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张掖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的张掖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对策是: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加速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合理布局,发挥优质专用小麦的特性;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认定和监测体系;政策扶持,走小麦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临泽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重建临泽县专用小麦粮仓的措施是:加强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推广优质专用品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实用新技术,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效益;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米,随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专用优质小麦种植比例逐年上升。因小麦品质既依品种和生态条件而异,义与栽培措施密切相关,农民种植专用小麦,常会出现“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现象,不能很好满足加工企业的需求,同时电影响了农民种麦积极性及专用优质小麦的推广。为此,笔者特列出弱筋优质小麦、中筋优质小麦、强筋优质小麦三者种植注意点,籍此以助种植者正确认识、把握三类专用优质小麦生产注意事项,提升本地小麦品质及商品率。  相似文献   

4.
王莉 《农友》2001,(9):24-24
你好!听说优质专用小麦很吃香,麻烦你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优质专用小麦好吗?我也想种植,不知该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推广使用优质小麦品种的基础上.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运用适当的栽培措施.对于保持和提高小麦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冬前要足墒足肥,苗全苗壮,同时施足底墒肥水,进行精细播种,培育冬前壮蘖;春季要巧用肥水,促穗防倒。根据苗情和地力,合理使用锄、耘、压等管理措施,巧施肥水,控制无效分蘖,防止后期刨伏;在中期,要补肥补水,促粒增质,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在后期,要适当控水,保质保纯。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上简述在推广优质小麦生产几项的重要性;具体论述了在发展和推广优质小麦生产技术中的主要相关配套措施,期望引起有关领导和科技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促使我国优质小麦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乡市上优质专用小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3点做法:一是强化政府的引导、服务功能,努力把追求小麦优质化变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二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行区域化、规模化种植;三是以“订单农业”为载体,努力实现优质专用小麦的优价。  相似文献   

8.
《四川农业科技》2005,(5):41-41
2004年四川各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扩大优质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等生产规模,全年种植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845.3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62.4%,比上年增加137.2万亩;优质稻产量950.5万吨比上年增产13.6%。优质小麦面积754.4万亩,占全省小麦面积39.2%,比上年增加158.0万亩;优质小麦产量194.2万吨,增产33.1%。  相似文献   

9.
简单阐述了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优质专用小麦栽培应注意的问题,对广大种植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要求对小麦生产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现下的小麦栽培技术中存在着不规范及不完善等多处不利于高产优质的小麦生产。因此,本文立足于优质高产小麦的栽培意义和北方地区小麦生产条件分析,从小麦栽培的播前工作、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及栽培期间注意的细节等方面进行优质高产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优质高产的小麦获得寻找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南麦区小麦品质改良限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晏本菊  任正隆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414-1421
 为研究西南地区自然条件下的小麦优质育种问题,利用SDS-PAGE分析了四川几个主要育种单位近年育成的小麦新品系(种)的HMW-GS组成,测定了它们的蛋白质组分和主要品质性状。在46个供试的新品系(种)中,1和2*,7 + 8,5 + 10等亚基的频率分别为41.3%、58.7%和50.0%。供试材料在Glu-1基因座的品质评分平均为7.37分,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有8个品系(种)得分为10分,占17.4%。结果表明,近年来育成的小麦品种(系)群体中,优质谷蛋白亚基基因频率显著提高;粗蛋白(平均14.09%)和湿面筋(平均36.5%)含量得到了较大的改良,年份间表现较为稳定;然而它们的稳定时间、沉淀值和降落值普遍较低而且在年份间极不稳定,是西南麦区品质育种的主要限制因素。但这些性状显示了品种间的巨大差异,变异系数较高,因此可以通过育种加以改良。相关分析结果指出:品质评分与各品质特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与湿面筋含量彼此显著正相关;谷蛋白含量与沉淀值和稳定时间,稳定时间与沉淀值、降落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指出谷蛋白含量比粗蛋白含量对面包烘烤品质更重要。本研究指出,针对我国西南麦区的气候条件,在小麦的优质育种中,除注意优质谷蛋白亚基的引入、粗蛋白和面筋含量的提高外,还必须同时注意谷蛋白含量的改良、以及稳定时间、沉淀值和降落值的深入研究和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一、不破迷信,难以起步;二、产业化是个系统工程;三、谁来做四川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龙头  相似文献   

13.
优质小麦品种、密度、肥料三因素联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优质小麦品种,密度、肥料三因素联合效应,结果表明,优质饼干用小麦垦红16号产量最高,其次是优质面包用小麦龙辐91B569;最优组合为垦红16号栽培密度675万株/hm^2,克丰6号为600万株/hm^2,二者施肥(纯量)为每公顷氮97.5kg、磷60.0kg、钾22.5kg;垦红14号栽培密度675万株/hm^2,龙福91B569为600万株/hm^2,二者施肥为每公顷氨、磷各90.0kg。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及黑龙江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迫切性,介绍了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概况,提出了发展垦区优质小麦生产的建议。垦区应调整品种结构,扩大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加强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优质商品小麦试验、推广、闸工和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龙俊 《农家致富》2004,(18):29-30
一、更新主导品种。重点在“复壮”近年来,江苏省各地涌现出许多小麦品种特别是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更新推广一批适应性广、综合性状表现好的品种成为新形势下的主导品种,呵以充分发挥新品种在小麦高产优质高效中的作用。包括沿江沿海丘陵地区的宁麦9号、扬麦13、扬辐麦2号等;里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小麦生态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西省小麦生态型的分析研究,以山西省复杂的生态类型为基础,提出了山西省小麦生产和布局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全省强冬性小麦品种面积偏小,而且强冬性小麦品种严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②应处理好优质与高产的关系;③充分注意各种病害问题;④不同生态区要选择不同类型的生态品种;⑤各生态区小麦品种过于杂乱,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根据以上问题,围绕①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②加强生态型品种的选育及推广;③大力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等,对山西省优质小麦及普通小麦今后的生产和布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古浪县2005-2007年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做法与成效。其具体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良种繁育,保证种子质量;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确保效益发挥;做好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其成效表现在小麦良种覆盖率提高;促进了小麦区域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种子企业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烟农19号     
1品种简介 烟农19号是烟台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本所优质高代品系烟1933为母本,广适性小麦品系陕82-2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广适于一体的强筋小麦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001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淮北地区优质小麦春季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发优质小麦生产,提高种粮经济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增效、致富奔小康具有积极意义.但优质小麦产品的品质不仅决定于品种本身的特性,而且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除选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外,还要注意创造良好的栽培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河南小麦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优质小麦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影响优质小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品种及其结构。本文对跨世纪以来河南优质小麦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及其相应的贡献状况作了具体的比较和分析,对今后河南优质小麦生产及小麦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导、预测。结果表明,河南优质小麦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总趋势呈现出“S”型。品种向多元化发展,但是,2~3个优势品种仍然遥遥领先。“十五”以来,河南优质小麦中郑麦系列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