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6,(4):27-27
化肥农药甚至激素的大规模使用,使作物产量及外观美观度大幅度提高,但也使得产品的品质下降、口感变差。同时,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已造成农田土壤板结,施肥效果下降,大部分未被利用的化肥农药在下雨和浇灌时又会被冲走,造成了二次污染。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外销就要面对国外的“绿色壁垒”,内销则要面对人们对物质消费的更高要求——有机食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要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同时又保证作物有足够养分健康生长。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用菌肥代替化肥,来解决使用化肥农药的诸多负面影响。最初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肥防治作物病虫害,不仅能减少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药害,还能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是安全、经济、有效的好方法。现将几种常用化肥的杀虫方法介绍如下。 利用尿素、碳酸氢铵、氨水杀虫。  相似文献   

3.
作物多样性栽培的增产优势及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品种、不同科的作物进行合理间栽(种),有利于发挥作物各自的生长优势,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地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田间群体,提高产出率,控制病虫害发生、蔓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冬春茬番茄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和大棚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有机和无机养分等促进作物生长的生态农业技术,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品质。同时,应用秸秆生防反应堆技术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是实现无公害生产的有效技术措施。为使农民尽快掌握该项技术,我们在铁岭市清河区利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的百沃牌秸秆生物菌剂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表明.各类生物菌肥在蔬菜栽培中.可以全面供给作物养分.提高作物抗性,正逐渐取代化肥。如生物肥“稳得高”施用于蔬菜地.可以长期发挥肥效。从而少用或不用化肥并保证蔬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6.
1.研究目的化肥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并且防止作物对土养分的单  相似文献   

7.
根据青海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要求,为了明确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春小麦上的使用效果,2021年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在春小麦上开展商品有机肥梯度田间试验,设计不施肥、单施化肥和单施商品有机肥不同施肥方案,探究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域商品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商品有机肥施用...  相似文献   

8.
化肥农药是农业生产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能有效促进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化肥农药施用量过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安全。2015年3月,原农业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9.
陈绍荣 《中国农资》2011,(14):23-23
经济效益秸秆生物反应堆产生的有机质、矿物元素和抗病微生物。能够提供作物生长必需的养分,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化肥、有机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每亩降低成本30%.每亩平均增产40%以上。生态效益秸秆生物反应堆大棚每亩秸秆使用量达4000公斤,使各类作物秸秆得到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影响生防细菌B579生长的农药、化肥及作物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现存的农药及化肥不会影响B579的生长和繁殖,此外,番茄、黄瓜等植物能够明显促进该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逆境胁迫严重制约着作物的生长,植物生长延缓剂可以缓解逆境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分析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提高作物抗倒伏及作物在水分、温度、盐碱胁迫下抗逆性的作用,并指出对于不同的作物应当通过试验选择适宜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作物多样性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利用规模优势指数等方法系统分析1961—2017年全球主要禾本科与豆科作物生产和农业投入等特征。结果表明:1)1961—2017年,全球玉米和水稻收获面积显著增加,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大豆是全球种植规模最大的豆科作物,1961—2017年来大豆收获面积显著增加,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豆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呈上升趋势;全球主要禾本科和豆科作物产量和单产水平均显著提高。2)2002—2017年,全球农业生产中氮肥、磷肥、钾肥和农药投入总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农业生产投入总量最大。3)2002—2017年,在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明显地区,主要禾本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的增加会导致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投入量显著提高,而豆科作物规模优势指数的增加会使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投入量显著减小。因此,在中国等主要禾本科作物多样性指数大的地区,可适当提高豆科作物多样性对于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升作物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致使农副产品和土壤中农药残留量与日俱增,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沼肥是沼气池中人畜粪便经过厌氧发酵的最终产物,含有氮、磷、钾、钙、铁、硼等十几种元素、多种活性物质和生长素,对作物生长发育有调控作用,能够提高作物抗逆能力,是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理想优质原料.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量的沼肥作基肥,与施用化肥作基肥和不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沼肥对芹菜产量和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仁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58-58,105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化肥、农药、地膜及作物秸秆等方面,综合论述了怎样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并提出解决好上述问题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活化土壤中营养元素、改善作物营养条件、抑制有害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作用。一、增加微生物肥料投入,保证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目前蔬菜栽培连作严重、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土壤  相似文献   

16.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目的】研究探讨长期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作物增产效果与土壤养分演变规律。【方法】以在山东禹城连续22年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依据,对历年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测试结果进行系统总结。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栽培制度,分别设置①无肥对照,②常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③常量有机肥,④常量化肥,⑤高量有机肥,⑥高量化肥,共6个施肥处理。【结果】在作物产量方面,试验之初的8~10年间表现为化肥对冬小麦的增产作用优于有机肥,而在夏玉米上则表现出相反结果,有机无机结合处理大部分年份作物产量处于较高水平;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各施肥处理产量逐渐趋于一致;22年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始终表现出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且有逐年增长之趋势;化肥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等营养方面受生物产量和根茬残留量影响而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增施化肥可以迅速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并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结论】长期施用有机肥与化肥均表现出持续提高作物产量的良好作用,且二者效果不相上下,常规栽培条件下,当产量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继续高量施肥无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有机肥与化肥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之作用,有机肥效果明显优于化肥,且表现出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继续提高化肥施用量无助于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的积累;一向被认为钾素含量的黄淮海平原土壤在连续施用氮磷化肥5~8年左右作物即表现明显缺钾现象,由此揭示出高产条件下氮磷钾平衡施肥的重要作用;在对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效果方面的差异表现在,化肥可以迅速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并在这一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而有机肥则具有持续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化肥防治作物病虫害.不仅能减少因农药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药害.还能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是安全、经济、有效的好方法。现将几种常用化肥的杀虫方法介绍如下.利用尿素、碳酸氢铵、氨水杀虫。这三种氮素化肥都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对害虫有刺激、腐蚀和熏蒸作用。特别是对红蜘蛛、叶螨、蚜虫、蓟马等一些形体小、耐力弱的害虫.防治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8.
将2种或2种以上的农药混配施用叫做农药的混用。绝大多数农药的防治范围是有限的,一般只针对一种或几种有害生物发挥作用,而在作物生长期内可能同时发生不同类别和不同品种的病虫草害。农药混合使用有如下优点:一是可一次用药兼治作物生育期内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发生的病、虫、草害,使多次重复性田间作业一次性完成,节省劳动力,防治及时。二是可以扩大防治范围,混用药剂间取长补短,提高防效或延长残效期。  相似文献   

19.
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高科技产品,它通过水、饲料、化肥、农药的处理促进动植物生长,并可以显著提高动植物的抗病、抗虫、抗寒、抗热、抗旱、抗涝、抗衰能力。经全国近20家科研机构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的结果表明: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可节省化肥、农药、兽药30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滴灌技术是覆膜栽培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滴入土壤,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周围,是目前最为节水、省工的灌水方式。该技术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对提高土壤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