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流式集中排种系统中排种定量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流式集中排种系统的播种要求,通过对普通外槽轮排种器的研究,设计了能够满足"一器多行" 排种的大播量外槽轮排种定量器;由压缩弹簧和调节手柄组成的播量调节装置能准确控制阻塞轮的位置,从而改变外槽轮的工作长度,达到能够准确调节播量的目的.与一般外槽轮排种器的播量调节装置相比,播量调节方便、准确且耐用,为进一步研究气流式集中排种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倾斜外槽轮上排种式排种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一种能满足小麦精播栽培要求的倾斜外槽轮上排种式排种器的设计.重点介绍了排种槽轮和排种杯的设计。本设计通过科研鉴定。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用于育秧的播种机,大多采用外槽轮、筛型孔条或窝眼轮和机械式排种装置。这种播种机由于采用外槽轮排种器,往往产生播种均匀性差,空穴率高,不能满足每穴2~3粒种子的精度要求,且这种结构易形成摩擦和挤压,造成伤种或死种。  相似文献   

4.
外槽轮排种器伤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槽轮排种器广泛使用在谷物条播机上,其中NJ210-80小外槽轮排种器因其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而受到用户的欢迎。但由于其结构本身的原因及过去制造质量差,造成对种子的损伤,降低了田间出苗率、浪费了不少种子。 据有关资料介绍,外槽轮排种器伤种的主要原因有: 1.槽轮与排种舌间夹种引起伤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外槽轮式排种器播量调节范围与控制精度,设计了一种外槽轮式播量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机组行进速度信号,同时控制槽轮转速与槽轮长度,实现播量调节与控制。通过试验,建立了播量与槽轮转速、有效工作长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槽轮转速、有效工作长度对播量变异系数与模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最大误差小于5%,平均误差为3. 2%,满足精度要求;槽轮有效工作长度在14~30mm范围内、转速为40~60 r/min时,变异系数小于0. 5%。上述参数范围是所设计外槽轮式排种器播量自动控制系统适宜的控制范围。研究为外槽轮排种器的播量自动控制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精播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产量。但精播栽培技术只有借助于性能优良的播种机才能大面积付诸实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研制一种能满足小麦精播栽培农艺要求的排种器。为此,我们设计了倾斜外槽轮上排种排种器。 一、结构与工作原理 该排种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种箱内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经箱底孔进入排种杯内,排种杯内的种子进入槽轮凹槽内,充入凹槽内的种子随着槽轮的转动,被强制排出排种杯,经输种管到这种床。未充入槽轮凹槽的种子,被毛刷刮种器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种外槽轮电动排种器,包括外槽轮排种器、直流电机、直流调速器等。该播种器采用单行独立外槽轮电控排种设计,可解决半幅播种手动插板停行、漏播监督、及时补种等问题。同时进行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外槽轮电动排种器可顺利完成播种试验并且每个播种器可独立控制,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种子破损率和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均符合标准要求,作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紫花苜蓿播量较小,采用现有的外槽轮式排种器进行播种时,很难满足实际播种量的要求。为此,在结构上对现有的外槽轮排种器进行改进,并在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排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排种均匀性和播量精度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控制排种器的实际播量,满足紫花苜蓿播种需求。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苜蓿排种器的研制与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苜蓿草种外形尺寸小、流动性好的特点,研制了组合式窝眼轮苜蓿排种器。解决了一般外槽轮排种器排苜蓿种子时出现的伤种、漏种和播量难以控制等问题。经田间性能实验检测表明,该排种器性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EDEM和3D打印成型的外槽轮排肥器排肥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槽轮排肥器是使用最广泛的排肥器之一,目前外槽轮排肥器结构和几何尺寸单一,无法适用不同肥料颗粒排肥需求,直接影响了排肥效果。EDEM为目前对于颗粒类仿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采用测量和统计学方法获得肥料颗粒的三轴尺寸,以近似球体假设肥料颗粒形状,建立肥料颗粒和外槽轮排肥器的EDEM模型,通过改变槽轮的结构尺寸等,对其排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外槽轮排肥器的排肥特性;3D打印成型设计槽轮,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凹槽半径、槽轮转速对施肥量影响较大,满足线性正相关,螺旋升角对施肥量影响不显著(P0.05),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85%~15.98%,平均相对误差为7.21%。本文所建立的EDEM仿真模型准确,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外槽轮式单段木薯种茎排种器设计与仿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木薯种茎预切种式排种要求。基于预切种排种技术,利用外槽轮排种方式,设计一种外槽轮式单段木薯种茎排种器,分析排种器充种机理,明确影响充种性能的因素,设计排种器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利用UG软件建立排种器和木薯种茎的虚拟模型。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充种倾角、槽轮转速和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排种段距合格率为试验指标,利用UG软件运动仿真模块,进行木薯种茎的排种仿真试验,确定最优参数组合为充种倾角为30°,槽轮转速为0.4 rad/s,前进速度为1 m/s,并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台架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段距合格率平均值为90.9%,与仿真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5%。最优组合方案可靠,满足木薯种茎的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所使用的条播排种器大多数采用"外槽轮旋转式排种器",这种排种器对于籽粒小、流动性好的豆科牧草种子难以控制播种量和排种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3.
气力振动式超级稻穴盘精量播种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级稻穴盘精量播种的要求,设计了振动种室与勺式外槽轮定量供种装置和气动V型振动排种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率为400盘/h,气动气压为0.23MPa,排种盘倾角为4°时,以每穴1~3粒为合格时,其合格率可达90%以上,排种稳定性好,能够满足超级稻穴盘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排种器是播种机械的重要部件,对排种器的要求一般有如下几点:排种均匀、播量稳定可靠、不损伤种子、通用性好、播量调整范围大、调整方便等。常用排种器可分为条播及穴播两大类。条播排种器有外槽轮式、磨盘式、内槽轮式、勺式、拨轮式、花盘式、气力式及离心式等。1.外槽轮式排种器外槽轮式排种器应用广泛,国产条播机上大多采用此排种器。它的组成包括排种盒、排种轴、排种舌、外槽轮及阻塞套等。排种轴通过轴销带着槽轮转动,种子被  相似文献   

15.
该机由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集小槽轮和窝孔排种器于一体,能满足玉米、大豆、小麦、油菜等大、中、小粒作物种植的不同要求,能进行常量播种和精量播种。该机的排种器结构新颖、排种精确、性能稳定,调节方便,可与多种播种机配套安装,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明确排肥器工作参数对排肥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外槽轮排肥器的排肥性能。应用离散元法(EDEM)研究外槽轮排肥器工作过程的基础上,以外槽轮工作长度、排肥轴转速、排肥舌开口角度为试验因素,以排肥量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离散元法、二次正交回归试验、排肥器排肥台架试验,研究排肥器工作参数对排肥量的影响。建立外槽轮排肥器工作参数与排肥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明确工作参数对排肥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外槽轮工作长度、排肥轴转速、排肥舌开口角度。仿真与台架试验排肥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04%,且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结论一致。研究成果可以为施肥机械排肥量的调整和机具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完成牧草种子机械物理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行一器的排种装置。该装置由调节螺杆、搅拌器、排种器壳体、中央排种槽轮等组成。排种量通过调节螺杆调整中央排种槽轮相对于排种器壳体的工作长度来设定,槽轮壳体内的搅拌器用于防止种子架空,大小不同的种子的排种则通过调节槽轮机构内部元件位置来实现。完成了中央排种槽轮结构的设计,并根据结构设计参数及种子的物理特性参数,对不同种子公顷排种量进行了计算,制作了中央排种槽轮工作长度标尺,标尺标值与不同种子公顷排种量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8.
应用振动———气吸原理的水稻精密播种机目前,我国用于育秧的播种机,大多采用外槽轮、筛型孔条或窝眼轮和机械式排种装置。这种播种机播种均匀性差,空穴率高,不能满足每穴2-3粒种子的精度要求,且这种结构易形成摩擦和挤压,造成伤种或死种。由江苏理工大学研制的...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变量施肥和提高施肥的均匀性、准确性,设计一种电控排肥装置。该装置可根据机组的作业速度、输入的目标施肥量和外槽轮有效工作长度自动调整外槽轮转速。搭建电控排肥装置试验平台,完成对系统参数的标定,通过试验得出外槽轮排肥器有效工作长度和平均每转排肥量的函数关系,在20~40 r/min转速区间内,排肥稳定性较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25~40 r/min转速区间内,各行排肥量变异系数小于1.72%,排肥均匀性良好;在目标施肥量为150、200和250 kg/hm~2时,实际施肥量与目标施肥量的偏差均小于7.68%,可以为精准施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木林 《当代农机》2014,(11):51-52
<正>槽轮式排种器和谷物条播机解放初期,河北省磁县的一家手工业社生产出一种棉麦两用独腿耧(见图32),可用于条播小麦或棉花。该机由牵引架、开沟器、排种器、种箱、地轮、覆土棍和把手等部件组成,这些部件大多为木制。排种器由两个槽轮构成,每个槽轮的直径为50 mm,长度为40 mm,横向安装在种箱内,一个在排种口上方,另一个在种箱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