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禽霍乱乃是当前危害农村养禽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特别散养家禽传播快、流行广,并常常引起产蛋鸡的突然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县在1985年禽霍乱的死亡率占成年鸡的25%左右,即4只成年鸡中平均有1只死于禽霍乱,有的村庄因禽霍乱的流行,甚至使全村的家禽死绝,年初家禽空白户占50%以上,1987年本县实行了防疫承包,对禽霍乱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禽霍混死亡率降为2.5%,其中防疫工作搞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2.
(一) 兰溪市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综合性农区。家禽生产仅次于养猪。1990年家禽饲养量达215.8万羽,其中散养家禽占79.75%。为了摸清禽病死亡情况,1989年5月中旬对全市7个区,8个乡的8个村204个农户的散养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进鸡5762羽,平均每户28.2羽,因病死亡2456羽,占42.6%。其中因小鸡白痢病死亡占37.48%,禽出败死亡占26.76%,鸡新城疫死亡占16.3%,其它疾病死亡占19.46%。由此可见,农村散养鸡总的情况是进鸡多、发病多、死亡多、收入少。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又叫禽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呈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病症.禽霍乱对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和鸟类都有易感性.在鸡群中常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成年鸡.我县哈尔套镇张某家饲养散养鸡4500只,6月1日送检死鸡5只.经过剖检确诊为最急性禽霍乱,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家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又名禽霍乱,是鸡、鸭、鹅其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面广,死亡率高,近年来多次在我县流行,据一九七九年调查,全县有64个公社,362个大队,因患禽出败病死亡的家禽39833只,严重危害养禽生产。为了尽快控制家禽的这一主要传染病。根据免疫学的原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利用待宰商品猪先后试制成“禽出败猪体免疫  相似文献   

5.
研制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5天产生坚强免疫力,保护率高达90~96.5%,免疫期长达6个月以上.经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亿羽份鸡、鸭、鹅等各种家禽现地应用表明,该苗具有安全可靠、易于注射、减少应激、不影响产蛋、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获国家级新兽药证书和国家级新产品证书.  相似文献   

6.
1前言禽霍乱是危害我区养禽业的一种主要疫病.我站根据近3年对全区35个乡、镇5273个农户的抽样调查统计.因禽霍乱和鸡新城疫引起鸡死亡的数量占发展数的46.7%.依此推算,全区每年约有800万羽鸡死于这两种传染病.自霍乱与鸡新城疫引起的死鸡约各占50%,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O00~9000万元.不少农户年初喂鸡成群,年底无鸡过年.1994年以前,我区曾大力推广过用禽霍乱弱毒冻干苗的免疫注射.但因其保护车低.免疫期短.毒副作用大等原因.在我区一直难以大面积推广、1991年山东省滨洲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禽霍乱蜂胶灭活…  相似文献   

7.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霍乱,是禽类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之一。发生在鸡、鸭、鹅、鸽等家禽中比较多见,而美洲雁属于飞禽,感染禽霍乱却属少见,现将2003年9月2日发生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乐业镇万发村的一起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邕宁县某种鹅场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病鹅发病突然 ,初期无明显症状。剖检发现有较明显的病理变化 ,疑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后 ,即将死鹅送至广西大学禽病室 ,从死鹅中分离出细菌 ,经过检验 ,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即禽霍乱。禽霍乱是鹅、鸭、鸡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世界各地 ,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2 0 0 1年 1 0月 9日 ,我县某种鹅场的种鹅发生该病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鹅场共有 3批种鹅 ,其中四川白鹅有40 0多羽 ,1 0月 9日在四川白鹅群中首先出现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是鸡、鸭、鹅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禽霍乱综合防制刍议盛佩良,陈遵金,陈家祥,林昌玉1.禽霍乱及其病原的特点与特性1.互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的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性成熟的鸡对禽霍乱...  相似文献   

11.
禽霍乱是鸡、鸭、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据我县1986~1989年未疫病普查统计,鸡霍乱发病数占鸡总发病数的95.9%,其死亡数占鸡总死亡数的84.35%,鸡霍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禽业带来很大损失。本实验目的在于侧重探索并挖掘祖国医药宝库中对该病有效的中药治疗药物。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AA品种56日龄未经禽霍乱菌苗接种的健康鸡24只,从哈尔滨市养鸡场购入;3584只自然感染禽霍乱野毒病鸡,分布在70个养鸡户。 1.2 试验用毒株和药物禽霍乱强毒“综牧”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症。传染性强,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刚达到性成熟的年轻高产母禽特别易感。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多发于春、秋季节,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常给养禽生产造成重大损失。2008年4月初在湖北荆州发生了一起慢性鸭霍乱,虽然鸭的死亡数量并不大,但是养鸭户的损失也很惨重。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为家禽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侵害鸡、鸭、鹅、鸽等禽类,为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人将临床门诊中一起因禽霍乱引发肉鸭大批死亡的病例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 ,是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虽然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等都有感染性 ,但鹅的易感性较差 ,鹅群发生巴氏杆菌病造成大量死亡的实例较少。 2 0 0 1年 4月 ,我市军分区饲养场雏鹅发生了以下痢、不食、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疾病 ,先后死亡雏鹅 60余只 ,经诊断为禽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4月 1 2日 ,饲养场养鹅户周某来我站报告 ,该场 4月初从外地引进雏鹅 30 0余只 ,引进后一星期左右雏鹅开始发病死亡 ,截止来报之日已死亡雏鹅 60余只 ,病鹅未经药物治疗 ,也未接种过任何疫苗。2 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本病是由禽型巴氏杆菌感染家禽及野生鸟类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各种家禽都有发生,多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本病目前在河北省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鸡、鸭、鹅的双翅,其营养价值和加工意义都不大。但是,这些禽从孵出喂至整个饲养期,双翅都要消耗掉许多营养。实践证明,切翅家禽比未切翅家禽饲料消耗要减少4%-6%,生长发育加快,体格健壮,肌肉肥嫩,产肉率提高8%-10%,增重率提高11%-13%,产蛋率...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对鸡鸭鹅的现场免疫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鸡、鸭、鹅健康群和禽霍乱发病群现场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可靠,不影响开产日龄和产蛋;保护率高,4个月内保护率为98.7%~100%,6个月内保护率为85%~95%,6个月以上保护率为60%~80%;对禽霍乱暴发群配合内服药物,可于5~7d内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且不复发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在我地危害严重,死于该病的家禽约占禽病死亡总数的60%以上。虽然每年用禽霍乱菌苗进行两次预防,但仍得不到有效控制。为此笔者用自拟“六草丸”预防鸡1171)羽,鸭840羽,获效满意,且无任何副作用。(一)六草丸的配制龙胆草、地丁草、紫草、鱼腥草、仙鹤草、甘草各等分,共为末,加两倍量的面粉糊,搓成黄豆大药丸,晒干保存。(二)用法及用量用法:在鸡群出现  相似文献   

19.
应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对鸭进行田间免疫试验和扩大区域试验证实,该苗安全性能良好,对鸭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紧急免疫能在35天内控制疫情。田间试验用10ml、15ml剂量免疫的鸭,禽霍乱死亡率分别为181%、088%,出现发病死亡的时间前者比后者早。与禽霍乱弱毒苗免疫结果对比,蜂胶苗组死亡率为134%,弱毒苗组为359%,非免疫组为511%;非禽霍乱死亡率蜂胶苗组为321%,弱毒苗组为646%,非免疫组为905%。  相似文献   

20.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该病流行过程中,我曾用盐酸黄连素稀释链霉素对已患禽霍乱病的鸡、鸭、鹅进行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