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为了保证合理的胎龄结构分布,得到具备高繁殖率的种猪群,后备母猪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比例(一般30%)的更新率,及时补充到繁殖群中去,以维持种猪群的生产需要。补充的数量现已引起猪场管理人  相似文献   

2.
外国专家普遍认为:种猪群要有既定的母猪淘汰方法,其各个产次母猪的比例要保持稳定,1~8产次母猪的理想比例应大约分别为17%、16%、15%、14%、13%、12%、10%和低于4%。如果有足够的未配种小母猪,就要遵循几项通用的原则,以决定断奶时是否淘汰某些母猪。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模化猪场为了保证合理的胎龄结构分布,得到具备高繁殖率的种猪群,后备母猪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比例(一般30%)的更新率,及时补充到繁殖群中去,以维持种猪群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在种猪场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实践,总结归纳了一些母猪饲养管理的要点,供读者参考。1母猪的种群结构种群结构通常包括核心群(育种群)、繁殖群和生产群(商品群)。其规模与生产群母猪数量为基础,三者的数量关系大约为,核心群∶繁殖群∶商品群=(0.2~0.25)1∶(∶4~6)。核心群规模大小除了要考虑保证供应繁殖群所需种猪数量外,还要视具体育种方向与方案而定,太大太小都可能影响品种改良的进程。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 ̄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但有时也随品种、饲养管…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断奶母猪的营养需求,从营养和饲养管理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实验显示,“种猪特”的适量添加,对提高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率及排卵数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后备猪阶段是种猪终生繁殖的基础。培养后备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替换效率低或产量低的母猪,使母猪群保持合理的胎龄结构,使猪群中有一群高产的母猪,保持现有猪群储备以达到高效稳定生产的目标。在后备阶段要通过适宜的营养供给和精细饲养管理,使用后备母猪获得最佳繁殖性能和长久的繁殖寿命,继而构建具有高效合理繁殖胎次结构的种猪群。  相似文献   

7.
张保平 《猪业科学》2011,28(12):120-121
后备猪阶段是种猪终生繁殖的基础。培养后备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替换效率低或产量低的母猪,使母猪群保持合理的胎龄结构,使猪群中有一群高产的母猪,保持现有猪群储备以达到高效稳定生产的目标。在后备阶段要通过适宜的营养供给和精细饲养管理,使用后备母猪获得最佳繁殖性能和长久的繁殖寿命,继而构建具有高效合理繁殖胎次结构的种猪群。  相似文献   

8.
后备猪阶段是种猪终生繁殖的基础。培养后备母猪的目的,是为了替换效率低或产量低的母猪。使母猪群保持合理的胎龄结构,使猪群中有一群高产的母猪,保持现有猪群储备以达到高效、稳定的生产目标。在后备阶段要通过适宜的营养供给和精细的饲养管理。使后备母猪获得最佳的繁殖性能和长久的繁殖寿命。继而构建具有高效合理的胎龄结构的种猪群。  相似文献   

9.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性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有计划地补充繁殖性能较好的后备母猪,可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种母猪补充以自繁自养选留和外购选留两种方式来满足。选留数量:生产母猪数×母猪年更替率,即生产母猪×30%;如果自繁自养选留,初选数量为:生产母猪×30÷60%。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决定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种猪繁殖能力,还可以保证商品猪的出栏数量。在此从后备母猪的选育、后备母猪的饲养、提高日常管理水平等方面汇总了后备母猪在生产中的管理要点,供大家借鉴。1后备母猪的选育为了改善和提高整个种猪群的繁殖能力,需要生产中每年从优秀的后备母猪中选留30%的猪补充种猪群。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规模化猪场为了保证合理的胎龄结构分布,具备高繁殖率的种猪群每年必须保证一定比例(一般30%)的更新率,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到繁殖群中去,以维持种猪群的生产需要。有时补充的数量引起猪场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而  相似文献   

12.
母猪是整个猪群结构的基础,母猪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猪群的生产水平。充分挖掘母猪的繁殖潜力,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也是每个养猪工作者努力的目标。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种猪选留、种猪保健、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因素等。文章针对种猪群结构、营养水平、种猪保健、环境控制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14.
在商品种猪场中,人们期望大部分母猪在断奶后3-8天内表现可繁殖发情,然而,母猪在这一时间段内不表现发情的比例是可变的,而且要经历很长时间才恢复至正常的繁殖功能,延迟恢复发情,不仅会干扰配种计划,增加母猪空怀天数,减少每头母猪每年生产猪数,还会导致具有良好泌乳遗传潜力和窝仔重大的母猪过早淘汰,因而对种猪群生产效率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大量资料表明哺乳期母猪的与营养与断奶后恢复发情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了母猪营养恢复发情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以促进母猪断奶后尽快恢复发情从而提高种猪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1个体差异母猪品种不一样,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因此选好种猪是最关键也是首要考虑的。种猪群一般要有良好的结构层次,各胎次母猪的比例要保持稳定,1~8胎母猪的理想比例大约分别为17%、16%、15%、  相似文献   

16.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08,25(7):33-35
众所周知,猪场获利的关键在于母猪的生产性能,其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备母猪的培育.后备母猪约占猪场母猪群的25%~30%,是种猪群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7.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18.
瘦肉型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绝大部分都是饲养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或其杂交的二元、三元等瘦肉型猪,饲养种猪的场都离不开猪群更新,猪群更新就是从后备母猪群中选择一定数量的后备母猪进入基础母猪群,从而达到猪群的生产平衡。猪场基础母猪群年更新率一般在30%以上,这一数字决定了后备母猪培育在生猪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母猪胎次对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rdChek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福建省一个大型规模化猪场的全部种用母猪1290份血清检测进行猪瘟抗体的检测,评价不同母猪胎次对种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场猪瘟抗体阳性(合格)的种猪有980头,合格率为75.97%,并统计母猪胎次对猪瘟抗体合格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后备母猪(P=0)和青年母猪(P=1,...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外源激素提高母猪繁殖力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国外瘦肉型种猪被大量引进,我国利用引入的纯种进行繁育、扩繁、推广,在我国瘦肉型猪新品种的培育、种猪的选育提高、建立高产新品系、杂交利用和提高瘦肉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遇到了后备母猪性成熟延迟和经产母猪乏情率增高等现象。加之高床繁育、早期断奶、提高母猪年产胎次、限喂饲养、工厂化工艺流程、全进全出、高密度饲养等现代养猪技术的推广,母猪繁殖力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已成为工厂化、规模化养猪场、个体养殖户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母猪注射一定剂量的外源生殖激素是提高母猪发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