进水流道的设计问题,第1次把肘形进水流道应用于长距离有压涵管侧向进水的中型轴流泵站,为水泵叶轮提供了较均匀的流速和压力分布,消除了泵站的振动危害,取得了巨大的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横加法确定水泵并联运行工作点的不足,通过对并联系统各水泵装置的能量供需情况及其水力特性的分析,推导出了利用能量方程确定水泵并联运行工作点的新方法。用此方法可直接确定系统各部分流量、扬程、水位及水头损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低杨程、大流量排灌站的流道型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大型立式水泵的进水流道而言,也因建站的任务、机组的型式、水位的组合、地基的基础等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而进水流道设计得是否合理,对建站投资,机组的安全乃至泵站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对于大型泵站进水流道的研究,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CFD仿真技术对不同转速和进口流体流速下的泵内流体流动规律进行研究。模拟所采用的网格大小对结果影响较小,并且模拟结果获得了实际值的验证。研究发现不同的转速和流速下,在叶片旋转带动下叶片附近的流体速度较大,当流到出口附近时速度减小。由于泵内流体的流动靠叶片的带动,转速对泵内的流体流动影响明显大于入口流速的影响。在进行离心泵的选型和操作条件设置时,离心泵的转速要适中,这样不会因为流体碰撞避免引起能量损耗。而且入口的流速也要适中,减少叶片离心泵的能耗同时提高效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离心泵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促进农业灌溉节水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力学模型试验的方法,通过改变不同水力条件来量测消力塘不同水流结构区掺气浓度值,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不同水流结构区掺气浓度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改变不同水力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淹没射流区掺气浓度均沿程减小。随着入塘能量的增加,淹没射流区、冲击区、附壁射流区掺气浓度随之增大。随着水垫深度的增加,淹没射流区、冲击区、附壁射流区掺气浓度随之减小。随着泄槽入射角度的增加,淹没射流区和冲击区掺气浓度减小,附壁射流区掺气浓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水泵在枯水位下继续抽水灌田,通常采用水泵下座方法(拆除机墩,开挖基础以降低水泵安装高度,并适当提高转速)来解决。实践证明,此法对临时泵站较为适用,而对固定泵站则耗资太大,工期又长。采用扩大进水管径的方法,可以减少吸水扬程损失。将原直径03米的进水管改为035米,在管长、流量、转速等参数不变时,吸程损失可从原来121米减少到062米,等于在水泵安装位置和能耗不变情况下,向下多抽059米深的水。此外,由于扩大了进水管径,管道效益也有所提高,泵站装置效率比改前提高45%,能源单耗也有所降低提高水泵扬程一法$江苏省东海县岗埠农场@李平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泵站效率与动力机、传动装置、水泵、管路及进出水池各局部效率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泵站效率与实际扬程、水泵转速、叶轮外径间的函数关系;论述了以节能为目标的泵站最优运行工况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泉寺泵站位于岳阳市湘阴县,为典型的河床式泵站,具有低扬程、大流量且不需要另外设置出水流道的特性。文章通过介绍此类泵站水泵选型原则,处理水泵安装遇到的水泵与闸门结合、闸门起吊及闸门槽清淤等几个典型问题,对国内其他河床式泵站水泵选型及安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二阶段工作拍门容重和开启角度图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拍门的容重直接影响着开启角度和关闭时撞击力的大小。因此,合理地确定拍门所需的容重,一方面要保证上下门具有足够大的开启角度,使水流平顺,水力损失较小;另一方面,还要使拍门的下落过程能较好地配合停机后泵的过渡过程,以使撞击力最小。这样,就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多级离心式森林消防泵的使用性能,延长其工作寿命,针对离心泵内可能产生的汽蚀现象,设计了森 林消防泵的汽蚀实验。实验在自行搭建的开式汽蚀实验测试系统上进行,测试系统主要由交流电力测功机、测控 系统和水泵实验台组成。交流电力测功机提供系统动力,带动森林消防泵工作,并将实验数据传输到测控系统实 时读取。通过采集包括额定工况在内的3 个不同工况点下泵的流量、转速、进口压力值、首级叶轮压力值、大气压 力值、实验水温等各项数据,计算得到各个工况点下泵的汽蚀余量与首级叶轮扬程值。以首级叶轮扬程值下降到 无汽蚀现象扬程值的3%时的汽蚀余量作为临界汽蚀余量的判别标准,绘制3 个工况点下的临界汽蚀余量判别曲 线,进而绘制出森林消防泵的汽蚀特性曲线,并根据吸水管线的水力损失计算泵的许用安装高度。本实验为多级 离心式森林消防泵汽蚀性能的研究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