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烂疙瘩、烂葫芦、水烂、腐烂病、脱帮等,为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有时在一场大雨过后可造成毁灭性损失。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且发病严重。能从春到秋在各种蔬菜上交替传染,繁殖为害,最后传到大白菜、萝卜等菜上。1症状识别大白菜定植后至外叶生长期,软腐病不会发生。当植株外叶即将罩严地面的时候,大白菜则渐渐进入结球期,此时软腐病开始发生,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软腐病俗称“烂疙瘩“,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高发年份常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我们以药剂防治为重点进行综合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赵民 《北京农业》1996,(6):35-36
大白菜“五改”高产栽培技术大白菜是一季生产半年供应的冬春主菜,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我县种植品种单一、播期偏早、施肥不合理、软腐病缺乏有效防治,大白菜产量较低,遇气候不利年份,易造成病害流行.产量降低幅度更大。为此,我们于1993-1995年...  相似文献   

4.
正大白菜是秋播蔬菜中种植面积最大,销量最广的一种蔬菜。近年来,由于白菜耕种时间延长,软腐病的发生呈多而重的趋势。白菜软腐病俗称的烂疙瘩、烂葫芦、水烂等,是大白菜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该病在运输、销售、贮藏过程中,亦可发生腐烂,损失极大。一、发病症状白菜软腐病多从包心期开始。起初植株外围叶片在烈日下萎蔫,早晚恢复,随着病情发展外  相似文献   

5.
正软腐病,又叫烂疙瘩、烂葫芦、水烂、腐烂病、脱帮等,大白菜从包心开始至收获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留心观察,发现叶面上出现水渍状黄褐色斑点时,可能要发生软腐病,最初植株外围叶片在中午烈日下萎垂,早晚恢复,露出叶球,随着病情发展,植株结球小,整株萎蔫,外叶平贴地面,内叶或叶球外露(即脱帮),叶柄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软腐病俗称“烂疙瘩”,为害大白菜、青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亦为害马铃薯、莴苣等,还可引起贮藏蔬菜腐烂。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是各地市场销量大且价格看好的蔬菜之一。经济效益显著,但软腐病一直是制约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俗称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烂葫芦、水烂等,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晚的一种,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且发病最重,发病症状表现主要有基腐型,心腐型和外腐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白菜软腐病(一)症状大白菜软腐病又称烂葫芦、烂疙瘩、水烂等。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均有发生。在干燥条件下腐烂的病叶经日晒逐渐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病烂处均产生硫化氢恶臭味,别于黑腐病。软腐病在储藏期可继续扩展,造成烂窖。(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害虫体内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有机肥、昆虫等传播,从病株的伤口侵入。该病  相似文献   

9.
白菜软腐病俗称“烂菜”、“水烂”.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高温高湿年份发生较重。此病多发生在包心期.发病初期,植株外围叶片基部或短缩茎发生水渍状软腐,外叶萎蔫,叶球裸露.极易脱帮,往往溢出污白色菌脓,组织呈黏滑状腐烂。由于其它腐败菌的侵入.发生恶臭,最后全株腐烂致死,危害严重时可致全田绝收。这种病不但在田间可以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9月下旬,笔者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农村科技咨询办公室值班。电脑上显示出北京市大兴区一户姓郭的菜农提出的问题:"请问,大白菜烂心是什么病?如何防治?"这个季节正是大白菜软腐病发生较多的时候,常有问到这个问题的农户。我就没有多想,按照防治大白菜软腐病的方法回答了他。说:"烂心是大白菜软腐病的症状之一。通过根部及菜帮子引起的软腐病,一般表现为烂疙瘩。害虫在心叶取食被传播的软腐病,  相似文献   

11.
软腐病是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之一,其特点是流行性强、危害严重,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在大白菜产区此病造成的损失一般都在25%以上。一、大白菜软腐病的主要症状在田间发病一般从包心期开始,初发病时植株外围叶片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恢复正常,持续数天后,外围叶片难以恢复而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也是大白菜三大病害(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之一,全国各白菜生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一般年份发病减产20%,发病严重时,减产可达50%。特别是连茬种植的土地,发病逐年严重。苗期后出现病株,包心期达到高峰。该病发生后蔓延快,防治困难,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软腐病的发生与品种选用不当、播种期偏早、播种季节气温较高及害虫密度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重在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烂疙瘩”、“腐烂病”,是白菜主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可减产20%—50%,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14.
<正> 软腐病与炭疽病,是大白菜上的两种主要病害。大白菜从莲座期至包心期,极易遭受危害.对白菜的产量影响极大。 大白菜软腐病俗称“翻蔸”。一般由菜帮基部份口处开始,形成收浸状湿润区,后逐渐扩大并变成淡灰褐色,组织呈粘润软腐状,并散发出恶臭,具硫化氢气味。发病严重的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用脚一踢,菜头即落下。  相似文献   

15.
软腐病一直制约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特介绍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发病症状、侵染循环、影响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措施,为广大菜农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产量高、销路厂、易贮藏,是城乡居民冬春的大路茅。但大白菜病害多。软腐病就是其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全生长期都可发生。但以结球包心期发病最为严重。带有此病的大白菜,在窑贮期也会发生,蔓延而烂窑。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是各地市场销量大且价格看好的蔬菜之一。经济效益显著,但软腐病一直是制约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俗称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烂葫芦。分析和研究大白菜软腐病发生原因及规律,探讨以农业、生物手段为主的防治技术是现实而必要的。1发病期及症状大白菜定植后至长心叶这个过程是长外叶的过程,这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等,是白菜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其致病的细菌是软腐细菌,这种细菌普遍存在于土壤里,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大白菜定植后至心叶这个过程是长外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软腐病不会发生。本文针对大白菜软腐病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了软腐病在蔬菜种植中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烂疙瘩",是白菜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为细菌性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常造成减产80%以上,甚至绝收。1发病症状田间发病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大发生,多从外叶基部伤口处先发病,发病处呈水浸状微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呈淡黄色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软腐病又称腐烂病、酱桶、脱帮、烂葫芦或烂疙瘩,是我区大白菜的一大病害,国内各地也都有发生,危害严重,一般产量损失5%-20%,严重的地块可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