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盆景历史悠久。据考证,重庆大足县的宋代石刻中,就有手托山水盆景的佛像。江北绿化队盆景园也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鬼见愁”(卫矛)古桩和紫薇古桩。几百年来,经过盆景制作前辈们的师授口传,探索创新,重庆盆景逐步形成了浑厚自然,苍劲雅致的独特艺术风格。重庆号称“山城”,而且重庆的山与桂林的山、沿海的山也大不相同,显得深沉、浑厚,峰峦叠嶂,蜿蜒起伏,连绵不断。重庆人生活在巴山渝水之中,真  相似文献   

2.
左世新 1968年生于重庆铜梁。善绘画、喜摄影,现为重庆黄桷门盆景园园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盆景协会会员、铜粱县花木盆景协会主席。2005年迷上盆景,后师从田一卫大师,遂专于金弹子,尤挚爱重庆小山灌木型金弹子。创作中,融川派的弯、闽南的剪、海派的扎、扬派的片于一体。作品自然、夸张、脱俗、雅致,“依桩附型、依型附景、依景附意、依意附情”,尽显根艺型金弹子盆景之灵气。  相似文献   

3.
重庆大渡口区举办的盆景展历时一月,观众络绎不绝,一位观众五次参观,他说:“学到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展览期间销售一期  相似文献   

4.
“更立西江石壁”(载本刊86年第一期盆景插页,重庆田一卫作)是剑南派水石盆景,可能因四川的地理环境是高山盆地,陆多水少,水石盆景一般是山多于水,这是剑南盆景的特点。这只盆景用石两块。一大一小,一高一低,是以母子石布局,以母为主峰,以子为副峰;一左一右的  相似文献   

5.
盆景界有人对一种“树冠丰满、不露树枝”的树木盆景形态,称之为“远树景象”,这是不对的。道理十分明显:一、“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的概念。盆景是表现自然景观及其生命景象的有生命的艺术。大体分为三类:山水盆景表现树木景象“远景”;水旱盆景表现树木景象“中景”;树木盆景则是表现树木景象“近景”,甚至可以说是对大自然景观中的局部景象之一的树木景象的“特写式”表现。由此可知“远树景象”之说,不符合树木盆景概念的规定性,故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6.
舒艺农老先生是川派重庆盆景的代表人物,是盆景艺术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舒老先生于1922年,于1991年病故,享年69岁。他生前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盆协副会长,重庆市盆协副理事长,重庆市花木公司盆景技师。舒老先生自幼喜爱盆景艺术,从青年时代就投身于盆景艺术创作,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继承和创新重庆盆景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对川派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7.
湖北盆景近年来在发展“动势盆景”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今年6月在湖北荆州展出的“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盆景作品中展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景是以四川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又称川派。川派盆景分川西、川东两个艺术风格。川西以成都为中心,讲究写意,清雅秀丽,丰富多彩,也称川西派,又称成都盆景;川东以重庆为中心,注重写实,浑厚自然,苍劲雅致,也称川东派,又称重庆盆景。 成都盆景,相传起源于五代,清末光绪年间,成都郊区仅从事蟠扎桩头的师匠就达60余人;解放前,川西平原许多花农,仍以蟠扎桩头为生计,使古老的盆景  相似文献   

9.
附石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门传统技艺,它通过树与石的互相依附,紧密配合,去开拓盆景艺术的表现范围,增强盆景的表现力。柽柳作为河南盆景的地方树种之一,在历次盆景展出中受到盆景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张瑞堂先生的《丰收在望》开创了柽柳“垂枝式”盆景的先河,王选民大师又进一步深化,细作了柽柳的“垂枝式”,使柽柳得到了升华。除做“垂枝式”外,柽柳还可作“仿松式”、“朵云式”、“自然式”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自八六年以来,开展了“象形盆景”的讨论。在讨论中,对“象形盆景”这个不科学的概念本身,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我认为,从古至今,所有的盆景几乎都是“象形”的,无论什么“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也无论什么“风格”,什么“形式”的盆景,都是具体地象某种自  相似文献   

11.
盆景,作为一门独立的、纯欣赏的艺术,早在中国的唐代就已确立。但是,时至今日,在中国、在海外,对盆景艺术的本质问题,仍然没有真正弄清楚!据说国际上有个“盆栽联盟”的组织,他们举办的会议、展览,往往把“盆栽”与“盆景”混为一谈,将“技艺”和“艺术”等同起来!而我们中国的一些盆景艺术家,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潮流”走,甚至主张把“盆景”统一改为“盆栽”,因为国际上都用“Bon sai”这个词! 一、盆栽与盆景有区别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3.
近读《中国花卉盆景》(2005.6期)刊载“刘传刚盆景艺术展受宠椰城”的报导,一种不是意外的惊喜老是“扑闪扑闪”地在心口上跃动。刘传刚“下海”12年来举办了12次个人盆景展览,“全面展示了由他开创的海南博兰盆景为特色的树木盆景、树石盆景等系列作品”,为我国盆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确实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盆景生涯”一路坎坷、艰辛。他的获奖作品博兰盆  相似文献   

14.
今人在盆景的制作和鉴赏标准中引入了“自然黄”(生境)、“艺术美”(画境)、“意境美”几个概念,这未尝不可。但有的同志说“意境”是盆景的生命,“意境美”是盆景鉴赏最重要的标准。对这种观点,本人不甚赞同。纵观近几年国内各名家的所谓具有“意境”的盆景,其中树木盆景的所谓“意境”,说穿了只不过以题名取胜而已。  相似文献   

15.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6.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沙子镇渡河村位于群山之中,地理较偏僻。但大山中却飞出了“金凤凰”,“花卉园艺村”名声在外。渡河村20多户村民近几年来大胆探索花卉园艺盆景栽培技术,建立了20多亩的花卉园艺园,年总产值达200多万元,花卉盆景远销广东、重庆、甘肃、新疆等全国各省市。  相似文献   

17.
景、盆、几、题咏被人们列为盆景四味。这四者相互补充,紧密结合,形成了盆景极富魅力的美。但归根到底,盆景之所以成为盆景,主要在于由树木、山石组成的“景”。这个“景”也就是美学上的“形”。盆景的“形”,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界中的景致,而是盆景创作者对众多造型优美、气势磅礴的树木、山川经过多次观察、分析,去粗取精后在心灵深处闪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19.
说到如皋盆景,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如皋盆景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宋代,必十明清。经过数百年来的技艺传承,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如派盆景,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的别致造型在中国盆景各大流派中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花卉园艺》2018,(23):22-22
云南盆景的雏形始于叫求清初,形成于清末民初,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较为兴盛。从创作形式上来说,除“书法式”外,尚有“枯木逢春式”、“悬根露爪式”和工艺盆景中的“立体图案式”、“平面图案式”等盆景创作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