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腥黑穗病是小麦上的危险性病害,不仅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而且影响小麦品质。60年代在全国范围已基本消除其为害,近年来由于放松防治以及缺乏有效的药剂等原因,在局部地区又有所回升,个别地块已造成严重为害。为此,本文选用6种杀菌剂拌种进行了防治小麦腥黑穗病...  相似文献   

2.
小麦白秆病是高原山区特有而严重的病害,一般用托布津、多菌灵、氯硝散和菲醌拌种防治,经试验示范证明粉锈宁拌种对防治此病有显著效果。作者1981—1983年在四川省松潘县粉锈宁拌种防治白秆病试验示范,其用药量(有效成份)均按种子重量计  相似文献   

3.
廖华刚 《植物医生》2005,18(1):28-29
小麦白粉病是金沙县小麦生产上的个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多数品种种植时间过长,品种抗性退化,发生危害较重.为加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2003年秋播,金沙县选择了几个主栽小麦品种,用15%粉锈宁WP拌种进行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4.
粉锈宁拌种对小麦条锈病长效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锈宁拌种对条锈病的长效机制,在于对病菌的有效浓度很低,既能抑制病菌,又能提高寄主抗病性,呈现枯斑反应,不形成夏孢子堆;麦株中药剂浓度下降较快,但绝对含药量消解较慢,并且根部还可吸收经种子至土中的药剂,从而能保持相当长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5.
小麦白粉病,最近连年流行,危害很重;而现有杀菌剂防治效果不理想。本所从各种杀菌剂的药效比较中,发现粉锈宁(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所提供)对白粉病有特效。 1.不同药剂的药效比较:田间试验,小区面积0.02亩,重复三次,每小区喷药2次(4/13、4/23),每次用药后10天调查病情。供试药剂为25%粉锈宁粉剂、25%粉锈宁胶悬剂、40%多菌灵百菌清混合剂、40%多菌  相似文献   

6.
化学防治锈病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尚缺比较理想的防锈药剂。据国外报导粉锈宁(Bay Meb 6447)对条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药剂系三唑类,化学名称为[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1—(1—H—1、2、4—三唑—1—基)—2丁酮]。从1977年冬开始,我们用南开大学元素所和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的粉锈宁药  相似文献   

7.
怎样应用粉锈宁防治小麦纹枯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陈杨林,张淑香,万安民化学防治是控制小麦纹枯病危害的重要手段,其中粉锈宁(三唑酮)是有效药剂,可明显压低病情,减少损失。据我们与兄弟单位协作,进行了多年多点粉锈宁防治纹枯病试验,取得以下比较...  相似文献   

8.
9.
三唑酮(粉锈宁)拌种控制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年试验结果表明,用三唑酮拌种对防治小麦秋苗条锈病,压低田间菌量都有显著作用。这对控制越夏区(包括传播桥梁地带)的菌量保护广大麦区具有实际意义;对翌春条锈病有控制流行的作用,可推迟暴发期8~15天,保产效果为6~15.6%。试验结果还说明,拌种对翌春条锈病的控制作用,是在于压低初始菌量。因此拌种方法,适用于春季菌源以当地为主的地区,适用于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的地区,并且处理的范围越大,越彻底,效果越好。还讨论了用拌种防治秋苗叶锈病和白粉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俞大绂 《植物保护》1966,4(2):65-65
小麦矮腥黑穗病(Tilletia controversaKnhü.)的传染方式和普通腥黑穗病不尽相同。矮腥黑穗病菌孢子能借土壤传染,在土壤内能存活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矮腥黑穗病菌的侵染期也较长,不限于小麦的胚芽鞘期,从12月到翌年4月均能感病,是一种相当顽强和比较不易防治的病害。因此必须认真处理带菌小麦。 这种黑穗病菌除为害小麦外,其它寄主还有黑麦和60多种禾本科杂草,但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少  相似文献   

11.
1983年3月到4月,笔者随我国印度小麦技术考察团,到印度几个主要麦区进行了有关小麦技术几个方面的考察。在考察中发  相似文献   

12.
梁云 《植物保护》1987,13(5):49-49
小麦散黑穗病(Ustilago tritici)内蒙麦区每年都有发生,一般田间发病率2—5%,严重地块达20—40%,近年发生又趋严重。  相似文献   

13.
1935年Young氏提请注意,在蒙大拿州小麦腥黑粉病Tilletia tritici的一个“新变种”,从此澄清了长期来对小麦腥黑粉病(一个典型的古代植物病害)模糊不清的概念。以后这个所谓“新变种”被证明与新近认识到的矮腥黑粉病有关,而被升为种,用二名法写作Tilletia brevifaciens G.W.Fisch.根据命名法优先权规则此名最后改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拌种双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效果及安全用量,以便为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986—1987年,在易感散黑穗病的淮阴814小麦上进行试验,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生产的农药量少,供需矛盾突出,且价格成倍增长,这种状况为病虫害防治带来了新的困难,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买药难和买不起药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药剂拌种面积下降,地下害虫回升。为了探讨经济有效的防治办法,我们进行了半量拌种防治小麦地下害虫试验示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粉锈宁防治小麦全蚀病最佳使用方法探讨盛秀兰,胥昕,白滨,朱福成(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兰州730070)小麦全蚀病近几年来在我省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我省小麦稳产高产的重要威胁之一。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曾有不少用粉锈宁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报道,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于1930年首先发现于印度旁遮普省的卡纳尔地区,当时,McRae曾报告在某些小麦品种上,其损失可达20%,但一般认为此病是局限于印北山麓麦区的一种地方性病害,直到1969—1970年间,在印度种植的墨西哥小麦品种普遍受害,  相似文献   

18.
三种粉锈宁络合物,即保丰宁、植保宁和粉锈铜对小麦锈病防病保产效果显著,用药量低、持效期长,使用安全,而且在田间试验与粉锈宁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其效果接近。据室内测定,植保宁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能,但基本上是向上传导;具有较强的治疗和铲除作用,但对夏孢子萌发的影响很弱。据田间试验,用药量与品种感病性关系密切,随着小麦品种感病性提高,用药量应适当增加,才能控制锈病为害;施药次数主要取决于施药时小麦所处的生育期,施药1次的适期在病叶率5%—10%时、小麦处于旗叶伸长至抽穗期。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防治小麦全蚀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硅噻菌胺和苯醚甲环唑在推荐浓度下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小麦出苗、苗高没有显著影响;咯菌腈的防效与苯醚甲环唑相似,但对小麦出苗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其他几种杀菌剂对小麦全蚀病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对小麦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治理方面综合考虑,将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等交替或混合使用是防治小麦全蚀病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由真菌引起的矮腥黑穗病从1935年后才与普通腥黑穗病区别为不同的病害。但从过去的描述和记载证实美国早在19世纪已有发生,可能是古时候在亚州起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