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3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日气温数据,利用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及其积温、最暖月平均气温(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等5个指标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气温与热量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2年时间尺度上,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线性拟合增长率达到0.28℃/10年,在空间变化上表现出北部区域变化大于南部区域,西部区域大于东部区域的特点。热量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增加,其中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变化最大的区域为黄土高原南界到陕西西安和山西临汾区域,而日平均气温稳定≥10℃积温变化最大的区域为山西原平为中心区域和青海、甘肃的大部分区域。最冷月气温与最暖月气温在时间序列变化上,变化趋势表现为基本一致,但是空间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最暖月的变化幅度小于最冷月的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农业区划中多以7月(1月)替代最热(冷)月的简单替代而导致的温度误差问题,探索最热(冷)月温度的准确统计方法。以宁夏银川地面气象站1951—2019年逐日气温数据为研究对象,31d为月时长,采用农业气象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日期和温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最热(冷)月发生时间多在7月(1月),多年平均最高(低)月平均温度发生在7月(1月);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时间分别跨越6月中旬—8月下旬和12月上旬—2月中旬。2)1951—2019年,最热月时段比7月温度最多高2.0℃,平均高0.5℃;最冷月时段比1月温度最多低4.6℃,平均低1.1℃。3)按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值30年统计标准,1951—2010年4个气候标准时段间,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日期相对稳定,温度呈升高趋势,最冷月时段升温幅度是最热月时段的近3倍。4)最热(冷)月时段温度气候预估准确率分别为92.1%和55.3%。因此,本研究中最热(冷)月时段温度统计方法准确测算了最热(冷)月时段起止日期和温度,对最热月时段温度预估准确率较高,但最冷月时段温度预估准确率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3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2年逐日气温数据,利用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及其积温、最暖月平均气温(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等5个指标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气温与热量资源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2年时间尺度上,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线性拟合增长率达到0.28℃/10年,在空间变化上表现出北部区域变化大于南部区域,西部区域大于东部区域的特点。热量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快速增加,其中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变化最大的区域为黄土高原南界到陕西西安和山西临汾区域,而日平均气温稳定≥10℃积温变化最大的区域为山西原平为中心区域和青海、甘肃的大部分区域。最冷月气温与最暖月气温在时间序列变化上,变化趋势表现为基本一致,但是空间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最暖月的变化幅度小于最冷月的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4.
选取仙居县1960—2020年气温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M-K分析法等研究仙居县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仙居县近60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了约1.4℃。冬季和春季成为气温增长趋势的最主要贡献者;平均气温大致可划分为2个时期,1960—1998年的偏冷期,1999—2020年的偏暖期。平均气温虽然没有发生突变,但在1988年左右气温开始转为偏暖,且在2008年前后显著上升;对于季节平均气温,除春季没通过突变检验外,其他季节均发生了突变。仙居县平均温度在演变过程中存在着2~5年短周期规律和10~20年较长周期规律。四季和全年的平均气温Hurst值都大于0.5,表明未来的气温变化趋势与过去的气温变化趋势相同,都将持续增暖。  相似文献   

5.
王晓红  吴宏伟  张波  李玲  王涵  张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72-473,505
通过对博克图地区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发现博克图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率为0.28℃/10年,秋季气温在1980年代末开始上升,夏季和冬季气温到1990年代初开始上升。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年平均日较差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齐丽君 《现代农业》2014,(10):100-105
选用呼和浩特市6个气象站1961年至201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分析呼和浩特市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呼和浩特市年平均气温、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普遍升高,且以冬季升温最为显著,气候变暖与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1994年是呼和浩特市年平均气温的突变点。冬季气温上升幅度较大,春季次之,秋季较小,夏季最小。全市平均最低温度的升温趋势明显高于最高温度,表现出温度变化的不对称性,导致全市温度日较差普遍变小。从年代际变化来看,无论最高还是最低温度都是上世纪60年代经历一个最冷期,2000年以来最高,而冬季的10平均最高值则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温度日较差是60年代最大,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最小。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近60年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90-7791
利用1951~201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了大连市平均气温的年代际、年际、各季节变化特征及年平均气温的冷暖阶段。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前气温明显偏低,从80年代开始气温明显偏高;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季和冬季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夏季和秋季升温较弱;1951~1987年为偏冷期,1988~2010年为偏暖期。  相似文献   

8.
9.
刘武  覃昌柳  莫家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226-4228,4230
[目的]分析1957~2012年来宾气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来宾地面气象站的近56年气象观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M-K突变、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近56年来宾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6年来宾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2000年以后升温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36、0.68、1.07℃;四季气温上升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夏秋季的气温升高趋势相对较明显;气温气候突变的时间发生在2000年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明显;气温的振荡周期主要为4、13年2个时间尺度;2012年气温振荡周期处于升高末期至降低初期。春、夏、秋季气温振荡周期分别以4、23、8年为主,冬季无明显振荡周期。2012年春夏秋季气温均处于升高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富裕县1961—2016年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近56年来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年、季、月变化特征,揭示富裕县气温日较差的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近56年来富裕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1.9℃,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为0.542℃/10 a。春季气温日较差最大,夏季最小,季节变化呈高—低—高—低特点;四季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5月(13.6℃),最小值出现在7月(10.1℃);各月气温日较差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月份下降幅度最大,8月下降幅度最小。月平均最低气温增温幅度远大于最高气温,是导致年、季、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柳红  司志华  王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92-11893,11920
利用2014年6~8月淄川区气温、降水、日照等资料,与2013年和常年值对比,对淄川区2014年夏季气候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夏季气候对夏玉米、林果、黄烟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2014年夏季淄川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前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中期气温偏高,日照略偏少,降水偏少;后期气温接近常年,日照偏少,降水持续偏少;季内降水偏少,对农作物生长有不利影响.总体来看,2014年夏季气候条件属于干旱年份.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龙里典型性暖性草原为对象,研究典型草地、不围栏、割草管理、灌丛管理4种不同管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对典型暖性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具有明显影响;不围栏管理导致土壤碳密度显著下降,同时在灌丛管理下地质地貌条件的差异同样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对典型草地进行围栏可以提高土壤碳密度,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固定,同时也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鲍爱民  尹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1167-11170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必然步骤和最终走向,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该研究从政策驱动、奖励促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等4个方面概述了六安市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探索,分析了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板栗叶水浸液对商洛丹参幼苗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商洛丹参种子为材料,以板栗叶为供体,研究不同浓度板栗叶水浸液对商洛丹参幼苗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丹参幼苗酶活性的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板栗叶水浸液对商洛丹参幼苗SOD、PPO、NR酶活性均有显著地影响。低浓度的板栗叶水浸液对商洛丹参幼苗PPO、NR酶活性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升高,其对丹参幼苗酶PPO、NR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SOD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PPO、NR相比较为复杂。板栗叶水浸液浓度在0~0.03 g·m L-1范围内时,SOD酶活性变化不大。当浓度达到0.04 g·m L-1时,丹参幼苗SOD酶活性开始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并随着板栗叶浸提液浓度的进一步提升而升高。当板栗叶浸提液浓度为0.05 g·m L-1时,丹参幼苗SOD活性最大。结论:板栗叶水浸液对商洛丹参幼苗的SOD、PPO、NR酶活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四倍体绞股蓝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其根状茎、地上茎、叶和种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根状茎中鉴定出9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85.69%;从地上茎中鉴定出5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79.96%;从叶中鉴定出13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95.83%;从种子中鉴定出5种脂溶性成分,占总检出物质量分数的92.47%。结论:该实验系统分析了绞股蓝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种植物资源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琳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2):104-107
建国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制度历经几番变革,但地方政府职能缺失始终是影响我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通过发掘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缺失的根源,探寻地方政府职能重新定位的依据,对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职能有效转型提出相应策略安排,以期为地方政府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恰当的考核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具有引导、激励和促进作用.该研究通过增加上机考试、增加实验报考、期末闭卷考试和期末开卷考试等改革措施,对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旨在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三叶一心期的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SNP(硝普钠)处理对玉米幼苗叶片保水能力、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50、100、200μmol/L SNP处理可提高玉米幼苗离体叶片的含水量1.5%、6.2%、9.8%、8.6%,不同程度减缓其叶片失水速率,增加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此外,SNP还能显著诱导SOD、CAT、POD活性上升,从而提高玉米幼苗自身抗氧化能力。本试验中以100μmol/L的SNP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病原真菌是一种具有致病性的真菌,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DNA条形码技术是通过对足够变异、短、能够作为标准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未知物种进行快速、高效地分类和鉴定或者发现新物种的一项新技术。在介绍DNA条形码技术概况的基础上,对DNA条形码技术在病原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推进我国病原真菌DNA条形码在相关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将猪粪与秸秆通过调节水分以配比3∶1(以鲜质量计)的比例,采用机械强制通风、人工翻堆的静态高温堆肥方式,研究堆肥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pH值、氨氮含量、种子发芽指数已趋于稳定,初步认为堆肥24 d腐熟基本完全,堆肥过程中,2次堆肥温度均可超过55℃。堆肥初期渗滤液排放量较大,之后逐渐降低。2组试验中堆肥渗滤液排放总量在75 m L左右,初步得出堆肥渗滤液产生量与堆肥投料质量线性关系为y=0.843×x×A+67.485(式中:y为渗滤液产生量,m L;x为堆肥投料质量,kg;A为投料含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