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 ,禽病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禽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已从常规的病毒分离鉴定以及抗原、抗体的免疫学检测 ,进入到可对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序列和结构直接进行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水平。核酸技术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部分 ,它包括聚合酶链反应 ,核酸探针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分析和核酸序列测定。核酸技术的核心是根据病原体的遗传物质RNA或DNA进行鉴别定性 ,其目的是检测病原体 ,同时鉴定血清型、亚型或基因型 ,核酸序列分析定性的水平是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核酸技术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等优点 ,目前该技术…  相似文献   

2.
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是鱼类常见条件致病菌,采用传统的形态分类和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别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错误判断,为了提高鉴别效率和准确率,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鉴别两种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选取12株鱼源致病气单胞菌使用细菌16SrDNA通用引物扩增细菌目的片段,将所测得序列校正后构建系统发育树以明确菌种,并依据种间序列差异筛选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进行PCR-RFLP酶切图谱的鉴别分析。筛选出嗜水气单胞菌16SrDNA的特异性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naBⅠ和可以鉴别维氏气单胞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seNⅠ,建立了一种快速鉴别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的PCR-RFLP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淡水养殖鱼类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细菌性病害的病原快速鉴别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鸡痘病在我地区时有流行,不分年龄、品种、性别的鸡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发病类型和轻重对鸡群的影响程度不同。为了摸清鸡痘病的不同类型对罗曼父母代育成鸡的影响程度,以便针对病情制定确切的限制饲养方案和淘汰保留计划,我们于1987年7月29日,在紧急接种鸡痘疫苗时(本地区开始流行鸡痘),对177只7周龄罗曼父母代鸡,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分为两组,一组刺种鸡痘疫苗作对照,另一组不刺种疫苗让其自然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4.
2022年5月以来,全球暴发了严重的猴痘疫情,截至2022年12月14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出现82 553例人间猴痘病例,我国也发现了6例境外输入病例。此次全球流行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英国流行株一致,属于分支Ⅱ(西非分支)的Ⅱb亚分支。猴痘从动物感染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人间传播途径也较多,其中性传播为2022年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猴痘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早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方法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但最终确诊还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和基因组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从中断人际传播、保护处境危险易感人群、减少人和动物间传播3个方面开展猴痘防控。目前无有效的猴痘疫苗及防治药物,但天花疫苗可以对其提供85%的保护。我国应时刻保持警惕,建立完善的猴痘防控策略,防止疫情传入国内,同时应继续加强猴痘病毒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评估,做好技术储备。本文从猴痘病原学、流行病学、检测技术、防控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以期帮助相关人员全面认识猴痘,提高防范意识,同时为相关机构做好防控及技术储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细菌核酸对 H9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将 1 5日龄蛋用公鸡 1 2 0只随机分为 4组 ,即空白组、抗原组、细菌核酸佐剂组及白油佐剂组 ,每组 30只。于 2 8日龄时 ,细菌核酸佐剂组以灭活 H 9亚型禽流感病毒作为抗原 ,大肠杆菌牦牛株核酸作为佐剂 ,免疫接种于试验鸡 ,用 XTT法检测 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并用血凝与血凝抑制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显示 ,在细菌核酸佐剂组 ,鸡的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和 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显著高于抗原单独免疫组 (P<0 .0 5 ) ,而免疫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 (P<0 .0 5 ) ;细菌核酸佐剂组的抗体滴度峰值略高于白油佐剂组 (P>0 .0 5 ) ,但 T、B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峰值显著高于白油佐剂组 (P<0 .0 1 )。结论认为 ,大肠杆菌牦牛株核酸可显著增强免疫鸡对禽流感病毒 H9亚型灭活疫苗的免疫反应 ,其免疫增强效果略高于常规油佐剂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乙二醇(PEG)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提取和纯化兔出血症病毒;用酚-氯仿、异戊醇等抽提病毒核酸,再以RNase和DNase分别酶切处理病毒核酸后,经Agarose核酸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的核酸类型为RNA。  相似文献   

7.
《饲料工业》2006,27(4):21-21
我国“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畜禽重大疫病新型疫苗的研制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获得一批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和分子免疫佐剂等,引导了新一代基因工程疫苗的发展方向,为重大动物痘病的防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导致了自70年代来多种核酸生物技术的相继问世。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正显示出常规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核酸技术应用于禽病研究也因之方兴未艾,已成为禽病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技术、核酸探针制备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较之常规的病毒学和血清学技术,核酸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更强的特异性和更广的用途。本文就这些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于禽病研究的动态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禽痘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常见的是鸡痘和鸽痘。禽痘感染的自然宿主是鸡、火鸡和鸽,鸭和鹅的易感性较低。根据症状和病变的表现,禽痘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痘疹可发生于皮肤、口腔和咽喉部的粘膜。发生于皮肤的,称为皮肤型;发生于口腔和喉部的,称为白喉型;两者兼有的,称为混合型。此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多为幼鸡和幼鸽患病,且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原禽痘的病原是痘病毒。目前认为引起禽痘的病毒最少有四种类型。鸡瘟病毒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危害性大;火鸡瘟病毒、鸽痘病毒也常见到;…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毒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KpnI、SalⅠ、BglⅡ和HindⅢ)建立了伪狂犬病毒闽A株DNA的内切酶图谱,并与Buk株、Shope株、Norden株、S株,台湾NTU株进行比较,认为闽A株与美国或欧洲毒株无关,而与台湾株同源,表明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在伪狂犬病病毒研究中是一种毒株鉴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1.
鸽痘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三种病型。鸽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秋冬两季较易流行。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是造成的危害却不小。为了探索药物治疗鸽痘,我根据四环素的作用机理和鸽痘的病理,于1984年12月16日开始用四环素治疗鸽痘,先后对324只患鸽痘的肉鸽进行了治疗,治愈319只,其余5只在治疗中并发其他疾病死亡,治愈率达98.45%。  相似文献   

12.
前言我们今天所知道的 DNA 重组技术是把种种观察、发现和推论融合起来而产生的。首先,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Smith,1979)使能在特定位点切开 DNA,有时造成重叠的粘性末端。因而,利用 DNA 连接酶能把相同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组在以往的许多实验中证明,兔出血症病毒(RHDV)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但迄今仍有RHDV基因组为RNA的报道。为此,我们用酶切和Southern杂交进一步对RHDV核酸进行鉴定。取电泳纯RHDV核酸,分别用DNase和无DNase的RNase处理,与禾处理的RHDV核酸一起作琼脂糖电泳。结果,未处理的和用RNase处理的RHDV核酸均在7.0kb处出现一条清晰的核酸带;用DNase处理的RHDV核酸则被完全降解,而不出现带。将此凝胶  相似文献   

14.
从生物学试验、血清学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等方面概述了目前口蹄疫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其中生物学试验包括动物试验和细胞培养;血清学诊断技术包括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包括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探针、核酸序列分析和等电聚焦等。  相似文献   

15.
<正> 鸡痘是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其中粘膜型鸡痘易与禽的其他呼吸道病混淆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6.
羊痘病属于羊群的常见疾病,主要分为绵羊痘和山羊痘,主要特征是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并逐渐发生化脓、结痂以及全身发痘。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春季发病率较高,严重时呈地方性流行。该病传染性很强,死亡率较高,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1流行情况在自然环境下该病主要感染羊群,以绵羊和山羊的易感性比较强,临床可见特征性表现,容易与其他病羊鉴别。一般以细毛羊、羔羊易感性最高,死亡率也最高。痘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污染病原的工作人员、垫草、饲料、皮毛产品以及吸血昆虫等。  相似文献   

17.
禽痘有鸡痘和鸽痘两种,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鸡、火鸡和鸽子都容易感染,鸭和鹅的易感性较低.主要发生在幼鸡和幼鸽,成年鸡、鸽较少患病,患病时病情亦较轻微,但在换羽期间或产蛋盛期则反应较重.根据病状和病变,可把本病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三种病型.  相似文献   

18.
鸽痘是鸽的一种皮肤和黏膜形成一层痘痂为特征的传染病 ,由痘病毒引起。皮肤型的鸽痘多在喙角、眼角、腹部等无毛部位形成结节状痘痂 ;黏膜型鸽痘在口腔黏膜形成痘块或溃疡。前者影响胴体感官性状 ,后者则引起鸽机械性窒息死亡 ,但不管是哪种类型 ,其组织学特征均是上皮细胞增生、肿大 ,产生炎症反应。该病尚没有疫苗可用。有人用鸡痘疫苗免疫肉鸽预防鸽痘 ,但效果并不理想。鸽痘净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纯中药制剂 ,资料表明组成鸽痘净的中药成分具有抗痘病毒功能。我们拟将该方剂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以评价该产品对鸽痘的防治效果。1 材料…  相似文献   

19.
<正>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春秋、雨水较多、蚊子活跃的季节最易流行。依侵犯部位不同分为皮肤型鸡痘、黏膜型鸡痘(白喉型)和混合型鸡痘,偶有败血型,是鸡的一种常见病。1发病情况2014年10月,永新县龙田乡贺某饲养了1 200羽肉黄鸡,3月龄,放养,白天以采食果园中的杂草、掉落果子和昆虫为主,晚上进舍时补食饲料。畜主已免疫禽流感、新城疫、法氏囊等疫苗,未接种鸡痘疫  相似文献   

20.
一.以单克隆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RFA)以及基因表达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进入常规化应用,标志着禽病诊断和疫苗研制技术已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 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ELISA检测技术,已作为多种禽病的标准诊断方法被OIE等国际组织所采纳。此次会议上,匈牙利,特别是瑞典的学者报道了用单克隆抗体阻断ELISA检测新城疫病毒、禽腺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以及支原体等病原的特异性抗体的方法,中国学者则报道了用单克隆抗体双抗夹心法ELISA检测新城疫病毒的方法。 本次会议的论文摘要集共收入论文摘要374篇,其中35篇是有关基因和表达方面的文章,占摘要总数的9.36%,研究内容包括PCR检测技术、重组病毒疫苗及其免疫效果、核酸(DNA)疫苗、限制性酶切分析在病原鉴定方面的应用等等。荷兰和德国的学者报道了他们用PCR方法鉴别新城疫病毒致病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