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文献分析看中国都市农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分析出国内都市农业研究的主要人物、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及研究层次,明确各年研究的重点、热点等情况。利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1989—2014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2502篇都市农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5年来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涉及4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40种期刊上,以社会科学研究数量最多达2082篇,研究人员主要源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期对国内都市农业的进一步研究和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国际上都市农业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和分析,探究2007至2016年十年间都市农业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整体演化路径。本文以2007至2016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收录的487篇都市农业相关研究文献作为数据基础,充分整合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的优势,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词网络及突现词分析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论]研究发现,都市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其的关注程度总体成逐年递增趋势。农业/多学科等五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影响力。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德国、加拿大和英国,研究机构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德国卡塞尔大学。(Zezza A 2010)等高被引文献构成都市农业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Urban and Pen-urban agriculture等15个主题聚类构成都市农业研究热点和前沿。都市农业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一个兼顾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国际上都市农业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图谱的绘制和分析,探究2007—2016年10年间都市农业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整体演化路径。本研究以2007—2016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收录的487篇都市农业相关研究文献作为数据基础,充分整合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的优势,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词网络及突现词分析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都市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学者们对其的关注程度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农业/多学科等5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影响力。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国家是美国,其次是德国、加拿大和英国。研究机构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德国卡塞尔大学(Kassel University)。(Zezza A 2010)等高被引文献构成都市农业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Urban and Pen-urban agriculture等15个主题聚类构成都市农业研究热点和前沿。都市农业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目前已进入一个兼顾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甜菜研究现状的CiteSpace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国内甜菜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15—2020年中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406篇文献和英文数据库WOS核心合集中的1549篇(包含中国学者发文150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甜菜研究领域中德国和美国发展速度快、影响力较大,相较而言中国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对甜菜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于甜菜三大主产区(东北、西北、华北)高校和科研单位,极少数在企业开展。甜菜研究中涉及的学科有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生态环境及材料化学等,其中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实践性较强相对比较活跃,材料科学研究影响力较高。未来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和交叉学科影响,甜菜研究领域会更受关注。关键词可视化结果中词频较高的是甜菜、产量、根腐病、含糖量、光合特性等。国内近5年来甜菜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领域,以解决甜菜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如甜菜种植产量、种质资源研发、甜菜适应环境胁迫、甜菜植物保护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为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支撑,从文献计量角度对全球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及态势进行分析。利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检索策略,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文献计量分析工具,对文献发表量、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机构、期刊及发文量较高的作者H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8年植物科学领域的文章发表量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整体势头。美国和中国是文献主要贡献国家,文献量和总被引频次显著高于其他国家,但美国及欧洲国家的篇均被引数量高于中国。从全球来看,中国科研机构在发文数量占有绝对优势,而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的文章篇均被引数量高,达到10以上。对2016—2018年的高被引文献(Top10)进行内容分析,并通过高频词共现主题聚类可视化分析。从论文影响力及主题词规模2个维度表征领域内研究方向。结果表明,“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组学分析”、“植物生殖发育调控”是近年来植物科学的高关注度研究方向,主题内容与前期的需求调研相符,初步预测这些研究方向将对农业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童  隋心  宋福强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2):144-150
为了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上研究最前沿的研究机构、研究作者、文献语种、学术期刊、学科和国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进而分析AMF研究概况和动态,旨在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结果显示:2008—2017年AMF研究论文数量共7109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6年文献数量最高;美国、中国、德国、印度、西班牙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美国文献数量最多,为1262篇;文献语种几乎都为英语,数量为6914篇;中国科学院、西班牙科学院、柏林自由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都灵大学发表的AMF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发表AMF研究成果的主要核心期刊是《Mycorrhiza》、《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New Phytologist》、《Applied Soil Ecology》;主要学科是农学、植物学、生态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真菌学等相关学科。综合来看,美国、中国以及德国在AMF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CRISPR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筛选出的803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8 R3和Excel 2019分析CRISPR技术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机构、基金、期刊、关键词等。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CRISPR技术的年发文量在2014-2021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在2019年达到峰值。综合类院校、农业类院校和农科院是CRISPR技术研究的主要机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郑州大学段广才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毕延震,均为19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为2107篇,占比26.24%。高频关键词表明,当前农业领域CRISPR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最为广泛。关键词中心性大小表明基因编辑、基因敲除、水稻等是当前国内CRISPR技术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编辑效率、盐胁迫、活性氧、马铃薯、生长发育、过表达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该论文从宏观上了解掌握CRISPR技术,为我国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Web of Science土壤酸杆菌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土壤酸杆菌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上研究最前沿的20个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学术期刊、学科和国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进而了解土壤酸杆菌研究概况和动态。结果显示:2007—2017年土壤酸杆菌研究论文数量共1289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6年文献数量最高;中国、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中国文献数量最多,为423篇;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圣保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酸杆菌文献较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中国,主要核心期刊是《Microbial Ecology》、《Plos One》、《FEMS Microbial Ec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主要学科是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农学、理学相关学科。综合来看,美国、德国以及中国在土壤酸杆菌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热点是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  相似文献   

9.
空气负(氧)离子研究的知识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空气负(氧)离子研究进展和前沿热点,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air negative oxygen ion”为检索对象,获取2002—2019年收录的空气负(氧)离子文献,并通过知识图谱展现18年间其发展历程。结果表明,2002—201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收录相关文献285篇,文献发表数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08%,合作指数为4.54,期间出现了许多高产论文作者和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高和被引频次高的文献更容易被其他作者引用。空气负(氧)离子文章来源期刊的大类学科以物理、工程技术和化学等学科为主,其中在《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期刊上发表数量最多,总计12篇。空气负(氧)离子文章相关高频关键词主要为氧、空气、性能、氮、放电和等离子体等,等离子体、电池、石墨烯等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则是近年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中国作者发文量、文章被引用量、中外合作发表文章数量较高,但文章篇均被引用量较低。中外作者在该领域研究方向上存在差异,国内以空气负(氧)离子与森林康养、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主,国外以空气负(氧)离子在化学、工业、医疗方面的应用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积极发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基于对近10年发表在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刊物上的相关文献分析和整理,对国内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国内当前主要从农业文化遗产内涵、价值、保护及旅游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已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今后应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改进研究方法、深入研究社区参与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以及注重多学科的融合等。以期能够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旨在为土壤动物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当下此领域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等相关信息,以1980—2021年CNKI数据库中以“土壤动物”为标题的相关文献为数据基础,对论文发文量,机构,期刊等层次进行数据整理,运用Ucinet和Net draw进行可视化分析及热点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学界在此领域内的文献发表量逐渐增长;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发文量居全国研究机构的前2位;该领域主要期刊有《生态学报》和《生态学杂志》;目前学界在研究时多关注群落结构,多样性,群落特征,凋落物分解等;殷秀琴是发表论文最多的学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林业等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研究土壤动物最多的基金项目。随着国内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土壤动物的研究取得了快速发展和高质量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方便相关领域研究人员迅速了解国内赶黄草领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热点,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85年至今以来国内发表的赶黄草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得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共130篇,并对其发表年份、来源、内容、作者信息、支持基金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得出2016年为赶黄草文献发表高峰,《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泸州医学院学报)》与《中药材》是中国报道赶黄草领域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期刊杂志,目前国内赶黄草最热门的研究内容为化学成分与提纯工艺方面研究等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赶黄草研究目前存在质量标准需要完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先进科技手段的介入等问题;并提出通过相应解决对策,包括完善质量标准、深入相关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通过对国内十年来相关都市农业文献的研究,分别对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的区别与关系,都市农业的范围究竟如何划分,都市农业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及相关新型农业的关系,“都市农业”一词起源于何时、何地,都市农业的特征特性以及都市农业的评价体系等八大争议问题进行了综述,旨在进一步理清都市农业的基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都市农业的概念与意义进行再认识,不能忽视都市农业是在矛盾中生存较为脆弱的产业,充分认识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强化政府在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强都市农业立法,切实保护都市农业用地,加强对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都市农业投融资机制,培养都市农业各类专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张静怡  马佳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6):159-164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评价指标选取原则、评价指标内涵、评价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内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渐趋完善,评价方法丰富。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指标内涵的确定主观性太强;文化指标、都市农业观光等功能性指标的研究较少;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太过主观能动性;研究对象较单一等。提出了未来应当继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1)在确定指标时,应当选择典型性的指标,并且以因子分析法为主,使指标更加科学化、合理化;(2)重视文化、都市观光等新兴指标的研究,并与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融合、关联,展现都市农业的多功能特征;(3)在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时,为了避免主观性,多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4)丰富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研究(包括横向和纵向发展水平比较)。研究为科学评估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构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国内外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了解其特征、前沿、热点及其变化趋势,利用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调查2002—2022年发表的2123篇研究论文,旨在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共被引文献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研究该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2002—2022年关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文献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各国发文量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发文量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美国的发文量为484篇,占总发文量的22.79%,居首位。中国紧随其后,发文量为431篇,占比20.30%,中美两国之间交流频繁;中国科学院虽然首发年限较晚,但在该研究领域方面地位较高;中国研究人员的发文量占比很大,但和其他国家学者的合作交流较少;研究集中于生物与生化、物理学、农学等综合领域,研究内容呈现出跨学科融合的趋势。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是未来土壤微生物对种植模式响应中的重要问题。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模式、群落、根际、碳和氮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未来发展的领域可能是抗病性、腐烂、生物地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对世界上研究最前沿的20个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学术期刊、学科和国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进而了解2004—2014年杨梅研究概况和动态。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世界杨梅研究论文数量共163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3年文献数量最高;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中国文献数量最多,为108篇;浙江大学、浙江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广东药学院、京都大学杨梅文献较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中国,主要核心期刊是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Scientia Horticulturae、BMC Genomics;主要学科是食品科学技术、植物科学、应用化学、化学药物、药理学。  相似文献   

17.
水产生物技术文献及其核心作者群特征的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及时掌握国内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为研究样本,对其2005-2009年5年间发表的国内和国际期刊论文,从载文内容、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3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并对国内和国际论文在研究内容、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方面进行对比,以探讨国内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09年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总体发文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水产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位居前列;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发现,此期间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微卫星技术、基因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相关基因、系谱识别、核型、基因组和雌核发育可能成为水产生物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筛选出了生物技术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并对其分布特征、合作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国内论文数量远远高于国际论文数量;水产生物技术在多个水产科学传统学科中得到了应用,同时推动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育种领域的巨大发展,但该学科内研究者间的合作尚不密切,各个研究所间在该学科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8.
孙颉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7):152-157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团头鲂相关研究发表的中外文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从文献发表年代、国际合作研究、研究机构、高产作者、高被引文献、期刊分布等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揭示团头鲂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团头鲂研究主要是中国学者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团头鲂的相关研究文献由国内转向国际。近年来所发表的外文文献(SCIE)数量增长快速超越了中文文献(CSCD);CSCD的高被引文献出现在1992—2008年,SCIE的高被引文献出现在2008—2012年;目前形成以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等几个主要由专家学者所带领的学术研究团队,团头鲂的遗传改良已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将废弃的生物质“变废为宝”,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是实现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对1990—2022年国内外发表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该领域发文数量的年变化趋势、关键词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早于国外近10年,从2002年开始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国内,年发文量的增长趋势也显著高于国内,国内外发文量的差距也在逐年扩大。国内外对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不完全相同,国内偏向于将废弃物用于生产有机肥,以实现绿色低碳农业的循环利用;国外侧重于将废弃物进行生物质材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以弥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未来国内应该努力拓宽农业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将农业废弃物原材料进行分类处置,用于基质化、饲料化、肥料化、材料化和能源化,同时将废气、废热、废渣进行回收利用,以实现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减量化、多元化的多级利用。研究结果为国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外面源污染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全面了解国内外面源污染研究的发展态势,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发表时间、地区分布、学科类型、所属机构等方面,对Web of Science 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数据库中历年的面源污染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面源污染文献量激增;面源污染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美国是面源污染文献高产出高被引国家,美国环境保护局发表文献的平均被引频次最高,为32.81次/篇;中国科学院是发文量最大的研究机构,但是文献的引用率较低。同时,利用Endnote进行的关键词分析表明,中国和美国的面源污染研究主题大多一致,但中国研究需要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和最佳管理措施(BMPs)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