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收集了西安某奶牛场的620头荷斯坦奶牛完整记录的全年报告中体细胞数据、生产性能和兽医记录,对比分析不同体细胞数对奶牛胎次奶量﹑日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乳房炎极显著降低奶牛305d奶量,而在泌乳盛期患病的牛305d奶量减低可达32.5%。隐性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随患病程度加重而增大。平均体细胞数20万/mL,胎次奶量就会显著较少,而体细胞数50万/mL,胎次奶量极显著降低。奶牛泌乳盛期患隐性乳房炎比泌乳中后期患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牛80头探讨日粮添加4种剂量(0、10、15、20g)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和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0g)相比,试验组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外排量明显降低,但各实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仅有数值上的变化。同时,随着霉菌毒素吸附剂含量的增加,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与试验前相比,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其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更少,但添加20g与15g间无明显变化。因此,本研究表明,随着日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添加量的增加,可有效降低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进而提高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3.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50头和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荷斯坦奶牛4头来探讨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和原料奶中霉菌毒素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降低非瘘管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外排量(P<0.05)和原料奶中体细胞数.非瘘管奶牛试验组隐性乳房炎较试验前降低了75.27%;同时,对照组试验前后原料奶中霉菌毒素含量未发生较大变化,但试验组试验后奶中霉菌毒素含量较试验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黄曲霉毒素代谢产物AFM1降低了97.50%,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降低了80.60%,呕吐毒素降低了92.86%.因此,本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降低霉菌毒素对试验奶牛的毒害和在原料奶中的残留量,进而提高了原料奶质量和该牧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民族音乐、轻音乐、流行音乐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接近、饲养管理水平完全相同的荷斯坦泌乳牛32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头。试验分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预试期开始给试验组奶牛播放音乐,对照组常规饲喂,每10 d测定单产并采集奶样1次。结果表明:0~60 d,民族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低12.61%,体细胞数较对照组高45.14%,差异极显著(P0.01)。轻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高10.26%,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乳体细胞数较对照组低41.24%,差异显著(P0.05)。流行音乐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低0.73%;体细胞数、乳脂、乳糖、乳蛋白分别较对照组高0.94%、0.27%、0.18%、0.63%,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民族音乐可显著降低奶牛产奶量并提高奶牛体细胞数,对乳糖、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影响不大;轻音乐有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奶牛体细胞数的作用,对牛奶乳成分含量的影响不大;流行音乐有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降低奶牛体细胞数的作用,但其作用时间和作用效果有限,对乳成分含量的影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5.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胎次、产奶量及季节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分析了15000头(次)奶牛所产原料奶样本,比较了体细胞数与乳成分、胎次、305天产奶量及季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体细胞数的升高,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逐渐降低。当体细胞数为50万~100万个/mL时,原料奶中总固体及非脂乳固体含量达到最高;当体细胞数超过100万个/mL时,总固体含量开始下降。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冰点逐渐增加,但各组差异不显著。随着胎次的增加,体细胞数逐渐增加。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奶量逐渐下降。夏季、秋季的体细胞数比春季、冬季的高,夏季、秋季与春季、冬季体细胞数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40头高产荷斯坦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反刍专用酵母50g/(头·d),试验期共27d,预期7d,正试期20d。结果发现,对遭受热应激的两组奶牛,试验组日产奶量降幅显著低于对照组,日产奶量相对于对照组增加了6.5%(P<0.05);整个试验期试验组体细胞数下降了3.68万/m L,而对照组增加了27.67万/m L,差异显著(P<0.05);两组奶牛的乳成分无明显的差异(P>0.05)。提示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反刍专用酵母可以提高奶牛的日产奶量和降低体细胞数,但对乳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分析了15000头(次)奶牛所产原料奶样本,比较了体细胞数与乳成分、胎次、305天产奶量及季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体细胞数的升高,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逐渐降低。当体细胞数为50万~100万个/mL时,原料奶中总固体及非脂乳固体含量达到最高;当体细胞数超过100万个/mL时,总固体含量开始下降。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冰点逐渐增加,但各组差异不显著。随着胎次的增加,体细胞数逐渐增加。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奶量逐渐下降。夏季、秋季的体细胞数比春季、冬季的高,夏季、秋季与春季、冬季体细胞数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取玉屏风散,通过检测产奶量与体细胞数的变化,分析其对奶牛产奶量及体细胞数的影响,确定其在奶牛生产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玉屏风散能显著提高产奶量,降低体细胞数,达到了防病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多肽菌素对奶牛产奶量、体细胞数和乳成分的影响。选择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牛40头,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试验组奶牛在TMR中添加10g/(头·d)多肽菌素,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28d。结果显示,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奶牛日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出6.71%,差异显著(P0.05);体细胞数较对照组降低20.5%,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比对照组高7.40%,差异显著(P0.05),乳蛋白率、乳糖含量比对照组高出3.08%、1.66%,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奶牛日粮中添加10g/(头·d)的多肽菌素,可以提高产奶量,显著降低体细胞数,改善乳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接近的荷斯坦奶牛90头,随机分成两组考察奶牛专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在饲喂等量的基础日粮上,对照组额外添加20g/(d·头)精料补充料,试验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普乐菲特20g/(d·头),其他饲养管理方式不变。该试验预饲期7d,试验期77d。结果表明,霉菌毒素吸附剂的添加不影响乳脂、乳蛋白,但对提高产奶量以及降低原料奶中体细胞数(P0.05)有明显的效果。本研究表明,日粮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牧场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奶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广泛存在,并严重地威胁着奶牛健康,影响着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80头探讨日粮添加4种剂量(0g、10g、15g、20g)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和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影响。与对照组(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0g)相比,实验组奶牛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外排量明显降低,但各实验组之间统计差异并不显著,仅有数值上的变化。同时,随着霉菌毒素吸附剂含量的增加,原料奶中体细胞数呈现下降的趋势。与试验前相比,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其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更少,但添加20g与添加15g相比并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日粮中霉菌毒素吸附剂不同量的添加,均可有效降低原料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进而提高原料奶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过瘤胃甜菜碱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15头体细胞数在100万个/mL以上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g/d、18g/d和24g/d过瘤胃甜菜碱,研究其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照组奶牛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下降了1.04kg,而试验组分别提高了0.52kg和0.88kg;乳脂率、乳蛋白等乳成分略有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添加过瘤胃甜菜碱组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隐性乳房炎奶牛补饲过瘤胃甜菜碱,能够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提高奶牛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芽孢杆菌、乳酸菌复合菌制剂即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生产奶性能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45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进行为期60 d天的饲养试验,3组的基础日粮相同,1、2组分别添加0.5%、1%的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3组为对照.分析了各组的产奶量、乳脂率及体细胞数.结果表明:试验组1、2奶牛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83%,14.28%,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1、2牛奶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27%、0.34%,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1、2组奶中体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低0.21%、0.26%,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认为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提高产奶量、改善牛奶品质和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牛奶体细胞数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偏高意味着奶牛可能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在奶牛正常生理状态下,牛奶体细胞的组成和数量都是基本稳定的,而当乳房外伤或疾病(如乳房炎等)发生时,牛奶体细胞数增多,产奶量降低,乳品质量下降。牛奶的品质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确保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是奶牛养殖工作者必须着手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围绕牛奶体细胞生成与产奶量和乳品质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提高乳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 of the experiment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inese herb additive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 in transition dairy cows.Thirty six Holstein dairy cow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treatments,supplemented with 0,150 and 300 g/d Chinese herb additive,respectively.Experimental duration was 7 weeks and the first week was the preliminary period.After delivery,feed,blood and mil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ce a week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ry matter intake,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milk compon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ws fed 150 and 300 g/d Chinese herb additive tended to increase milk production (5.1% and 10.6%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Meanwhile,the somatic cell count in milk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which decreased by 62.7% and 76.6%,respectively.Feeding Chinese herb additiv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dry matter intake and other milk composition (P>0.05).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cows received Chinese herb additiv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ontent of serum NEFA (P<0.05),which decreased by 29.0% and 35.1%,respectively.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other indexes in serum (P>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300 g/d Chinese herb additive had a good effect for transition dairy cows,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omatic cell count in milk and the content of NEFA in blood,and would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of dairy cows,and the postpartum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围产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36头体况、预产期和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3组,每组12头奶牛。3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50和300 g/d的中草药添加剂,预饲期1周,正饲期6周。奶牛产后每周采集1次饲料样、血样和奶样,测定其干物质采食量、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围产期奶牛产后产奶量表现出一定的升高趋势,产奶量分别增加5.1%和10.6%,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期奶牛饲喂中草药添加剂对干物质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62.7%和76.6%,但对乳中其他常规指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量的增加,奶牛血清中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降低(P<0.05),降低水平分别为29.0%和35.1%,血清中其他常规指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围产期奶牛中草药添加剂添加量为300 g/d,可以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和血中NEFA含量,改善奶牛健康状况,提高奶牛产后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自制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奶牛免疫机能与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择4头胎次、泌乳天数、体重均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50和80 g/d复方中草药。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28 d(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排空期7 d)。结果显示:1)添加复方中草药显著增加了白细胞数、嗜中性细胞百分比及血小板数(P<0.05);但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复方中草药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 g/d复方中草药显著增加了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P<0.05)。3)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增加血清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PRL)含量,且添加30 g/d时显著增加(P<0.05)。4)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30、50和80 g/d可以使产奶量分别增加10.18%、6.79%和5.19%,但是对产奶量、乳成分及体细胞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可以调节奶牛机体免疫性能和提高抗氧化能力,且每头牛添加30 g/d时效果最佳。但其对奶牛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原料奶生产良好卫生规范(GMP)的实施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乳品工业的迅速发展,长效奶、学生奶等的兴起,乳品企业对原料奶的卫生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原料奶中的细菌数和体细胞数的含量又取决于牧场的卫生条件、牛体的健康状况、挤奶方式、储藏条件、储藏时间以及运输条件。本试验对实施牧场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前后原料奶的卫生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GMP规范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原料奶中的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份至12月份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选择397头年龄相近、泌乳量为28.23±4.26kg的中国荷斯坦牛,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CT),第二组每天饲喂50g"益康XP",第三组每天饲喂24g"PM发酵粉";试验期6个月,每10d测日产奶量,每月数据汇总处理,每月底采集乳样,检测其乳脂、乳蛋白、乳糖、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及体细胞数、pH值。结果表明:与CT组相比,XP组与PM组明显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与CT组相比,XP组和PM组均能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此外,与CT组相比,XP组和PM组对乳糖、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和pH值影响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