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和推广北方玉米栽培最新种植技术的"双行交错"玉米种植方式对玉米高产栽培的作用,进行了玉米"双行交错"种植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大小行平行种植方式、等行距种植方式相比较,"双行交错"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棒三叶的光合能力,在农业性状方面显示出高产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南郑县气候温暖湿润,光照较充足,土壤肥沃,适宜"双低"油菜种植。该县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高产优质"双低"油菜进行种植,经过10余年的示范推广,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23万亩,平均亩产140 kg,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双低"油菜的推广种植,促进了油料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含山县绿肥种植现状,分析了推广"水稻-绿肥"种植模式的现实意义和效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稻-绿肥"种植模式推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7,(15):28-29
调研发现,茂名市南药种植中因适种品种多、生产经验缺乏、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因素,导致农户选择种植品种时,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跟风性"。本文结合茂名市的南药种植实际,从种植分布、种植效益、价格变化及开发应用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农民合理选择种植品种提供指导,助力茂名市南药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陶春 《农家致富》2012,(7):56-57
22年前,包顺根就是在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首批种植大棚草莓的。22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棚草莓种植"第一人"现在怎么样了?记者最近在采访中得知,包顺根除了种草莓外,又成了蔬菜育苗大户,实现了农业种植的"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中单909"适宜的最佳种植密度,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进行了12个不同种植密度对"中单909"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中单909"的生育期、植株性状以及产量影响极为显著。在同一水肥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为102 000~123 000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为120 000株/hm2,产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村民王广亮按照河北福路特农业技术开发公司专利技术的"一埯多株"方法种植夏玉米、追施穗肥又有所创新、获得较高产量为例,介绍了"一埯多株"栽培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增产的原因,并对王广亮种植夏玉米与当地常规种植的效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淮北地区大面积推广"一埯多株"栽培技术的统一种植、技术到位和追肥机械改进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叶龄种植技术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水稻种植"三控"技术及抗病技术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实现种植效率的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苹果空间分布格局及年际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我国苹果种植现状及历史变化动态进行分析,获得我国苹果空间分布格局及年际动态变化特征。【方法】文章基于历史统计数据,从苹果空间格局、种植面积动态分析和空间格局变化趋势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在空间格局上,我国苹果种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以陕西省和山东省为中心的"双中心"分布特征;在苹果种植面积动态变化方面,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随后保持比较稳定的趋势,各省份苹果种植面积变化规律呈现出"单峰"变化和"N字"变化两种类型;在苹果空间格局变化上,我国苹果种植出现明显"西移"现象:陕西省和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占比增长迅速,并成为我国重要的苹果生产大省,山东省和辽宁省苹果种植面积占比下降明显,对我国苹果种植的影响逐渐降低。【结论】利用变异系数对苹果种植面积的波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全国苹果种植面积变异系数为0.36,波动性较小,说明我国苹果种植面积总体稳定。在各省层面,陕西省变异系数最大,甘肃省次之,变异系数最小的为辽宁省,变异系数分别为0.61、0.58和0.27。表明陕西省与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年际波动较大,而辽宁省苹果种植面积年际波动较小。此外,通过分析苹果种植面积均值与变异系数的相关关系,发现苹果种植面积年际变化波动性的高低与该省苹果种植面积的大小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亚热带低河谷地区"妃子笑"荔枝种植高产稳产技术,主要包括"妃子笑"荔枝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康市魔芋种植模式形成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魔芋产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安康市的魔芋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康市针对我国魔芋种植和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应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先后探索出魔芋玉米立体种植、魔芋林下高效种植、魔芋生态种植"三大"种植模式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魔芋基地建设模式,有效推动了安康魔芋种植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了以安康为主的陕南山区成为全国四大魔芋种植区之一,实现了安康魔芋产业建设引领全国魔芋产业的发展。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先后3次在安康召开全国魔芋种植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安康被誉为"中国魔芋产业建设第一市"。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小麦"六改五"种植方式的效果,进行了小麦"六改五"种植试验,观察比较了小麦植株农艺性状、茎蘖动态、成穗率以及穗粒结构。结果表明,采用小麦"六改五"种植方式,能提高小麦的抗倒性、抗病性,实现小麦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平湖市大麦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平湖市种植的大麦品种,提高大麦种植的产量,2012年特进行了大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秀10-3"、"秀11-1"、"浙09-67"产量较对照"花30"高,综合性状好,适宜在平湖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调查大样本数据,探讨了家庭非农就业行为和农地流转行为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家庭非农就业涉入程度的加深,农户越倾向于提高粮食种植比例,即非农就业带来了"趋粮化"而不是"非粮化"。2)农地流转对粮食种植结构也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农地转入有助于提升粮食种植比例,而农地转出则会降低粮食种植比例。3)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表现为非农就业负向调节农地流转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农地流转也负向调节非农就业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本文意味着无需警惕非农就业和农地转入导致的"非粮化",而是应该关注农户转出农地之后的"非粮化"趋向。并且,在引导农户进行种植调整时,需要联动考虑"人走"和"地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糯玉米生长及产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大,为探索糯玉米"天彩二号"的最佳种植密度,特进行了其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天彩二号"最佳种植密度每667m~2为4500株,在该种植密度下,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正河南省濮阳县子岸乡中子岸村有位"蘑菇大王"王宗芳。高中毕业后,十七八岁的他便开始在家创业种植平菇,经过20多年的摸索与发展,王宗芳不但熟练掌握了平菇种植技术,也靠此发了家,过上了富裕日子,成了十里八乡响当当的"蘑菇大王",并带动了周边一些群众从事食用菌种植。不但自己发展食用菌种植走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河南省封丘县贾庄金银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保彬。感谢中农控股农化专家的贴心服务,既保障了我社今年金银花种植的丰产,也保障了合作社的增收。感谢中农控股之"妙手"促我合作社"回春"。我们封丘县是豫北地区的农业种植大县。金银花已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我县的支柱种植产业之一。今年九月份,我们种植的金银花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枯死和烂根现象,多次问诊农业专家无果。  相似文献   

18.
姜美怡 《中国农资》2014,(31):23-23
<正>8月2日,2014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在北京市延庆县圆满落幕,四年一次的"葡萄界的奥运会"。经过投票,法国获得下届"世葡会"举办权。在"世葡会"采访期间,记者走访了三家参展商户,了解到当地种植葡萄的农民都采用相对传统的种植方式,即用有机肥种植,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肥料,这种种植方式带来的收益却是最高的。广积屯村的葡萄种植户李永明说,自己的4个大棚,都采用农家肥的种植模式,化肥种植会导致葡萄的甜度不够,口感也不佳,农家肥在农村种植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9.
正乌兰察布市是我国最大马铃薯产区,享有"中国薯都"之誉。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马铃薯种植户张贵仓,获得了"中国种植匠"称号。他从事土豆种植已有18年,种植规模从最初的200亩地,变成现在500亩地。虽然获得"中国种植匠"荣誉,但张贵仓的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摸索滚打多年,才取得如此成绩。在摸索的道路上,他曾屡受挫折。"最严重的是2011年,  相似文献   

20.
“雅玉8号”青贮玉米适宜种植行距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青贮玉米新品种"雅玉8号"在金山地区的推广种植,掌握其适宜的种植行距,笔者进行了种植行距试验,结果表明,"雅玉8号"以种植密度为5500株/667m2、行距为50cm或60cm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