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在永靖县玉丰猪场调查不同季节,不同的配种方式,查情方式以及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母猪的受胎率情况不同,夏季温度高时受胎率相对较低,不同的配种方式以及发情时间的不同也对母猪受胎率提高有影响,人为因素对母猪受胎率的提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永靖县玉丰猪场调查不同季节、不同的配种方式、不同查情方式、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调查,分析了影响母猪受胎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母猪的受胎率情况不同,夏季温度高时受胎率相对较低,不同的配种方式以及发情时间的不同也对母猪受胎率提高有影响,人为因素对提高母猪受胎率的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多数生猪养殖场都存在着配种受胎率较低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一直都被忽略,当母猪出现发情异常时,常使用药物催情,实际上,这并不能解决母猪繁殖方面的问题,反而会造成母猪难产、死亡胎、配种受胎率低。影响母猪受胎率的因素较多,如公猪因素、母猪因素、人为因素都会造成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低。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要协调好各种因素,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养殖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大多数猪场都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对猪群进行配种,因为人工授精方式在母猪配种受胎率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猪场内母猪的配种受胎率与产仔数量呈现正相关,并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猪场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加可能够明显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以确保种公猪精液的品质,同时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操作要规范。1强化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1种猪的选择选择种公猪时应优先考虑优良的品种和个体,而将品种  相似文献   

5.
影响猪场配种率的因素众多,即母猪、公猪、环境与人为因素,且每个猪场都有各自的侧重,即或同种猪群在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季节影响配种率的主要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分析影响配种率的因素时,母猪的尿路感染常常被忽视,部分母猪配种失败被误诊,贻误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6.
芦惟本  黄川 《猪业科学》2008,25(7):43-43
影响猪场配种率的因素众多,但是不外乎4大方面,即母猪、公猪、环境与人为因素,且每个猪场都有各自的侧重,即便同一种猪群在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季节影响配种率的主要因素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母猪配种受胎率是影响养猪效益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绝大多数猪场该项指标水平并不高,80%以上算是好的。母猪乏情、受胎率低已是普遍现象,但是很多猪场并没有太在意,母猪不发情,以为药物催情就可以。  相似文献   

8.
不同配种方式不仅影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而且还影响种公猪的合理利用和生产成本。为了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我们于1986年9月~1887年5月在湖北省沉湖养殖场进行了不同交配方法和不同复配方式的对比试验,试图从中选择最佳配种方式,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母猪是自繁自养猪场的核心,有效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是增加猪场效益的首要任务,然而在养猪生产中,夏季高温季节母猪的配种受胎率明显低于其它季节,而且母猪产仔的数量减少,严重地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通过对本县一个规模较大的自繁自养猪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其发生原因,摸索了一套相应的解决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纵观我国的大多猪只饲养场种猪的配种情况,不难发现人工授精是大多饲养者选择的配种方式,根据多年的临床生产经验可知,临床生产中与其他授精方式相比较,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母猪配种受胎率。猪场中母猪配种受胎率高则产仔数量也相应的增多,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饲养者的经济收益。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求饲养者强化种公猪的日常管理,保证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同时还应该相应的规范人工授精的正确操作。1强化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华南地区某猪场2013—2016年的生产记录,采用频率分布法,查找发情鉴定、精液质量、配种时机以及母猪管理过程中影响猪群配种分娩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种公猪个体、配种年龄、母猪胎次和子宫炎症等对猪场配种分娩率有显著影响(P0.01),配种季节和助产等对配种分娩率影响不显著(P0.05)。在淘汰配种返情率较高的公猪和发生子宫炎症及8胎以上的母猪后,猪群配种分娩率获得持续提高,从72.09%提升到81.18%。  相似文献   

12.
不同配种方式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集约化养猪场母猪的繁殖性能,充分利用优良公猪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是大多数集约化养猪场所关心的问题.为了比较母猪不同配种方式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我们在某大型集约化猪场对长大、大长生产母猪采用人工授精(AI)、自然交配(NS)、混合交配(NS/AI)三种方式进行生产试验,对其情期受胎率、配种分娩率、窝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选用 2 0 0头母猪进行配种、妊娠、产仔的测定 ,研究了猪人工授精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以及品种选育、成本核算等影响。结果表明 :猪人工授精显著影响了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 ;在合格的检测条件下 ,检测人员能够检查到精子活力、畸形率及密度 ,合理地利用那些优良品质的精液输精 ,优质的精液能够提高受胎率和平均产仔数 ;公猪品种有选择性地利用能够得到品种的选育 ;适时配种能够提高平均产仔数 ;公猪饲养量的减少能够降低猪场成本。猪人工授精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出现不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加拿大的一位养猪专家说:种公猪是整个猪群的"一半"。这句话足以说明种公猪的重要性。种公猪的品质不仅影响后代而且直接影响母猪的受胎率。饲养种公猪的目的是用来配种,提高母猪受胎率,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仔猪。1种公猪的作用猪场内种公猪的比例很少,实行本交的猪场,公母比例是1∶(20~30),而实行人工授精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间断交配是指种公猪在与一头母猪交配的中途人为中断交配过程,再与另一头母猪交配的方法。这是我场在近5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现简报如下,供同行参考。1基本情况武汉市农业学校实习畜牧场所属猪场是一个小型的商品猪场,饲喂种公猪1头,种母猪20头。因条件较简陋,为避开炎热和严寒季节产仔,一般集中在1~2月份和7~8月份配种。采用自然交配和重复配种的方法来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由于配种时间相对集中,生产中经常遇到两头母猪同时需要配种的情况,因规模小,不可能饲喂两头种公猪。…  相似文献   

16.
猪场饲养公猪应着重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母猪受胎率,公猪管理方案应注意保持营养、运动、配种利用几方面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7.
后备母猪配种是否成功是能否提高猪场生产效率的关键,只有通过严格、标准的配种管理,才能避免后备母猪高淘汰率和二胎综合征,提高后备母猪的使用效率。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配种年龄和配种体重、后备母猪配种与催情药物关系、后备母猪配种时机与公猪诱情关系、后备母猪输精、配种后妊娠前期的饲喂量与胚胎死亡率间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后备母猪配种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发情不正常的青年母猪使用速效催情针、孕马血清及中草药粉剂进行处理后,观察发情、配种受胎及产仔情况。结果:速效催情针组母猪发情率60%,配种受胎率83.3%,平均产仔数6.9头;孕马血清组母猪发情率65%,配种受胎率84.6%,平均产仔数6.09头;中草药粉剂组母猪发情率40%,配种受胎率66.7%,平均产仔数6.5头;对照组(不使用药物)配种受胎率30%,平均产仔数3.67头。经统汁学分析,使用速效催情针、孕马血清及中草药粉剂处理后,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使用速效催情针、孕马血清及中草药粉剂可促进青年母猪的正常发情,对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母猪受胎率和分娩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成绩的重要指标,而配种后母猪受胎率不高会降低配种分娩率,影响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所以,提高母猪受胎率和分娩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减少配种后母猪返情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猪场实现均衡流水线生产,几乎每天都需要配种,公猪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猪的受胎率。现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