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蔗田综合开发就是建立以甘蔗为主的集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于一体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提高蔗田的生产率,实现蔗田的集约化经营。这是蔗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福建省蔗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许多蔗田综合开发模式,为解决耕地少、蔗粮争地矛盾,为推广蔗田集约经营积累了宝贵经验。他们的做法是: 前期套种粮菜,充分利用裸露地面在甘蔗苗期(进入伸长期以前),蔗田裸露的面积较大,可间作套种豆类或瓜菜,做到一地多用。新植蔗在上一年冬种时,采用等距麦、莱间作(旱地为大、小麦间作),菜(白萝卜、花菜、洋白菜等)和大麦收获看,原菜畦(大麦畦)栽种蕃茄或瓠瓜,3月上旬将蔗移栽或提早直播在小麦畦的两侧,小麦收获后,在麦畦部位间种豆类。这样甘蔗苗期就一直处  相似文献   

2.
春植蔗田间种豆菜类短期春播作物 ,充分利用甘蔗生长前期的空间 ,是提高蔗田单位面积生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为了探求其间种豆菜作物对产量以及效益状况的影响 ,我们于 1999年在长林乡河山村进行了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3.
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赖贵生(广东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蔗地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4.
0引言甘蔗是我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甘蔗间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蔗田小气候,发挥作物间互利作用。合理间种不仅可促进甘蔗生长,而且还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甘蔗生育期较长,前期生长缓慢,行距较宽,行间裸露时间长,水份蒸发大,漏光较严重,因而近年来甘蔗间种其他作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生产上许多蔗农由于间种不合理,导致甘蔗产量严重下降,间种作物收成不大,经济效益比较低,为了进一步探讨甘蔗合理间种的作物及其方式,提高蔗田单…  相似文献   

5.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蔗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点,分析了弥勒蔗田7种生态高效模式的经济效益及示范推广情况,并提出了蔗田生态高效模式的调控措施,包括精细整地,合理选配间套作物品种,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规格化种植,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镇独田村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旱地高效农业路子,实行瓜粮间种,发挥立体种植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礼会效益。现将其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选用马铃薯品种合作88和3个不同甘蔗品种进行田间间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平均每公顷产17.589t,产值11 960.52元,纯收入8 377.02元,投入产出比1:3.33.甘蔗平均每公顷产123.80 t,产值24 768元.达到了增加蔗田复种指数,提高蔗田经济效益的目的,为调动农民种蔗积极性,稳定制糖产业甘蔗原料基地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锦莲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1022-1024
通过对扶绥县甘蔗间种西瓜生产现状及其对耕地土壤肥力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制约扶绥县甘蔗间种西瓜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保证西瓜苗的质量、做好西瓜的销售工作、引进甘蔗新品种、实行土地置换合并、推广较完善的甘蔗间种西瓜农业技术措施等5项促进扶绥县甘蔗间种西瓜生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两者的间种,发挥玉米和红薯各自在生长过程中的优势,实现两者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热能及水源和空间等资源,由此使得这两类作物能够各取所需,形成一种高产的栽培模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玉米套种红薯为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在这种技术指导下的农户种植技术的实施情况,希望能够促进该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湘北平湖区是湖南棉花的集中产地,在棉价下跌、种植效益下降的情况下,农民愿意改种其他作物。本文作者根据多种耕制模式的效益和市场比较分析,提出了以发展节水抗旱稻和水稻旱种为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作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坪镇的自然资源,开展玉米间种工业辣椒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研究工作,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效益的新方向。本文简述大坪镇山地玉米间种工业辣椒的有利条件,对玉米地间种工业辣椒高产栽培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林固体废弃物可作为栽培食用菌基料的特点,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以期为丹江口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借鉴。集成农林固体废弃物"收转用"的方法,提出农林废弃物食用菌基料化高效利用技术与推广的思路。农林废弃物食用菌基料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固体废弃物对水源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项目区农民增收3.2亿元,能为丹江口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立体种植的概念 立体种植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是传统的农作物多熟制、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升华。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地间种、混种、套种、复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种层次,多种次序的立体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一、立体种植的概念 立体种植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对时间和空间的充分利用,是传统的农作物多熟制、间作套种等耕作制度,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升华.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生理特性.利用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地间种、混种、套种、复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种层次,多种次序的立体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7.
多元多熟立体种植是一种符合生物群体结构的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形式与配套的综合技术体系,发展多元多熟立体种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淮北地区发展棉花多元多熟立体种植的机理1.1因地制宜,讲究效率棉花立体种植涉及多种作物、多种因子、多种学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地调研,将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分为农业副产物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复合型模式、农产品深加工循环产业链模式、农村生态家园模式和多产业结合循环农业园区模式5种类型,共包括14种模式。并根据农业资源条件、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农业资源投入条件和资源循环利用条件4类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湖北省划分为4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武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平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东西边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在不同的区块内,因地制宜的选择使用不同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以期分区指导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瓜是富锦市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为了推广南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我们经多年试验、示范,完善了南瓜栽培技术体系,形成了富锦市南瓜与向日葵间种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文章详实阐述了南瓜间种向日葵技术及其效益、增产原理。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7,(13)
<正>建平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新的指导思想和新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坚持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宜冷则冷,宜暖则暖,冷暖结合,注重效益。调整发展思路,整合项目资金,强化服务体系和市场建设。以冷棚越夏栽培为主体,实行蔬菜、花卉、棚果、食用菌、畜牧业、能源"四位一体"多元化发展,生产绿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使设施农业成为建平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根据建平县的气候条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