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工艺。结果表明:放大实验较优化实验茶色素中茶黄素(TFs)含量更高;反应液中TFs萃取效率以第1次最高,其他各次效率依次降低。对茶色素进行Tris—HCl(pH8.0)洗涤,其洗涤效率也以第1次最高,TFs含量洗涤次数增多呈现递增趋势,但被洗涤体积呈递减趋势,并存在脱没食子酰基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茶多酚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抗氧化、抑菌、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功能,在食品业应用较为广泛。作为天然植物染料,既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无致癌性,又具有很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因而在内衣、睡衣、床上用品等领域中拥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茶叶深加工产品主要被纺织行业用作染料。赵学桓等采用茶提取物-茶黄素浸染丝绸,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立祥  萧伟祥 《茶叶科学》2002,22(2):119-124
应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茶多酚双液相(TLPS)氧化参数对制取茶色素的综合效应,以茶黄素(TFs)和茶红素(TRs)为目标建立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模型。结果表明:茶多酚浓度、温度、酯比例及pH值对TFs和TRs形成与积累均有显著影响,反应时间对TFs影响显著,氧化剂对TRs影响显著;单因素效应显示:较低的茶多酚和氧化剂浓度、适当的低温和较短的时间、低的酯比例和pH较有利于TFs形成与积累,而有利于TRs形成与积累的参数则相反。运用计算机模拟优化,得到茶多酚双液相氧化制取茶色素参数综合优化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06,28(1):45-45
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茶叶中茶多酚浸出率及茶多酚微胶囊化包埋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茶多酚的提取及微胶囊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茶多酚最佳浸提条件为,茶叶末用70%的乙醇溶液室温下浸提3次,  相似文献   

5.
张贞发 《福建茶叶》2016,(4):277-278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儿茶素类、花色苷类、酚酸类、黄酮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由于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是目前不能实现人工合成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具有多种功效,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清除自由基,而且具有抑制癌细胞等功效,因此也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对茶多酚的传统提取工艺和新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茶叶的营养价值和医用功效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以单枞茶为实验材料,研究复合酶解辅助乙醇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条件,考察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乙醇质量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8个单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3.5%、酶解pH4.8的条件下酶解预处理3 h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60%、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0的条件下提取1.5 h,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5.82%,与传统水提法相比,茶多酚提取率提高了69.87%。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08,(5):42-42
研究了离子沉淀法和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结合制备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沉淀剂AlCl,用量0.83mmol/g(茶叶),pH5.5-6.0,HCl转溶,提取分离效果较为理想;HZ-806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茶多酚效果较佳,吸附率为97.3%,解吸率为99.3%,茶多酚含量达到94.1%;HPLC和LC-MS检出儿茶素组分EGCG含量为91.9%。  相似文献   

8.
董金甫  李瑶卿 《茶叶》1992,18(3):46-49
以浙江农大茶学系提供的茶多酚为材料,采用滤纸圆片和牛津杯法进行抑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对铜绿色假单孢杆菌、伤寒沙门氏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等7种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最后还提出了开发茶多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梅  李培凡 《中国茶叶》1997,19(3):14-15
  相似文献   

10.
在各类茶叶中,均包含有一种多酚物质。这是一种具有天然抗毒、基本不存在毒副作用的物质,不仅是茶叶的主要成分,还可以再细分出许多物质,特别是在绿茶中,含量最高。为促进茶多酚物质的有效提取,同时也为了确保人类的健康,业界已经形成了许多种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方法。本文将通过各类提取工艺的异同,来分析常用提取工艺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机械化学法、超声波法和微波法作为茶多酚提取过程中的辅助工艺,以茶多酚的提取率作为指标,通过中心组合设计法(CCD)设计试验,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取每种辅助工艺最优实施条件,并对这三种辅助工艺进行比较.机械化学法辅助工艺茶多酚提取率为16.2% ~16.8%,微波法辅助工艺提取率为12.2% ~12.9%、超声波法辅助工艺提取率11.6% ~12.3%.三种辅助工艺中,机械化学法辅助工艺比超声波和微波辅助工艺有较高的提取率,可以水作为浸取液在常温下进行提取,是一种茶多酚提取过程中较为理想的辅助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生石灰水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生石灰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制备工艺,并对各种茶多酚提取工艺方法作一比较,为福安茶叶的开发利用和茶多酚在闽东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具有解毒、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研究表明,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会影响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乙酸乙酯萃取茶多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多酚在食品和医药中可作为抗氧化剂,已发现很有开发价值。如茶多酚在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和延长油脂的有效期等方面甚至比维生素E更为有利。有人分别用乙醇、丙酮、乙醚、正已烷从绿茶中萃取抗氧化物质,发现乙醇和丙酮的萃取物有明显的抗氧化物活性。因此寻求一种低毒价廉的萃取剂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4,自引:10,他引:74  
用 ESR 法、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3种实验模型测定,证明茶多酚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率达92%—98%,明显优于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口喂或腹腔注射给药,茶多酚能提高小白鼠的全血 GSH-Px 活力(P<0.01)和肝中 SOD 的活力(P<0.05),降低肝和血清中 LPO 的含量(P<0.01),延缓心肌 LF 的形成(P<0.01)。大白鼠在~(60)Co-γ射线照射前后口喂茶多酚,其全血中的 GSH-Px、SOD 均有提高(P<0.01),血浆和肝脏中的 LPO 含量和心肌中 LF的含量接近或优于阳性(牛磺酸)对照组。用~3H-TdR 掺入法测定茶多酚对 SR-Ⅰ癌细胞 DNA 合成的抑制率,结果达98%。荷瘤小鼠口喂茶多酚后,能明显抑制 S180或 EAC 肿瘤的增长,并能增加荷瘤小鼠的胸腺重量和胸腺细胞数,3个剂量的茶多酚胸腺指数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5%、43.9%和34.0%。上述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防治肿瘤及增加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茶多酚的亚急性毒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明富  杨贤强 《茶叶》1992,18(1):27-29
本文以中国绿茶的水溶性提取物对NIH小白鼠进行亚急性毒理试验以评价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及保健药品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连续饮服6周TP后,对其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肝、肾、脾、胸腺等脏体比和主要免疫器官(脾和胸腺)的细胞数/克·器官重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解剖观察内脏器官也未发现有异常病变和损伤现象,这说明小鼠短期口服高剂量(2.25g/公斤·体重/日)TP对机体细胞和生理无不良影响,实验还提示:TP可能有促进白细胞,胸腺和脾的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血红蛋白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而出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强效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细菌抑制作用显著,因此,被广泛应用中日用化工、食品、医疗等领域。茶多酚抗菌作用为许多感染性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茶多酚抗菌作用及抗菌机制。  相似文献   

18.
葡萄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该文介绍了压榨法、浸出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制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分析了各种加工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葡萄籽油在保健药品、保健食品和美容产品方面的应用,为葡萄籽油的深度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油溶性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比较了油溶性茶多酚、水溶性茶多酚、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和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在植物油中的抗氧化作用。并采用测色色差计比较这些抗氧化剂对植物油色泽和亮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环境条件中光线和温度对油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茶叶在10倍水量95℃浸提45min后,粗多酚的提取率可达80%左右;粗提所得茶水经理论级数5.35级连续逆流萃取后,可得到95%以上的茶多酚精制品;设计条件下的茶水相及乙酸乙酯相体积流量分别为57.1L/h和53.7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