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双 《湖北植保》2004,(1):36-37
小杂粮是指除大宗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以外的小宗粮食作物,如荞麦、黍稷、燕麦、高梁、绿豆、红小豆等。我国杂粮杂豆的种植历史悠久,品种有几百种之多,号称“世界小杂粮王国”。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加入WTO,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将失去国内贸易保护。相对而言,由于世界小杂粮贸易  相似文献   

2.
进入80年代我区农田老鼠的种群数量上升较快,目前鼠量之大是建国以来没有见过的,已达到了明显危害的程度.据近年的统计,全区每年鼠害面积均维持在60万亩(次)左右,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6%,每年受害损失稻谷都在1亿公斤以上.如1986年的发生面积为582万多亩(次),占全年水稻播种面积的15.5%,其中有1.6万亩失收,全年损失粮食1.2亿公斤.至于危害蔗、果、蔬菜、杂粮等作物和被糟踏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主要小杂粮作物的干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杂粮是黄土高原传统的旱作作物种群。通过对主要小杂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生长发育与降水分布的时序关系、生产力稳定性等的分析研究,表明小杂粮作物或具有抗旱的生理特性,或具有避旱的生长习性,生长发育与黄土高原春旱严重,秋季雨热同季的气候条件耦合性较好,生产力稳定,具有较强的干旱适应性。为该区重视和发展小杂粮作物,建立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东阿县地处鲁西平原,土地总面积729 km2,人口35万,辖10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工业园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生态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以绿色农业著称。县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杂粮作物主要是大豆、谷子、水稻等。1生产情况1.1种植面积增加根据《关于开展水稻、大豆、甘薯等杂粮作物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对东阿县种植的水  相似文献   

5.
据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北方省(自治区)植保站监测,原为次要害虫的双斑长跗莹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又称双圈莹叶甲、双斑莹叶甲近年在玉米、大豆、棉花及一些蔬菜等多种作物上为害程度明显上升.具为害作物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和虫口密度高等特点,对农作物生产造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大丰市地处苏北沿海.耕地面积8万hm^2左右,作物栽培种类:夏熟为麦子、油菜;秋熟为棉花、水稻、玉米以及小杂粮等。棉花是大丰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撑产业,常年栽培面积4万hm^2左右。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氮肥的过量投入(棉田纯氮375kg左右),忽视了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加之本地属潮盐土,土壤pH平均8.0以上。据2004年全市土壤概查,许多作物需要的中微量元素都在作物生长的临界值以下,如硼.土壤检测0.2—0.95mg/kg,平均为0.52mg/kg,一些缺硼地区已明显影响到作物产量的提高。2006年7月笔者在全市14个乡镇棉田考察.几乎没有一块棉田不缺硼,有的严重田块棉花植株l根叶柄有6-7个环节,笔者通过对棉田大面积根外叶面喷硼补救.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资源禀赋系数、成本收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为基础,比较分析了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度;通过对消费者和农户的深入调查,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甘肃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谷子、糜子、荞麦、蚕豆的资源禀赋系数分别为1.53、6.64、8.72、3.9,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1.23、2.57、2.95、1.97,小杂粮从资源的丰富程度、成本收益、种植规模、产出水平等方面具有竞争潜力;消费者收入水平、认知程度、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甘肃小杂粮的市场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家庭耕地面积、小杂粮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对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交换频繁,使许多随农产品传播的害虫和病菌,到处传播蔓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再加上近年来华北地区夏、秋季节持续高温干旱、冬春温暖多雨的气候特点,以及不合理的化学防治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使玉米、谷子、高粱、薯类等杂粮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有了新的变化。原来威胁杂粮作物的病虫害,如玉米螟、粘虫、大、小斑病、黑穗病、白发病发生程度有所减轻,而蚜虫类、螨类、病毒病等发生程度趋重;一些江淮地区的常发病,如禾谷类纹枯病、锈病等在华北地区较严重地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我国进口最多的粮食产品。进口大豆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常常携带玉米、小麦等杂粮,且含量大。进口大豆携带杂粮不仅影响大豆的品质质量,而且可能携带大量的病原物,增加植物疫情的传入风险,同时许多杂粮也是转基因产品,为非法转基因产品流入我国提供了渠道。本文阐述了进口大豆中携带杂粮的种类、截获情况及可能携带的重要病原物,分析了这部分杂粮属于转基因作物的可能性,并提出加强杂粮检疫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大棚根结线虫的发生普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为害已超过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已经成为制约大棚蔬菜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据山东寿光蔬菜产区调查,发生根结线虫的大棚占到80%以上,尤以葫芦科、茄科等作物发病重  相似文献   

11.
谷子是黑龙江省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常年因玉米螟危害造成枯心苗,白穗和倒伏株,造成粮、草大幅度减产,防治面积逐年扩大。1986-1987年根据幼虫转移规律进行防治适期的试验,提出的防治适期近几年用于指导大面积防治,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绿黄隆,麦草宁对后茬棉花等旱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玉林  黄付根 《杂草科学》2000,(1):34-35,28
我市地处里下河地区 ,种植结构以麦稻、麦棉连作为主 ,1991年开始应用绿黄隆及其复配剂。因成本低、除草效果好 ,故应用面积较大。由于连续多年应用 ,尤其是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蔬菜、杂粮等旱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因绿黄隆使用不当而造成对后茬作物的药害时有发生 ,但本地区影响程度未有定论。为此 ,笔者选择了我市近几年种植的几种主要作物进行了试验 ,现将结果小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除草剂有 2 5 %绿黄隆可湿性粉剂(沈阳化工研究院产 )、2 0 %麦草宁可湿性粉剂 (江苏省农科院中试厂产 )。1.2 试验处理试验共设 …  相似文献   

13.
纹枯病已成为闽西北水稻高产栽培最重要的病害,其为害损失程度早就大幅度超过稻瘟病。本文介绍了闽西北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1发生为害概况闽西北稻区,纹枯病60年代中期开始露头,70年代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双季稻面积扩大等耕作制度变革,以及密植和为追求高产提高施肥水平,尤其是不合理偏施氮肥等,致使纹枯病发生为害上升加重。特别是1973年以来,大面积推广感病的珍汕品系后,发生面积为害程度直线上升。据尤溪县历年资料统计,1979~1980年纹枯病发生面积达404869hln’。1983年后,发生面积和为害损失均超过…  相似文献   

14.
我市红薯种植面积20万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三粉”加工原料作物。1979年随着徐薯18等高产新品种的引进种植,红薯产量大幅度上升,在生产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因为没有认真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重要检疫对象红薯茎线虫病也随之传入,从此留下祸患。据198...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35.6万hm2,面积比去年增加5.3多万hm2。棉花品种多、种植结构复杂,是2001年棉花种植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棉花与蔬菜、瓜果、玉米等作物间作、套种面积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 40%,特别是抗虫棉面积大,据  相似文献   

16.
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受损的主要生物灾害为森林病害、虫害与鼠害等。基于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面积、程度等数据,计算获得森林蓄积、直接经济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灾害损失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分析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灾害损失的特点与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范围(区域)2010年较2000年增加0.61%,发生面积从2000年的8.52×106公顷次增加到2010年的1.16×107公顷次,增长36.7%,上升趋势显著,对其贡献大小依次为:虫害(贡献率54.2%)鼠害(贡献率33.3%)病害(贡献率12.5%)。森林病害、虫害、鼠害发生面积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鼠害发生面积2010年较2000年增长105.18%。但是,从发生程度上看,森林生物灾害新增面积以轻度发生为主,其对病虫鼠害、病害、虫害、鼠害面积呈增加趋势的贡献率分别为75%、67.4%、72.8%、54.1%。伴随森林生物灾害面积增加,森林蓄积、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呈显著上升趋势,如2010年蓄积损失2.48×107 m3、生态服务价值损失895.37亿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5.2%与28.5%,而森林鼠害加重则是导致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重要因子。以上结果说明,近10多年来,我国森林生物灾害范围、发生面积显著扩增,尽管扩增面积多以轻度发生为主,但所导致的森林资源损失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2000—2010 年全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损失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受损的主要生物灾害为森林病害、虫害与鼠害等。基于2000-2010年全国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面积、程度等数据,计算获得森林蓄积、直接经济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灾害损失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分析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灾害损失的特点与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灾害发生范围(区域)2010年较2000年增加0.61%,发生面积从2000年的8.52×106公顷次增加到2010年的1.16×107公顷次,增长36.7%,上升趋势显著,对其贡献大小依次为:虫害(贡献率54.2%)>鼠害(贡献率33.3%)>病害(贡献率12.5%)。森林病害、虫害、鼠害发生面积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鼠害发生面积2010年较2000年增长105.18%。但是,从发生程度上看,森林生物灾害新增面积以轻度发生为主,其对病虫鼠害、病害、虫害、鼠害面积呈增加趋势的贡献率分别为75%、67.4%、72.8%、54.1%。伴随森林生物灾害面积增加,森林蓄积、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呈显著上升趋势,如2010年蓄积损失2.48×107 m3、生态服务价值损失895.37亿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5.2%与28.5%,而森林鼠害加重则是导致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重要因子。以上结果说明,近10多年来,我国森林生物灾害范围、发生面积显著扩增,尽管扩增面积多以轻度发生为主,但所导致的森林资源损失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MRDV)20世纪80年代在思南县玉米作物上仅零星发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发病面积逐年扩大 ,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1996年调查 ,全县发病面积467hm2,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5.38 %。病株率4.6 %~9.4 %。1999年全县发病面积已上升到2467hm2 ,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28.46 % ,平均病株率24.87 % ,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4 %。目前 ,全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已成为玉米病害之首。1998年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作了初步观察 ,1999年对病害的发生与前茬不同类型地…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进入水稻田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是棉花的主要害虫。据文献记载,斜纹夜蛾除棉花外还为害旱粮、绿肥等作物,但未见有进入水田为害水稻等作物的报道。笔者在湖北省黄梅县王埠乡于1998年8月中旬发现斜纹夜蛾进入水稻田为害,面积达67hm2。斜纹夜蛾在水稻田为害对象主要是水稻、荸荠、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80年代蜗牛在渝水区发生轻微.进入90年代中期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仅局限分布于仁和、鹄山等少数乡(镇)部分棉田与珠珊镇、城南办事处等少数蔬菜地.2007年蜗牛在本区突然大发生,发生范围之广、发生面积之大、螺口密度之高、为害之重,实属罕见.全区11个乡(镇)出现蜗牛严重为害,各类作物总发生面积1 066.7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