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向佳林  彭森 《种子科技》2019,(11):111-111,1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遥感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前沿技术,拥有比较先进的信息获取以及观测手段,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将遥感技术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手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完成信息采集、分析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农作物生长监测、面积估算以及自然灾害评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遥感技术被当作一项新兴的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遥感技术可以对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信息进行准确且快速的收集,并提供有效、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主要对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产生物技术文献及其核心作者群特征的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及时掌握国内水产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发展动态,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为研究样本,对其2005-2009年5年间发表的国内和国际期刊论文,从载文内容、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3个方面进行计量分析,并对国内和国际论文在研究内容、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方面进行对比,以探讨国内水产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09年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总体发文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水产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位居前列;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发现,此期间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微卫星技术、基因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性状相关基因、系谱识别、核型、基因组和雌核发育可能成为水产生物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筛选出了生物技术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并对其分布特征、合作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水科院生物技术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处于稳步上升阶段,国内论文数量远远高于国际论文数量;水产生物技术在多个水产科学传统学科中得到了应用,同时推动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育种领域的巨大发展,但该学科内研究者间的合作尚不密切,各个研究所间在该学科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4.
摘文章以国内期刊数据库近lO年的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等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表明:(1)遥感技术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社会公益需求和遥感图片的商业应用需求两个方面:(2)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涉及面越来越广泛.但是对新疆而言.遥感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在作物监测.而资源监测和灾害监测等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美人指葡萄专业合作社、河南省宏力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葡萄基地三种典型农业经营模式进行了组织管理特点、管理水平、法律地位、员工素质、融资能力、产品销售方式、经济效益及农民增收、新技术与新设备应用、市场竞争力、社会辐射力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以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葡萄基地为例的家庭型观光农业在发展稳定性、法律地位及带给农户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河南省宏力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组织管理、管理水平、员工素质、融资能力、社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其法律地位和发展稳定性不足;美人指葡萄专业合作社在九项比较中处于中间位置,但在社会辐射力的比较中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6.
对2011—2020年国内外重大植物疫情领域期刊论文和专利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植物疫情研究现状及前沿动态,以期为国内该领域创新发展、植物疫情防控体系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1—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国内外重大植物疫情领域国家、期刊、被引频次等进行梳理,由关键词分析得到研究前沿及热点,采用专利计量对地区分布及技术领域等进行分析。全球重大植物领域科技创新稳定发展,发文量和专利数持续上升。中国论文发表总量和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一,但国际合作程度和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较低,国内高发文量作者数目较多但作者间国际合作程度较低。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疫病识别及其防治,病虫害化学生态学如抗药性监测、农药风险评价,以及生物功能基因层面研究等方面。中国虽在该领域研发实力较强,但需加强国内外优势领域交流学习提高自身影响力,积极开展国际技术研究合作,为长期有效控制植物疫情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中国和美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超富集植物方面的研究状况,客观地反映两国在该领域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笔者采用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选用普通检索方式,以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作为主题检索词,对1900-2009年之间该库收录的中国和美国科研人员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在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和发文量上相差不是太多,但从高被引论文来看,国际范围内按照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论文中,美国有6篇,且占据前3名,中国无一篇入围。关键词词频分析显示,中美两国研究趋势相似。总体来说,中国学者在印度芥菜方面的研究和美国学者还有一定差距,今后不仅需要提高此领域的研究水平,还要注重提高科技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婷  张青  张海东 《作物杂志》2020,36(5):1-351
无人机作为新型遥感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无人机遥感技术被广泛用于作物监测,在农田作物长势监测、农作物营养诊断和产量估测等方面有所突破。本文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特点、无人机平台的选择和传感器类型、在作物监测上的主要应用3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对无人机发展的难点进行了讨论,并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作物监测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启示与思路,并为科研究管理人员在制订科技政策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科技论文数据信息为依据,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研究客体,通过对200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分析,试图从计量学角度对水产科技论文产出信息进行分类总结与归纳,探讨科技论文产出与科技竞争力的关系。【结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体科技竞争力有一定潜力,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科技竞争力,表现在国内核期刊论文数量排名列国内研究机构中第4位;与水产领域其他学科相比,渔业环境与生态、种质资源等学科竞争力较强。在国际方面,个别关键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看,国际科技竞争力较弱。【结论】在重视优势学科的同时,还应关注各学科的平衡发展,关注基础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现状梳理基础上,分析遥感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和不足,提出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为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对文献、政策进行整理及归纳分析,并结合国内外进展的对比,从中国农业遥感技术的重要性、应用水平、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表明,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技术支撑下,国内对农业遥感技术需求是迫切的,农业遥感技术应用也比较广泛;农业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取得长足的进步,发展趋势呈现基础性、整体性、系统性等特点。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农业遥感技术应用仍然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需要突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关键技术的应用普适性,加强国家宏观统筹,进一步提高农业遥感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农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高光谱遥感监测板栗病虫害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病虫害作为自然灾害系统中最大的部门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高光谱遥感技术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的不足,已经在林业及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应用该技术在经济林果病虫害监测的研究在国内外少见报道。板栗作为国家粮食中长期战略储备物资及近年来发展最快的经济林果之一,病虫灾害制约其产量与品质。本文首次提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监测板栗病虫害,通过分析其现实意义及深入探讨其可行性,为实现“精准农业”提供现实依据,拓宽了遥感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作物类型遥感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喜旺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278-285
及时获取作物种植面积是研究粮食区域平衡,预测农业综合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的基础。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提取作物种植面积的重要手段,而前提是识别作物。为了理清当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遥感在作物类型识别中的应用为主线,归纳了国内外作物类型识别研究中常用的各类遥感数据,如资源遥感影像、气象遥感影像、高分辨率影像、高光谱影像和微波影像等,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性;同时总结了利用遥感进行作物类型识别的3 类研究方法,包括基于光谱的识别方法、基于物候差异的识别方法以及光谱与物候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指出目前作物类型遥感识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影像空间精度与价格的平衡问题,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问题,物候差异对作物识别的影响问题等;认为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结合可以弥补各自不足,遥感影像的时相选择是提高精度的关键,另外需要应用除光谱和物候以外的更多解译标志;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物识别机理和多尺度数据融合方法。以期为遥感技术在作物类型识别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是实现农田信息快速获取的重要手段,在气象灾害发生后,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受害的面积及监测灾害发生程度,对于灾害的评估与及时救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监测在当前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对国内外不同农业气象灾害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农业气象灾害遥感监测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与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1997—2016 年20 年间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的文献数据为切入点,探索20 年来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对具体的机构合作图谱、聚类图谱和关键词图谱进行分析解读,直观展现了该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机构差异显著、热点主题明确。通过机构合作分析发现遥感在农业领域研究中中国科学院的发文量居于首位;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农用地变化和遥感监测以及精准农业形成的3 个大的聚类;最后通过突现检测分析得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利用、核农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的运用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土壤含水量高光谱遥感定量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光谱遥感因其光谱信息丰富,在土壤含水量的反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土壤含水量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比分析了微波法、热红外法、光学法和高光谱法监测土壤含水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重点分析总结了土壤含水量高光谱遥感定量方法,简要阐述了统计模型和机理模型反演土壤含水量的研究进展,特别对辐射传输模型和几何光学模型等两个机理模型进行了说明,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基于机理模型的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研究中获得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耕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耕地地力是表征农田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分级是保证农田合理利用的关键所在,对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简述了国内外耕地地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进一步综述了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8种主要技术及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评价应用的优缺点。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GIS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方法以及以GIS为基础的数据挖掘方法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GIS以及卫星遥感等技术的应用也将更为广泛,对提高农田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更为精准化。通过本文的综述比较,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发展效益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农业气象灾害对沙坨草甸交错带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3 年灾后在科尔沁左翼后旗进行实地测产,结合遥感估产和生态分类的方法,以遥感图像数据为主,地面测试数据为辅,获取农作物受灾面积,进而对科尔沁左翼后旗玉米进行灾害评估。结果表明,科尔沁左翼后旗农业区各镇玉米地受气象灾害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双胜镇>金宝屯镇>查日苏镇,其绝产面积分别达到669.87、55.23 和6.77 hm2。玉米产量受损主要受气象灾害影响,除此还与土壤类型、玉米生育期、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利用玉米长势衰减表现在光谱响应特征差异的特性,估测玉米不同受灾程度的受灾面积成为可能,对于农业上遥感估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烟草长势监测及估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长势信息是烟草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全面了解遥感技术在烟草长势监测及估产中的应用进展,为利用遥感技术支撑科学化、精细化烟田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在对相关文献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从地面光谱、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3种尺度对目前遥感技术在烟草长势监测与估产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1)基于地面光谱对烟草的监测,主要是利用反射率光谱及其不同的变换形式、光谱指数和光谱位置变量估测其生理生化参量(氮、磷、钾、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等),为诊断烟草生长、健康状况、成熟度提供依据,进一步实现烟草长势监测、估产与品质评定。(2)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在小尺度上对作物的面积进行提取、监测长势及估产,但受搭载相机分辨率、地形、自身稳定性等影响,不能监测烟草的细微变化。(3)参考LandSat、SPOT、MODIS、HJ-1等光学遥感数据以及SAR数据,利用遥感影像融合、分类等技术能够实现对大面积烟田病害、长势进行监测和产量估计。结合多源、多平台遥感数据,对烟草的参数进行定量研究,并利用同化技术对大尺度上烟草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来探索烟草的最佳采收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