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两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 ar adic es))对紫花苜蓿抗旱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的方法.[结果]在干旱胁迫下,接种AM真菌提高了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和地下生物量.接种AM真菌后显著地增加了苜蓿叶片的保水能力,同时接种AM真菌均提高了植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而且接种不同的AM真菌对苜蓿抗旱性能促进效应差异很大.[结论]接种AM真菌能够很好地改善植株水分代谢能力,接种匹配的菌种更能提高苜蓿的抗旱能力.测定各指标与苜蓿抗旱能力之间的关联度排序为孢子密度>地下生物量>菌根侵染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水分饱和亏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紫花苜蓿“正道”为试验材料,对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地上生物量及地下生物量、植物叶片形态、气孔开度等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均逐渐减少;复水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增加,而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则无明显增加.在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主根长度、主根直径、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气孔长度、气孔宽度、气孔开度下降,而根系体积、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气孔密度则上升.[结论]该研究可为紫花苜蓿在干旱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侧金盏花植株在干旱及复水条件下的生理特性,为其引种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方式,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胁迫程度加重,侧金盏花生物量、株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Chl)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  相似文献   

4.
以克里雅河流域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土壤环境下克里雅河流域荒漠植物的生理适应性,分析芦苇的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征,并使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对芦苇生理指标产生影响的因子.结果表明:芦苇受到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时,生物量积累会受到抑制,相比绿洲土,盐泽土中的生物量减少60%,风沙土减少18.8%;但芦苇会提高地下生物量所占比重来适应胁迫环境,风沙土中芦苇的地下生物量所占比重达78.5%.芦苇的生理指标主要受土壤水盐因子的影响,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蛋白质、脯氨酸和MDA含量主要受盐分的影响;在受到胁迫时,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POD活性减小,可溶性糖、脯氨酸和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于旱胁迫条件下,研究哈密瓜幼苗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为哈密瓜的抗旱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9份哈密瓜品种,采取盆栽控水技术进行水分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与植物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甜菜碱、叶绿素、丙二醛(MDA)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苗期干旱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同时减少了叶绿素含量.[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干旱胁迫下游离脯氨酸、MDA、可溶性糖、SOD、POD、叶绿素均可作为哈密瓜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指标,在9份参试品种中,西州密24号抗旱性最强,红心脆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中华芦荟部分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分胁迫处理对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的甙、多糖、总糖、可溶性糖、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甙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水分胁迫增加了单位干质量叶片中的甙含量;叶片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糖的含量也不断减少;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受到水分胁迫的中华芦荟与对照比较,整株、地上部分和根的鲜重均下降,并且胁迫强度愈大降低愈多.说明随着水分胁迫不断增加,中华芦荟次生代谢活跃,光合作用减弱,同化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甙的含量,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总量不断减少,而在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与其增强植物抗性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随着干旱失水,芦荟多糖含量及生物量的减少降低了芦荟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中华芦荟部分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分胁迫处理对药用植物中华芦荟的甙、多糖、总糖、可溶性糖、蛋白质及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甙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水分胁迫增加了单位干质量叶片中的甙含量;叶片中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糖的含量也不断减少;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受到水分胁迫的中华芦荟与对照比较,整株、地上部分和根的鲜重均下降,并且胁迫强度愈大降低愈多.说明随着水分胁迫不断增加,中华芦荟次生代谢活跃,光合作用减弱,同化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甙的含量,积累的碳水化合物总量不断减少,而在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与其增强植物抗性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随着干旱失水,芦荟多糖含量及生物量的减少降低了芦荟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铅(Pb)、锌(Zn)、镉(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检验多年生黑麦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抗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沙培法,研究CK(不加任何重金属盐)、Pb、Zn、Cd单一及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叶宽、根长、生物量及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Pr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隶属函数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Pb-Zn-Cd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叶宽、根长、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POD活性和SOD活性影响最大,其中株高、叶宽、根长、分蘖数、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较CK分别下降61.9%、35.9%、66.5%、72.1%、92.8%、94.2%和20.1%,POD和SOD活性较CK分别增加64.6%和3.8倍。Zn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和光合色素总量的影响最大,较CK分别显著下降28.6%、31.9%、20.6%和22.9%(P<0.05,下同),而对叶绿素b含量抑制最大的是Cd处理,其次是Pb-Zn-Cd处理,较CK分别下降20.3%和20.0%;所有重金属处理均使多年生黑麦草Pro含量显著增加;SS和MDA含量受Zn-Cd处理抑制最明显,较CK分别显著增加56.4%和7.0倍;复合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各指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可知多年生黑麦草对各处理的耐受性为:Zn > CK > Cd > Zn-Cd > Pb-Zn > Pb > Pb-Cd > Pb-Zn-Cd。【结论】多年生黑麦草对Zn胁迫存在一定的耐受性,而对Pb-Zn-Cd复合胁迫的耐受性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壳寡糖对甘蔗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壳寡糖的抗旱作用机制,为壳寡糖在作物抗旱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设正常供水(CK)、干旱处理、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喷施100 mg/L壳寡糖溶液3个处理,在喷施壳寡糖后第2、4、6和8d采集叶片样品,测定甘蔗叶片内肽酶、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结果]在正常供水条件下,甘蔗叶片内肽酶活性、MDA、可溶性糖含量、F/Fm和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 Ⅱ)、相对水分含量(RWC)均保持在一定水平,无明显变化.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干旱处理及喷施壳寡糖处理的甘蔗叶片内肽酶活性、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干旱处理叶片F/F和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 Ⅱ)、RWC及壳寡糖处理的RWC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壳寡糖处理后第2~8 d的甘蔗叶片内肽酶活性不同程度高于干旱处理,而干旱处理第4~8 d的叶片MDA含量不同程度高于壳寡糖处理.经壳寡糖处理后第2~6 d叶片可溶性糖和RWC均稍低于干旱处理,但在第8d显著高于干旱处理,分别为28.1 mg/g和66.7%.喷施壳寡糖处理后的叶片Fv/Fm和ΦPS 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并在第8d显著高于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干旱胁迫组的1.28和1.58倍.[结论]干旱胁迫下,外施壳寡糖可协调甘蔗叶片的生理代谢过程,改善甘蔗叶片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增强甘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洪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738-17739
[目的]研究槟榔保鲜的适宜温度,为槟榔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槟榔鲜果为材料,采用不同温度处理,通过测定低温条件下果实含水量、表皮叶绿素含量及其内含物的变化,筛选出槟榔保鲜的最适温度处理.[结果]槟榔鲜果贮藏期间果实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果皮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经低温处理使果实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槟榔果皮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平缓,粗纤维含量上升减慢.其中以常温处理槟榔黄化与老化速度最快,以11℃低温处理保鲜效果最明显.[结论]低温处理对对槟榔鲜果贮藏具有一定效果,可延长槟榔鲜果供应期,且以11℃低温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
沈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83-11286
[目的]探讨模拟酸雨和Pb复合胁迫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pH分别为3.5、4.5、5.6)和Pb(0、500、1 000、1 500 mg/kg)复合胁迫对高羊茅和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高羊茅和黑麦草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酸雨强度和Pb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低值;叶中SOD和POD活性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电导率均随Pb浓度和酸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且在pH为3.5、Pb浓度为1 500 mg/kg时出现最大值。[结论]高羊茅和黑麦草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系统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应对酸雨和Pb胁迫,但在高酸度酸雨和高浓度Pb复合胁迫下2种草坪草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低酸度酸雨和低浓度Pb复合胁迫下高羊茅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杨国涛  郭玉海  杜友  崔旭盛  翟志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46-14247,14249
[目的]明确干旱胁迫对柽柳-肉苁蓉间同化产物的运输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中国柽柳和管花肉苁蓉为材料,研究不同土壤水分下柽柳-肉苁蓉的生长状况、碳水化合物分配规律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土壤干旱导致管花肉苁蓉接种率下降了51.7%,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仅为对照的12.5%;适宜条件下,管花肉苁蓉体内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分别为严重干旱下的1.3和1.2倍,但土壤干旱下管花肉苁蓉体内半乳糖醇含量提高2.1倍;土壤干旱导致管花肉苁蓉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39.8%,淀粉含量下降37.7%;管花肉苁蓉可溶性糖分配比例由正常条件下的66.6%下降到19.1%,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由65.3%下降到12.9%。[结论]土壤干旱导致寄主柽柳同化产物向管花肉苁蓉的运输比例降低,管花肉苁蓉生物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水分处理,3个氮、磷、钾肥处理,以及不同的遮阴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水分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重度干旱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氮肥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增加,磷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减少,随着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不同种的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与全光照相比,大花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减少,长鞭红景天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不同环境中,红景天会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在红景天栽培过程中,适当的水分胁迫、施肥及遮阴有利于红景天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喷施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MGBG)对干旱胁迫杏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杏抗旱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金太阳杏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处理1(对照,CK)、处理2[干旱(Drought, D.)胁迫]、处理3[(CK+亚精胺(Spermidine,Spd)]、处理4(D.+Spd)、处理5(D.+MGBG)和处理6(D.+MGBG+ Spd)共6个处理,每2 d处理1次,处理30 d后分别测定并分析各处理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光合参数。【结果】干旱胁迫下,杏苗叶片MDA、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增加,叶绿素总含量和光合参数均降低;喷施1.0 mmol/L Spd的杏苗叶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大部分光合参数提高;在干旱胁迫下喷施1.0 mmol/L Spd可使杏苗的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大部分光合参数显著提高(P<0.05);在干旱胁迫下喷施1.0 mmol/L MGBG可促进杏苗叶片MDA含量、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大部分光合参数降低。【结论】喷施1.0 mmol/L Spd可增强金太阳杏苗对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可在杏规模化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灌溉对芫荽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亚文  张旭  刘坤  唐文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81-10785
[目的]用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灌溉芫荽(Coriandrum sativum),研究其对芫荽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不同稀释度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100%、50%、25%、10%胶清废水,100%、50%、25%、10%UASB厌氧出水,好氧生物处理终水)对芫荽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清水浇灌相比,未稀释的胶清废水灌溉对芫荽的生长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其余废水处理对芫荽的生物量及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稀释度的胶清废水灌溉中,浓度10%的胶清废水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方面分别比清水浇灌高出281.44%、33.18%、20.69%、5.66%、212.52%;在不同稀释度的UASB厌氧出水灌溉中,浓度50%的UASB厌氧出水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在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方面分别比清水浇灌高出284.43%、58.16%、16.47%、16.59%、146.62%;好氧生物处理终水处理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总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方面分别比清水浇灌高出216.29%、17.83%、7.11%、2.15%、63.67%;好氧生物处理终水直接灌溉芫荽,其地上部分硝酸盐含量符合国家标准(GB 19338-2003)限值,胶清废水和UASB厌氧出水灌溉存在硝酸盐积累问题。[结论]该研究可为天然橡胶初加工废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aCl溶液对酸模叶蓼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药用植物酸模叶蓼幼苗为试验材料,将其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50、75、100、125、150 mmol/L)处理,测定其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以判断酸模叶蓼的抗盐能力。[结果]在NaCl浓度≤125 mmol/L时,叶绿素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MDA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在NaCl浓度为150 mmol/L时,叶绿素含量明显比对照组的含量少,MDA含量明显比对照组的量大,可溶性糖含量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在0~150 mmol/L浓度范围内时,NaCl对酸模叶蓼的胁迫作用会致使酸模叶蓼启动自身的防御机制来适应这种胁迫的环境,表明酸模叶蓼具备一定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对羟基苯甲酸(p-HA)、阿魏酸(FA)对柳杉幼苗的化感作用,采用基质栽培试验研究了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对柳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p-HA处理下柳杉幼苗植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及根冠比均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且均较对照小,FA 50 mg/L处理下,柳杉幼苗植株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最大,分别为2.15、0.84、3.00 g/株;(2)随着p-HA、FA浓度的升高,柳杉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少,均较对照组低;FA 150 mg/L处理下叶绿素a/b值最高,其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最低。可得出以下结论:(1)pHA不利于柳杉幼苗生物量的积累,且浓度越高生物量积累越少,FA在50 mg/L下对柳杉幼苗生物量积累及地径增粗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利于苗高生长。(2)p-HA、FA对柳杉幼苗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对生物量及苗高、地径及叶绿素等均产生了影响,而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均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在FA150 mg/L处理下柳杉幼苗受害最严重,p-HA对柳杉幼苗的毒害作用较FA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