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决策。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笔者结合在北京、辽宁两地农村的实地调研,探讨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意义,对通过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培训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针对我国农民的培训现状,分析了现有农民的结构层次和类型,建立起一种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民培训新体系.该体系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培训观念,采用因人施教的培训方法,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素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对农民素质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做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对农民素质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做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农民素质的提高,基于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文章简要分析了培育新农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政策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将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之一,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明显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按照"适应形势、准确定位、突出特色,注重实践"的基本思路进行,调整必修、选修和实践的学分和有关课程,突出专业特色。精简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朱根土 《新农村》2007,(1):40-40
村里建起培训课堂,农民喜欢学习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马鞍成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围绕“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水平”主题,全面实施“万名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培训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农民培训管理体系、多渠道经费投入支持体系、科技知识培训队伍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四方面,论述了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建立在农民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即农民素质的提高与完善.在新农村建设语境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突破农民素质"瓶颈"的制约,成为事关整个农村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任务.  相似文献   

11.
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农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调查,分析了我国农民信息素质现状,针对当前农民信息素质的缺失,提出了提升农民信息素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是农民。现实中农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处于一种分配不公的贫困状态是由于制度偏离了人的发展、人的价值追求、人性的需要和人的解放。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从有利于农民的发展角度,重新构建和保护农民权力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提出了“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就当前崇明县农民培训过程中在的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关妙 《新农村》2007,(11):39-4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为提高农民素质,目前,绍兴有关部门广泛开展各种农民教育培训活动。然而看似红火的培训背后,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培训千人一面,缺乏特色,不能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当地经济有机结合,农民对此兴趣不大;二是教育培训浅尝辄止,脱离实际,收到的效果难令农民满意;三是培训脱离就业,只抓培训,忽视就业跟踪服务。总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亟待改进。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对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谈几点想法。1.…  相似文献   

15.
论建设新农村视野下新型农民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是主体。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改变农民现状的迫切需要。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缺乏"三农"研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等因素,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管理素质、道德素质、民主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对于新农民,可以从健康素质、文化教育素质、科技素质、现代意识和经营管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衡量。贵州农民与全国相比,存在身体素质、教育素质和科技素质差异,其原因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差,疾病防控难度大;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限制农民智力素质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陈旧的小农经济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接受新事物差。培育贵州新农民,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健康教育;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明确基础教育的优先地位;大力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农村医疗保健事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培养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浅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莉 《福建农业》2006,(12):28-29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迈进,而我国目前农民整体素质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部确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外部力量的牵引,但其关键点仍在于农民的主体作用要显现出来.农民的自我奋发意识要得以张扬,这就需要在相关政策引导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力更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改变农村面貌.而培养一大批有思想、有知识、观念新、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农村需要、担当新农村建设主力军重任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9.
戴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36-1837,1858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出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当前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文章论述了新型农民的内涵与教育培训的意义,总结了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形式与基本经验,分析了农民教育培训需求新特点、主要任务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