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畜禽业》2020,(2)
貉作为一种杂食性的动物,在吃植物性的食物的同时,也会吃动物性的食物。因此,在调制貉的饲料时,貉所能够使用的饲料内容物就相对于一些肉食性的动物或者草食性的动物更加的丰富。而在喂养貉的过程中,对貉提供的饲料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貉的健康问题,以及它之后的繁衍和生产能力。因此在喂养貉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调制貉的饲料,确保貉日常摄入的营养能够均衡。同时,貉的饲料的内容物还需要随着貉处于不同的生理阶段而稍有改变。  相似文献   

2.
正水色,最通俗的解释就是水面所呈现的色泽。一般来说,水是无色透明的,我们常见的自来水都是清澈明澄的。但水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水色,因此我们所指的水色主要是指水体的颜色。水色的形成是太阳光经水体散射后,可见光与近红外辐射的散射光所呈现的颜色,它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物理的、化学的,还有生物的。水产养殖的水色是由养殖水体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3.
尽管人们已经对壳聚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壳聚糖的制备与应用仍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原料的种类、采收的季节、保存的方法不同,由蟹、虾壳制出的壳聚糖性能有很大的差异,因制备的工艺条件和需求标准的不同,制出的壳聚糖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互联网发展迅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安全生产、高效管理。但是,传统的互联网只局限于便于布线的陆地,对于辽阔的海洋则无能为力。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发展将从有线到无线,互联网的使用将延伸到广阔的海洋,这样的平台将为我国海洋渔业的信息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从适于海洋环境的CDMA近海通信和移动卫星全球通信及二者均可接入互联网的角度,结合已有的实例,探讨不久的将来,“全国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拓展海洋渔业互联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鱼病是一种灾害,防治不当不但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且会雪上加霜造成更大的损失。在往年发生的一些爆发性鱼病,比如珠三角和海南的虾病毒病、江苏的鲢鱼脑孢虫病、湖北浙江的蚌瘟病和南方地区的细菌性败血症及罗非鱼链球菌病都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其实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病”的本身只是其中的一个不足分量的因素,而“治”的不当所引起的不能及的挽救才是真正的祸害源头。经本人对众多来访求医者调查发现20%的鱼病所造成的损失是因为“病”本身的难治,80%是因为“治”的不当而造成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渔业界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长江渔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的生存、繁衍所需的生态环境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是保证鱼类种群和资源量稳定的前提。由于自然的变迁和人类的生产、生活等社会活动的影响,使长江的渔业生态环境在近20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对长江渔...  相似文献   

7.
大连海滨风     
又到了山花灿烂的季节,寒冷的天气已悄然远去,出行旅游的日子来临了。在这样的季节里到大连度假是个不错的选择。滨海的大连城有着艳丽如画的美景和鲜美丰富的海产,漫山遍野的樱花次第开放,和着柔和的海风,能驱除您一身的疲惫,再加上阳光明媚的海滨浴场、独特风味的大连海鲜菜以及美丽的海滨自然风光,相信您会对这里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世界渔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程度的加深,环境资源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各种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应激对鱼类的影响也日益严重。水产养殖环境的特点和它们对鱼类的影响,已经迫使养殖者在发展水产养殖的过程中注重各个实际操作的设计,以控制和减轻可能对鱼类产生的应激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郑工 《科学养鱼》1987,(3):26-26
蛋白质的含量,是食物营养价值高低的主要指标。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它所含的氨基酸及蛋白质的效价。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蛋白质消耗量及其质量的优劣,可以代表它的人民营养与健康水平。食物蛋白质的研究工作,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有畜肉、鱼等,  相似文献   

10.
对各种微量电泳方法的利用要求实验才对他(她)的特定的问题有适当的研究,这些选择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因素多半是微量样品的大小,酶的浓度,特定酶染色剂的灵敏性,在选定的凝交和缓冲液条件下满意的同工酶谱,是否同工酶被显微镜光密度计定量。材料的价值和工作人员在方法上的取舍。利用动物细胞克隆的微量电泳能够进一步地开展许多技术要求得严格的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李思发 《水产学报》2002,26(6):493-497
用包括Z2和Opp17两个10碱基随机引物在内的10个引物,对来自荷兰斯科克莱(Skodely)、美国加州圣何塞(San Jose)的中华绒螯蟹群体与中国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进行RAPD遗传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中华绒螯蟹群体特有的Z2引物扩增的700bp标记带(Z2^700bp),在荷兰与美国2个中华绒螯蟹群体中同时出现,而不出现日本绒螯蟹南流江种群中特有的880bp标记带(Z2^880bp),表明欧洲、美国中华绒螯蟹与中国中华绒螯蟹为同种Eriocheir sinensis,而非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us;(2)Opp17引物扩增的947bp片段在中国长江、荷兰及美国3个中华绒螯蟹群体内的出现频率均达100%。结合Z2引物扩增结果,欧洲与美国中华绒螯蟹群体极可能是从中国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引入繁衍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蟹类土池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孝连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12,34(1):110-116
蟹类养殖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以下简称梭子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以下简称青蟹)是我国主要的养殖蟹类。目前3种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发展不平衡,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普及推广并在养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青蟹土池育苗尚未有成功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我国河蟹、梭子蟹、青蟹苗种生产技术,尤其是土池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河蟹、梭子蟹土池育苗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蟹类土池育苗技术应用于青蟹土池育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Guo  Huayun  Tang  Dan  Shi  Xueling  Wu  Qiong  Liu  Ruobing  Tang  Boping  Wang  Zhengfei 《Fisheries Science》2019,85(6):979-989
Fisheries Science - The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japonica sinens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quaculture species cultivated in China. The crab is an omnivore, and its hepatopancreas absorbs...  相似文献   

14.
Chinese mitten crab is a unique aquatic product in China. As a highly nutritious, delicious, and intriguing food, it is deeply loved by consumers. Through field visits and household interviews in Chongm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and Suzhou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author collected relevant materials and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rab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tten crab industry in Shanghai by using SWO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rab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tten crab industry in Shanghai can adopt growth‐oriente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iversification and def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t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tten crab industry in Shanghai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rab culture.  相似文献   

15.
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分析了有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组和对照组(无伊乐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生长、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有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体重、壳长和壳宽增长率与肥满度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但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伊乐藻组的雌蟹肝胰腺中的鲜味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而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雄蟹肝胰腺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中华绒螯蟹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综上所述,伊乐藻不仅有利于中华绒螯蟹的生长,而且能改善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长江_辽河_瓯江中华绒螯蟹种群的形态判别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加武 《水产学报》1997,21(3):269-274
为比较不同水系中华绒兀自蟹种群的形态特点,建立了判别中华绒螯蟹水系来源的方法,以辽河、长江、瓯江中华绒螯蟹成蟹的三个各群为研究对象,测量了代表其形态特征的24个度量性状,处理后得48个形态特征参数;然后用判别的方法筛了其中能提供附加信息的6个参数,并建立了Bayes判别函数;最后对判别进行拟合,拟合概率雄蟹为92.39%,雌蟹为89.37%。用逐步判别的方法对中华绒螯蟹的不同种群进行比较并判别其水  相似文献   

17.
蟹类精子计数对其冷冻保存及种群生殖能力的探究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计数蟹类精子数量的速度,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蟹类精子密度的方法。比较了两种蟹类在不同波长(380nm、520nm、760nm)下吸光度(A)与精子密度(C)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20nm波段下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精子密度和吸光度之间也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是:A=0.058×C(R2=0.9928);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精子吸光度与精子密度呈线性回归关系,其回归方程是:A=0.061×C(R2=0.9892)。统计检验表明,使用该方法测定蟹类精子数目,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可以加速蟹类精子计数速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固城湖水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现象呈现明显,为寻求固城湖水环境质量污染原因,本文将利用物料平衡原理,建立氮磷总量的数学模型,计算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养殖每年所产生的氮磷量,经与实测结果验证,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计算得到,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养殖所产生的氮、磷量与固城湖大湖区、港口和河口的氮、磷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固城湖中华绒螯蟹养殖可导致固城湖水体的氮磷总量呈现快速增长。为更好地保护固城湖水生态环境,应严格控制中华绒螯蟹养殖的规模,杜绝中华绒螯蟹养殖产生的有机污水直接排放入固城湖。  相似文献   

19.
利用显微介导远缘杂交技术将河蟹总DNA直接导入镜鲤受精卵内,再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显微介导河蟹基因镜鲤的外源DNA。在30对AFLP引物中,有3对引物扩增出供体基因片段,即在显微介导河蟹基因镜鲤中均有和河蟹基因相同而对照镜鲤没有的条带。对6尾阳性显微介导河蟹基因镜鲤的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验证。结果表明:阳性显微介导河蟹基因在镜鲤中均含有供体基因目的片段。本研究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验证了河蟹总DNA可通过显微介导方式整合到镜鲤基因组中,为显微介导外源总DNA转化技术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解剖、测量性成熟和未成熟中华绒螯蟹外部形态和性腺之基础上,试用“双百分率法”和“差异显著性检测法”对中华绒螯蟹的副性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性成熟后的雌、雄中华绒螯蟹均具有较明显的副性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