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装备》2003,(4):79-79
最近,广东省农机研究所针对华南地区高温、高湿和台风多发的气候特点,在薄膜的研究基础上又成功开发了符合华南地区气候要求的连栋塑料温室.  相似文献   

2.
工厂化农业是在相对可控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经营,追求合理投入与最佳产出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从国内的生产实践看,目前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温室内种植蔬菜、花卉等园艺产品。华南地区属南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多阴雨,夏季睛朗少雨,日照强、多台风。基于以上的气候特点,华南地区在建造温室时应主要考虑夏季通风降温、抗腐蚀、抗台风的问题。下面介绍华南地区温室的主要类型和配套设施。一、华南地区温室的主要类型1.塑料温室塑料温室可分为塑料拱棚,经济型塑料温室,锯齿型塑料温室和华南型塑料温室。其中塑…  相似文献   

3.
安徽淮北地区农田水资源调控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淮北地区存在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及其开发利用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该地区自然条件、降水、土壤、水文地质、水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差异,全区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研究分区,提出北部“以蓄为主、以蓄促补”,中部“蓄泄兼筹、补排相顾、以蓄为主、适度排泄”,南部“以排为主,蓄、引、提相结合,洪、涝、渍、旱综合治理”的分区农田水资源调控模式。这对该区农田水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工降雨缓解旱情及典型增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腹部盆地大气层中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状况和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实践经验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证,选择1998年4月27~28日山西省南部飞机增雨作业过程进行典型人工增雨作业过程效果评价,结论为作业后累积增雨率在第480min时最大,为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开展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针对于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线性表达不能兼顾水资源评价系统中存在的模糊性以及随机性问题,引入云模型改进集对分析中联系数的计算,并通过方差最大化原则耦合层次分析法以及熵权法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建立了融合权重的集对云模型,对2010-2019年河南省各地级市的水资源脆弱性开展评价。同时,引进五元减法集对势对各城市水资源脆弱性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资源呈现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3个等级,分布上呈现南部、西部的城市整体水资源脆弱性较低,北部、中部的城市整体水资源脆弱性较高,主要是水资源自然禀赋的不足以及开发利用程度高所致;信阳、三门峡、驻马店系统态势多数年份处于均势或偏同势,水资源脆弱性状况较其余城市更好,发展形势健康;郑州、焦作、开封等城市系统态势所有年份均处于反势或偏反势,发展形势严峻,属于水资源脆弱性重点调控的地区;河南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水资源脆弱性自2014年起呈现下降趋势,符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河南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发展状况,以宁夏整体和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模糊层次分析、GM(1,1)和不同情景模式法,分析了2004-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和未来(2020、2025、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发展。结果表明:北部引黄灌区和宁夏整体变化趋势相近,在2004-2016年呈现稳定增加趋势;中部干旱带虽然也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南部山区波动较大,虽然也表现为一定增加,但效果很小。水资源承载力的良性发展是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不同因素的驱动影响大小排序为森林覆盖率生态用水率农业依赖度年降水量人均GDP恩格尔系数。未来4种情景假设下的宁夏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发展良好,排序为情景3现状情景2情景1。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宁夏南部山区雨水蓄积利用的必要性和利用水窖发展集雨的历程,利用窖水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方法。在宁夏南部缺水地区,必须要对降水分配实行人工调节,将有限的水资源蓄积起来,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期采取非充分灌溉、滴灌与微喷灌、地面覆膜下补充灌等形式进行补充灌溉,更大限度地挖掘降水资源的生产潜力,实现干旱地区的增产增收。探索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利用雨水蓄积降水资源补充农业灌溉的新模式,变被动防旱为主动抗旱,增强干旱地区抗御干旱的能力。分析了水窖集水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利用水窖水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广辟财源,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农业增产。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全国面积1 964 375 km2,是拉美第3大国.位于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墨西哥气候复杂多样.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27.7℃;墨西哥高原终年气候温和,山间盆地的气温一般为24℃,地势较高的地区一般为17℃左右;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是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广受人们关注。以酒泉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指标构筑酒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量化评价酒泉市2010-2021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评价2010-2021年酒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Ⅱ级,水资源轻度超载;变异系数法评价表明2010-2017年,酒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在Ⅱ级~Ⅲ级之间波动,2018年后,酒泉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转变为Ⅲ级,水资源濒临超载。综合分析认为变异系数法的分析结果更符合酒泉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大多数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季常盛行相反方向的季风,使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四季气候变化大.其自然气候条件难以满足农业生物的适宜环境要求.从气温情况来看,一是气温年较差(多年内最热月份平均与最冷月份平均的温度差值)比较大.华南地区气温年较差为10~20℃;长江流域为20~30℃;华北和东北地区则达30~40℃.  相似文献   

11.
蒸发皿蒸发量是衡量大气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中国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成因,利用全国751个站点1961-2017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平均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基于PenPan模型对20cm蒸发皿蒸发量进行估算。对中国地区57a的气象数据和PenPan模型模拟结果进行趋势分析,探究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导气象因素。结果发现:在1961-1993年期间,中国地区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导气象因素为风速;1994-2017年“蒸发悖论”现象消失,此时主导因素为饱和水汽压差;两阶段相比,空气温度对蒸发的作用增大,而风速的作用减小。春夏秋冬4个季节,蒸发量在空间上差异较大。辐射项蒸发量的夏季最大值在西北地区,其余季节在华南地区;动力项蒸发量冬季最大值在华南地区,其余季节在西北地区;随着季节推移,总蒸发量最大区域由西北转移到华南地区。根据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西北和华南地区需要根据该地区蒸发量的季节变化合理调配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正盐池县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由于水资源匮乏,加之土壤贫瘠,一年只种一季农作物,在光热资源上属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近年来,随着井、窖和扬黄灌区的不断开发利用,单种小麦除所需的0℃的积温1600℃~1800℃和120天~127天左右的生育期外,大约还有1700℃积温和75天左右的生长期没有充分利用。2014~2015年开始在盐池县扬黄灌区开展小麦收获后青贮玉米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4日8时50分,2020年第2号台风"鹦鹉"以热带风暴级(9级,23m/s)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登陆,当天下午减弱为热带低压移入广西境内。受此影响,粤西地区、华南南部、广西北部等地遭受暴雨袭击,南方电网累计受影响用户14万多户,无重要用户受影响。经全力抢修,当晚19:46,广东受台风"鹦鹉"影响用户全部恢复供电。截至  相似文献   

14.
以榆林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个评价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与熵值法综合定权,将指标体系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4个子系统,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榆林市2015年各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与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榆林市2015年各县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为0.4~0.6,府谷和神木处于理想可承载区;榆阳、靖边、定边处于水资源可承载区,表明水资源供需基本达到稳定;横山县处于水资源轻度超载区;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和子洲属于水资源重度超载区.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与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整体上,南部六县水资源承载力普遍较北部六区县差.就各个子系统而言,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空间差异性明显.评价结果可为今后榆林市各区县水资源规划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藏柏(Cupressus torulosa)为柏科柏木,属高大常绿乔木,树形优美、挺拔苍翠,且材质优良,用途广泛,为优良用材、绿化观赏树种。原产我国西藏东部及南部、印度及尼泊尔,分布在28°~32°N。原产地海拔1 800~2 800 m,多分布于河谷地带。分布区年平均气温12~22℃,年降水650~1 600 mm,夏雨型或均匀雨型,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为2~12℃。藏柏能在多种土壤上生长,特别是石灰岩山地,最好为湿润、肥沃土壤,pH值可以从酸性到中性、碱性。  相似文献   

16.
塑料大棚冬春育苗,必须以培育适龄壮苗为目标,培育出抗逆性强、素质高的秧苗,为来年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重点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1 掌握适宜温度,防止冷害、热害。蕃茄、茄子、辣椒因品种不同,齐苗后各自需要的适宜温度分别为:白天蕃茄20℃~25℃,辣椒为25℃~30℃,夜间蕃茄需13℃~15℃,辣椒18℃~20℃,茄子比辣椒略高2℃~3℃。二月底前重点应放在防止冷害上,因零度以下就有受冻的危险。3月1日后至定植前,既要防冷害也要防热害。随着天气的变化,大棚内外气温增高情况是有差异的,晴天棚…  相似文献   

17.
6月23日晚,今年第2号台风“飞燕”袭击了我国福建省,横扫福清、长乐、马尾、连江、罗源、平潭等沿海县市区,造成73人死亡、8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30多亿元。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热带海洋是孕育台风的“温床”。台风多发生在北纬5~20度的热带海洋上,那里终年受强烈的太阳照射,温度高、海水蒸发量大。这些热湿水蒸气比重小,膨胀上升到高空冷却成云致雨,并在凝结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能,使空气热量增加,上升更快,于是形成低压中心。而四周较凉爽的空气迅速向低压中心流动,在地球从西向东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强烈的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持续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升级,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制约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定量评价水资源生态承载状态,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收集了川东南地区2005-2019年的经济、人口及水资源等数据,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等模型,计算了川东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指标,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1)2005-2019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走势为先增后减;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幅度较大,其变化轨迹与降水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水资源量为生态盈余,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能满足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2005-2019年,亿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降低,表明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水资源负载指数处于在Ⅱ和Ⅲ级之间,表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暂不需跨区域调水;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常年处于0.7~0.9之间,可持续状态处于中可持续与强可持续。(3)2015-2019年,各地级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盈亏等指标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乐山市、眉山市水资源量相对丰富,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关系较好;泸州市和宜宾市的水资源生态盈余处于中低值水...  相似文献   

19.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衡定和底线约束是生态安全、区域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生活的各方面生产需要皆依赖于水条件的控制,水资源面临的形式愈发严峻。传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多基于静态描述并划分等级,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的认识还有欠缺。以秦岭山区某县为研究区,在阅读文献、收集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能值生态足迹理论,借助“以水四定”原则对水资源承载力做出评价,计算和分析了该县区2017-2020年的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状况,以及水资源影响下的地区发展指标容量,并使用ArcGIS对生态足迹数据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表达,选用障碍度模型对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子进行了识别,最后对水资源合理布局方向做出科学优化。研究表明,该地区水资源供给略大于需求;水资源生态足迹空间分布高值区多在中心区域;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污水生态足迹和生态用水生态足迹是影响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优化方向上应根据水资源分布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特色产业。科学利用水资源对保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合理调度水资源利用导向,明确水资源承载力,提...  相似文献   

20.
1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1.1兴和县的自然状况兴和县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3518km2,地形呈北高南低,境内地貌特征为丘陵、平原,山地镶嵌分布,分别占60.9%、3.8%、25.3%。北部以丘陵地带为主,多为风沙侵蚀坡梁,中部为波状高源,地势较为平缓,南部以山地为主,沟谷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全县年降水量为380mm~40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近年干旱频繁,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兴和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多晴少云,光照资源丰富,大于5℃积温为2918.5℃,平均天数为192天,大于10℃积温为2486.8℃,平均天数125天。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