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万头猪场为例,600头母猪的商品猪场自然交配需种公猪24头,人工授精状态下,公:母为1:100,仅需种公猪6头。这样除了大大节省了购买种猪的费用外,还可减少大量引种带来的疾病风险。采用自然交配方法,每窝配种成本为75元,人工授精只需40元,万头猪场每年需配种1248窝,配种费用可节省4.37万元。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不仅体现在饲养公猪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在于良种普及速度提高、加快,而提高良种进程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使用了更加优秀的种公猪,可以使得饲料报酬提高0.1的话,10000头商品猪出栏、每头按100kg计,则节省饲料则10万kg,按每kg饲料1.5…  相似文献   

2.
在万头猪场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104头长大二元母猪、4头杜洛克公猪,进行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受胎率90.38%、分娩率80.77%、窝均产活仔10.02头/窝,公母比例1:252;自然交配受胎率88.46%、分娩率82.69%、窝均产活仔9.42头/窝,公母比例1:29。人工授精窝均产活仔高出自然交配0.6头/窝,受胎率、分娩率、窝均产活仔、公母比例均为优秀水平。增收节支21.5万元。  相似文献   

3.
在3个万头以上猪场采用国产输精工具与用国产试剂配制的稀释液进行人工授精生产,共配种母猪4530次。情期受胎率84.2%。受胎母猪分娩率90.8%。平均窝产活仔数9.6头。达到或超过各猪场本交配种水平。试验表明,国产猪人工授精药械已经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328头1~3胎的大白母猪实施了人工授精(2次、3次)和自然交配(3次),比较了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配种方法和输精方式对3个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授精可以取代自然交配在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并且在规模化猪场实施2次人工授精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分别选取2岁大白母猪200头、长白母猪200头、杜洛克母猪100头,进行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受胎率和产仔数差异对比实验。首先比较本品种间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差异,其次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杜洛克、长白猪、大白猪使用人工授精和本交配种的受胎率、窝产仔数差异均不显著,本场的人工授精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在公司各猪场及新疆其他规模化猪场推广。  相似文献   

6.
周琳 《猪业科学》2019,36(8):94-95
文章对国内某规模猪场2018年4-6月份连续3个月的采用常规人工授精和深部输精的配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人工授精技术相比,采用深部输精配种,受胎率提高1.97个百分点,分娩率提高1.07个的百分点,窝均合格仔数提高0.66头;配种成本投入降低44.44%。若以万头母猪存栏规模计,仅从提高母猪配种分娩性能及配种成本投入计,则每年可提高经济收益约370万元。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与本交对引进品种母猪繁殖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守全  吴同山 《养猪》1999,(4):14-15
本文对某猪场杜洛克、长白、大白937头母猪采用人工授精(371头)、自然交配(566头)两种方式配种,观察其对受胎率、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授精技术可在大型养猪企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某猪场杜洛克、长白、大白 937 头母猪采用人工授精(371 头)、自然交配(566 头)两种方式配种,观察其对受胎率、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交配相比,人工授精对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影响差异不显著(P> 0.05),说明人工授精技术可在大型养猪企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种公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制造精液的机器。种公猪对整个猪群的作用很大,自然交配时每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一年繁殖仔猪400~600头;人工授精时每头公猪一年可繁殖仔猪万头左右。  相似文献   

10.
1.种公猪饲养管理 种公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制造精液的机器.种公猪对整个猪群的作用很大,自然交配时每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一年繁殖仔猪400~600头;人工授精时每头公猪一年可繁殖仔猪万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