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林分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a生杉木乳源木莲 3∶1混交林林分生物量 130 37t/hm2 ,乔木层生物量 12 7 5 0t/hm2 ,比杉木纯林增加18 7%。无论杉木、乳源木莲干材比例较高 ,两树种均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混交林年均净生产量 12 75 0t/(hm2 ·a) ,林分叶面积指数 9 0 5 ,叶对树干净同化率 179 72g/(cm2 ·a)。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林分生产力比杉木纯林高。  相似文献   

2.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林树种,约占全国商品材的1/5~1/4.但是,长期以来按常规方式实行刀斧倒桩砍伐,以小径材林为主的林分,出材率仅60~70%,浪费木材严重.如何提高杉木采伐出材率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杉木翻蔸采伐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环洞庭湖不同类型防护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  田育新  杨楠  姚敏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27-29,43
以环洞庭湖的杨树、马尾松、杉木等3种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中不同树种营养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有所差异,各主要造林树种单株生物量均以地上部分占绝对的优势,占全株生物量的87%以上.3种林分中,杉木林分生物量最高,为232 172.5 kg/hm2;马尾松林的生物量最低,为87 4...  相似文献   

4.
在12年生杉木人工纯林中进行不同强度间伐后套种丝栗栲,对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杉木林间伐后,保留杉木1 110~1 350株/hm2,林下丝栗栲生长状况良好,而且能够促进上层保留杉木林木的生长,形成层次明显的复层林分。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三种不同保留密度的杉木林分套种丝栗栲后,杉木单株材积生长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杉木丝栗栲复层林分杉木单株材积明显增长,有利于培育杉木大径材,且保育了一定数量乡土阔叶树种,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建议在闽西北林区适宜林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采用不同密度进行了萌生杉木与米槠营造混交林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树种空间结构即确定适宜的混交比例对于米槠人工林培育是十分重要的,留用1650~1950株/hm~2的萌生杉木营造的杉木、米槠混交对林分生长量增长,平均地径增大变化的影响最佳。初步总结了不同密度萌生杉木与米槠进行混交培育经营技术,可为拓展杉木、米槠混交林的培育,促进林分的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产量提供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因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深受群众喜爱。金洞林区作为一个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科学地经营管理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想通过对杉木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用林分解析法对现实林分进行解析,找出现实林分生长过程的基本规律,为科学  相似文献   

7.
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挖掘本地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种造林,通过营造不同混交模式的酸枣杉木混交林,进行不同混交模式酸枣杉木混交林林分生长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的酸枣杉木混交林群落特征和林分生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酸枣纯林>酸枣×杉木(1∶3)混交林>酸枣×杉木(1∶2)混交林>酸枣×杉木(1∶1)混交林>杉木纯林,其中杉木×酸枣(3∶1)混交林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并具较高生产力的混交模式,值得南方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抚育间伐对杉木中幼龄人工林林分生长质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江西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通过对吉水县万华山林场20 a生人工杉木林分进行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处理后,调查分析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种出材量、经济效益等存在明显差异。科学适时抚育间伐,经2次抚育间伐的杉木林分,上述因子高于经1次抚育间伐和未经抚育间伐的杉木林分,说明了抚育间伐能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萌生杉木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结构参数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对浙江龙泉萌生杉木林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12,林分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杉木树种分布格局为团状分布,木荷树种整体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其它树种的整体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林分的平均混交度为0.438 4,在弱度混交和中度混交之间;林分中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林木个体的优势排列顺序为:苦槠、马尾松> 杉木> 樟树> 木荷> 枫香、红豆树> 拟赤杨> 榆树。根据萌生杉木林的结构特征提出经营对策, 通过合理择伐和补植乡土树种进行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林分质量,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杉木是我国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川南优质乡土树种。本文针对杉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通过其不同初植密度和经营方法对林分生长及效益的对比实验和分析,提出杉木在川南的合理初植密度和新的栽培方法,进行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其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四川盆周山地5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的特征,为该地区森林结构化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盆周山地同龄的杉木纯林、柳杉纯林、杉木-柳杉混交林及同一时期形成的人天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和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1)杉木纯林、杉木-柳杉混交林、人工天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水平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485、0.478、0.478、0.481,柳杉纯林为均匀分布,平均角尺度为0.455。2)5种林分的大小比数频率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65、0.529、0.446、0.810和0.534,林分整体为中庸生长状态。3)在混交度研究中,杉木纯林和柳杉纯林以零度混交为主,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227和0.020;杉木-柳杉混交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460,林分整体为中度混交;人工天然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平均混交度为0.610和0.674,为强度混交。4)引入林分空间结构指数FSSI,综合分析3种林分空间结构参数,FSSI大小排序为:天然次生林>人工天然混交林>杉木-柳杉混交林>杉木纯林>柳杉纯林,其排序与林分混交度排序结果一致。【结论】该地区5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的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相差不大,林分空间结构主要受混交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其生长快,成材早,材质轻韧,结构均匀,纹理通直,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皖西杉木造林,曾掀起过"杉竹下山"热潮和杉木丰产片建设,从山区到丘陵,建立起许多连片的杉木林基地。宿松县有林地总面积54.3万亩,杉木林地12.5万亩,约占有林地总量的1/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种因素的影响,杉木林基地林分生长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将乐县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进行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营造杉木林等3种更新方式的林分恢复调查,比较探讨其生长量、生物量及物种丰富度,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生长、林下植物发育及林分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大,采用天然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形成的阔叶树林分树种多样,结构稳定,生长良好,是保护和发展阔叶林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杉木、马尾松为例,并以该树种林分自然稀疏线,地位指数等上层树高线数学模型及参数值,计算各树种不同初始密度、地位指数、林龄(树高)生长阶段的林分适宜密度。初始密度、地位指数愈高,其适宜密度愈高,反之,则愈低。这是各树种林分适宜密度的基本变化规律。杉木、马尾松各树种值不尽一致。同时亦由此看出,一定立地条件下之适宜密度是随林分密度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林分适宜密度不为某定值。  相似文献   

15.
杉木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 ,目前 ,大规模的杉木人工造林 ,主要是采用实生苗造林方法。但实生苗造林所形成的林分分化明显 ,优良品质退化快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杉木林的经济价值和推迟了工艺成熟期。采取优良无性系苗木造林可保持优良遗传品质 ,加快林木生长速度 ,提高林分质量、产量 ,从而提高林分的经济价值。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们在继续用杉木实生苗进行大面积人工造林外 ,还同时引进优良无性系杉木苗造林 ,并进行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南 3 0km的沙济镇林场 ,该地海拔在…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寿宁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马尾松、黄山松三大树种的林分生长量,根据现行标准,区分了低效林分和正常林分,结果显示:马尾松、黄山松和杉木低效林面积占比分别为31.6%、23.4%和40.5%。以面积、平均胸径为协变量,进行了低效林产生量和林分平均生长量及正常林分生长量的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低效林产生量并无显著差异;不同树种的林分平均生长量间差异不显著,而正常生长的林分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杉木的生长量水平大于马尾松和黄山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四川盆周山地西缘5种典型林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杉木-柳杉混交林、人工-天然混交林、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差异。【方法】选择立地条件和林龄相近的5种典型林分,进行灌木和草本物种多样性调查,计算其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Simpson和Pielou指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林分之间的物种多样性差异,用Jaccard相似性指数来衡量林分之间的物种相似性。【结果】1)人工林(杉木林、柳杉林、杉木-柳杉混交林)的草本优势种均为蕨类,如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尖头蹄盖蕨Athyrium vidalii;人工林的优势灌木主要为耐荫的常绿种类,如西南红山茶Camellia pitardii、川黔尖叶柃Eurya acuminoides;天然次生林优势灌木为喜阳的先锋种类,如高粱泡Rubus lambertianus、川莓R. setchuenensis。2)天然次生林的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其余4种林分,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4.37、4.63,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20、1.29,Simpson指数分别为0.63、0.67。3)杉木林、柳杉林、杉木-柳杉混交林、人工-天然混交林4种林分之间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 0.05),4种林分的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亦无显著差异。4)3种人工林之间(杉木林和柳杉林、杉木林和杉木-柳杉混交林、柳杉林和杉木柳杉混交林)的相似系数分别为19.35%、23.60%和21.95%,大于其他林分之间的群落物种相似系数。【结论】1)在四川盆周山地西缘5种典型林分中,天然次生林林下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2)杉木林、柳杉林、杉木-柳杉混交林、人工-天然混交林的林下物种多样性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8.
关于营造混交林的若干林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营造混交林,日益为林业生产、科研及教育部门所重视。我国南方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在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的同时,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进行多种形式的混交造林。各地区的实践证明,在我国南方发展混交林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又是扩大杉木栽培范围和克服杉木纯林一些缺点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较好的造林模式,以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混交类型幼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中各树种生长量存在差异,其中混交林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在4种林分类型中生长最好;混交林在绝大多数林分土壤物理性质方面与杉木纯林存在显著差异,各混交林之间土壤物理性质也存在差异;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保持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最好,其次为杉木、栾树、麻栎混交林,再次为杉木、栾树、枫香混交林,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20.
杉木是我国南方14省(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也是国内最主要的商品用材树种,在提高杉木产量和产品质量方面,科技工作者从各个侧面进行了研究报道,笔者为探索实生与萌芽更新两种不同起源杉木生长规律,1983—1985年对城步县杉木林分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