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析了优质高产小麦新麦18在淮北旱茬麦区的产量表现和品质指标,探讨其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与配套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培肥地力是基础,培育壮苗是关键,创建合理的高质量群体是保证.在肥料运筹技术上,改革"一炮轰"传统施肥法,推广"三增三减"施肥法,综防病虫草害和冻害,改变田间管理一促到底为有控有促,促控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产田小麦“两促两补”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针地泰安地区土壤肥力处于由中高水平向高肥力水平转变的现状,对“两促一控”高肥水小麦管理措施进行了改进,提出适于该地区“两促两补”施肥技术,即重施底肥和起身拔节肥(两促)在小麦越冬期和灌浆期的情补肥(两补)并提出具有氮底肥,越冬肥和起身拔节肥各占全期总施量的50%:10%:40%的比例,该试验表明,较“传统均衡”施肥和“两促一控”施肥分别增产11.6%和6.87%,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小麦要高产,就应该有比较丰全的配方肥料。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推广配方肥料。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麦田,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才能确保小麦高产丰收。 1 高产麦田。高产麦田土质肥沃,管理水平较高,但施肥上仍存在着氮素投入过量,有机肥、磷钾肥和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肥料的整体增产效益不高。因此在施肥技术上要控氮、增磷、补钾、添微,增加有机肥的投入量,每667m~2施优质农业家肥5m~3以上,推广秸杆直接还田技术,以维持土壤肥力,增强后劲。氮、磷、以1∶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缓控型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缓控型肥料、常规肥以及配方肥等对小麦产量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缓控型肥料组小麦的有效穗数、千粒重均最高,分别为45.3万穗/667m2、46.2g;试验的缓释肥料组小麦产量574.9kg/667m2,与常规肥相比,增产71kg/667m2,增产14.1%;试验的缓释肥料组的收益最高,较常规肥增收190.4元/667m2。因此,缓控型肥料能够明显提高麦田肥力,增加产量及收益,肥料利用率与施肥效益明显提高,是可推广的小麦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辣椒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辣椒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的高低,首先施足底肥,在辣椒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按照它对养分的要求,增施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肥料,实行科学追肥。做到"一控、二促、三保、四忌"。一控是开花期控制施肥,以免落花、落叶、落果;二促是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追肥,以促幼果迅速膨大;三保是保不脱肥、不徒长、不受肥害;四忌是忌用高浓度肥料,忌湿土追肥,忌高温时追肥,忌过于集中追肥。1.育苗配制优质培养土。配制方法:从近3年内未  相似文献   

6.
在推广使用优质小麦品种的基础上.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运用适当的栽培措施.对于保持和提高小麦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冬前要足墒足肥,苗全苗壮,同时施足底墒肥水,进行精细播种,培育冬前壮蘖;春季要巧用肥水,促穗防倒。根据苗情和地力,合理使用锄、耘、压等管理措施,巧施肥水,控制无效分蘖,防止后期刨伏;在中期,要补肥补水,促粒增质,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在后期,要适当控水,保质保纯。  相似文献   

7.
我省地处华北平原,是生产中、强筋优质小麦的主产区。发展我省中、强筋优质小麦,除要因地制宜选好优质专用型品种外,还要在栽培管理方面多下功失,肥料的配比与合理运筹,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方面。生产上,只有根据不同品质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吸肥规律进行科学施肥,才能达到预期的栽培效果。优质中、强筋小麦的保优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较高产量的前提下,实现品质的保优和提高,使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调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麦优势蘖利用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①超高产小麦优势蘖组的概念、指标及合理利用模式。②超高产小麦氮素积累动态指标及高效施肥策略。③超高产小麦群体结构和质量指标。④超高产小麦栽培应具备的土壤基础养分指标与优化施肥技术指标。⑤以优势蘖利用为核心的“三优二促一控一稳”超高产栽培技术。三优:一是优良(优质)超高产品种选用。二是优势蘖组的合理利用。三是优化群体动态结构和群体质量。二促:一促冬前壮苗,打好高产基础。二促穗多穗大粒重,高产优质。一控:合理控水控肥、控苗壮长。一稳:后期健株稳管,促粒防衰。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开展棉花轻减化施肥试验,研究了基施不同类型的包膜型控缓释配方肥及常规施肥对棉花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质包膜型控缓释配方肥施肥模式处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凹凸棒粘土包膜型控缓释配方肥施肥模式处理产量次之,产量相近;采用基肥施用控缓释配方肥加一次追肥模式的简化施肥能够保证棉花产量,提高收益和肥料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因自然生态条件和品种而异,与栽培措施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灌水技术、化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探索本市主要土壤类型优质专用小麦N、P、K最佳配比,提高小麦单产和肥料利用率,按照农业部推荐的国际平衡施肥项目3414试验设计,进行弱筋小麦平衡施肥参数试验.  相似文献   

12.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以往对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措施的探讨,根据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总结出了选用良种,以种补晚;适量播种,以密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科学施肥,以肥补晚;科学管理,促壮苗多成穗;沟系配套,以管促苗;防治病虫,以药保苗等迟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从优良品种选用、播种、施肥、灌排水、化控化保和收贮等方面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粳型糯稻皖稻68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肥料试验和大田生产实际,提出适期播种稀播壮秧、合理密植、平衡施肥、浅水间歇灌溉促控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优质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旱地小麦的施肥原则是"冬前促,返青控,拔节以后攻粒重"。针对淮北地区旱地小麦需肥特点,总结了淮北旱地小麦平衡施肥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的小麦平衡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强农牌专用配方肥是湖南省农业厅的土肥专家根据我省不同土壤供肥性能和不同作物需肥特性,通过多年的田间肥效试验筛选肥料配方,采用优质原材料,由湖南省配肥开发中心开发生产的一种高科技肥料产品。该肥料配方科学,除含有配比合理的氮、磷、钾大量营养元素外,还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辣椒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的高低,首先施足底肥,实行科学追肥,做到"一控、二促、三保、四忌"。一控即是开花期控制施肥,以免落花、落叶、落果、;二促即是幼果期和采收期要及时追肥,以促幼果迅速膨大;三保即是保不脱肥、不徒长、不受肥害;四忌即是忌用高浓度肥料.忌湿土追肥,忌高温时追肥,忌过于集中追肥。1.育苗配制优质培养土。从近3年内未种过茄果类蔬菜和烟草的地中挖取土壤,最好用葱蒜地、芹菜或谷物类作物的表土,尽早挖出,晒干打碎,用10毫米筛子过筛贮  相似文献   

18.
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品种的更新和栽培技术的改良,而肥料的用量和施肥方法则是栽培的主要研究对象.配方施肥是当前科学施肥的发展方向,它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和供肥能力,以及产量指标来确定施用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比,在满足小麦各生育时期对肥料需求的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以较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对保证粮食安全和膳食健康营养至关重要。河南隶属黄淮冬麦区,是我国发展优质强劲小麦的最适宜地区。然而,小麦具有需肥较多、营养期较长的特点,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与施肥密切相关。为验证"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栽培上的应用效果,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笔者于河南省渑池县张村镇进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麦栽培上的肥效试验,检验其大田肥效和经济效益,为该肥料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1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方法前促、中控、后补法:这种施肥法重施基肥并重施分孽肥,酌施穗肥,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以上,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这种施肥方法主攻穗数,适当争取粒数和粒重。前促即基肥中施用速效性氮肥占施肥总量的40%~50%,磷肥的全部,钾施用量占总量的50%,分蘖肥氮肥占总量的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